來自廣州古村的故事丨解開東境村的前世今生,古風盎然“活古村”

來自廣州古村的故事丨解開東境村的前世今生,古風盎然“活古村”

距廣州市增城區16公里的小樓鎮東境村,是中國理學鼻祖《愛蓮說》作者周敦頤後人的聚居地,自南宋開慶年間(1259年)開村,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周氏宗族自遷居此地以來,秉承祖風,治族倡學,重教興農,歷代人材輩出,成為遠近馳名的名鄉望族。今日的東境村,仍然古風盎然,完整保存著宗祠、家塾、麻石老街及古樸的民居等,飽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宗族痕跡。東境村入選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專家認為,東境村最可貴的是這裡依然充滿人煙的聲息,古今文明交融發展,是一個“活古村”。

來自廣州古村的故事丨解開東境村的前世今生,古風盎然“活古村”

祠堂古塔,依稀流轉上古遺風

作為增城首個被省級部門認定的古村落, 是始建於明清、民國時期的祠堂、家塾、古塔,保存完好,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年代久遠的老街、古巷、民居,仍然充溢著人煙的聲息,上古遺風與現代風尚在此水乳交融。

走進東境老街,最引人注目的是建於清初的周氏宗祠,這座宗祠又名敦睦堂。面闊五間十八米,深三進、二天井、階臺抱鼓,門伏敦用大青石雕花,工藝精細。內設六稍間二走廊,上船廳裝飾、駝峰、灰雕壓項。一、二、三進廳雕樑畫棟,燕子託、含接梁和穿插梁、雀替齊全。首進廳內牆壁上,保留著清代周家三代畫師(周鉅、周世恆、周榕柏)的彩繪。這座宗祠歷代為周氏宗族的聚會場所,現今除了展示周氏文化,還充當著綠道驛站的作用。

與周氏宗祠相對應的,是始建於明朝的仁裡樓。仁裡樓面闊十米,高七米,古時具有報更及遠眺守望功能。村裡的“金榜題名”等喜訊均通過仁裡樓傳遞。每逢村民舉行婚慶,主人家要在更樓大門貼上喜聯,燃放禮炮,新人攜手由更樓入村。這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更值得一提的是村前田野中的勢凌霄塔,勢凌霄塔始建於1821年,因塔狀似立筆,被當地人稱作“文筆塔”。這座漢式文塔分五層,高三十米,登塔眺望,四外田園美景盡收眼底。

來自廣州古村的故事丨解開東境村的前世今生,古風盎然“活古村”

老街巷陌,依然充滿人煙聲息

最能印證周姓家族數百年來在東境村繁衍生息的,當數村中那條有著600多年曆史的老街,老街從周氏宗祠開始,筆直延伸,直接相鄰西境村,路面全部用一條一條長長的麻石鋪就,古樸沉厚。現在的老街街面儘管拓寬了,但那幾列麻石還完整保存著,輕易將人思緒牽引回遙遠的歲月。

老街兩邊,分佈著同樣古樸的民居,這些民居多為青磚建造,有不少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洗禮。據介紹,東境民居群按照“仙人散網”的格局來建築,與周邊的田、塘、林融為一體,座向一律坐北向南,內有十縱六橫的縱橫十六巷,不少巷道也用麻石鋪就。由十條縱向的里巷命名,可窺見古代在此走出的名人或值得稱道的往昔,如郎官第,即清代舉人周沅的故居所在,大夫第曾走出清康熙年間進士周俊儒,其他的巷名還有賜史第、百歲坊、星平坊、盛世坊、流芳裡、東南門等,均可顧名思義,傾聽遙遠的歲月回聲。

來自廣州古村的故事丨解開東境村的前世今生,古風盎然“活古村”

耕田治農,又見今日農耕風尚

東境村有著耕田治農的傳統,有著濃郁的農耕文化氛圍。至今,村民仍津津樂道著民國時期增城縣長周天祿務農治惡霸的故事。說的是周天祿任縣長期間,仍然回鄉僱工耕田。當時,東境村有一惡人,無視村貼出“禾熟時禁止牽牛上田基”的告示,屢屢犯禁,村民們敢怒不敢言。周天祿知道後,立即開會,並叫這惡人參加,會上將禁例公開宣讀,並再三強調誰人破禁罰谷五百斤,第二次破禁罰谷七百五十斤,第三次破禁罰谷一千斤。會後,周天祿故意叫自己的家人牽牛下田。於是就有人問周天祿:你的家人破例怎麼辦?周天祿說:既有村例,按村例辦。村民將周天祿家的牛牽到村前,並將五百斤谷抬出來,罰款充公。這一下,以後禾熟時就再無人敢牽牛下田,村中惡人也不得不收斂了。周天祿此舉實為效法先賢耕田治農,流傳至今。

來自廣州古村的故事丨解開東境村的前世今生,古風盎然“活古村”


東境名人

南宋開慶年間(1259年),始祖周敦頤第十代玄孫周彩南定居湴村東泮(即東境)。開居700餘年,歷代子孫,人材輩出,有明朝時期隨鄭成功平寇的傑出名將、有清朝時期的“一進士兩舉人”、有民國時期的政要人物……成為邑中名鄉望族。

周天龍:

明嘉靖年間隨鄭成功平寇,傑出名將。

周地虎:

明嘉靖年間隨鄭成功平寇,傑出名將。

周俊儒:

清康熙年間進士。

周 沅:

清同治年間舉人。

周從諫:

清光緒年間舉人,書法家。

周立仁:

清翰林院士,後任增城文高書院主教。

周天祿:

清光緒年間出生,畢業於廣東省海軍學校,民國初年為廣東江防司令,又出任廣東省海軍學校校長,1939年至1940年4月任增城縣縣長,1949年任增城銀行董事長。

周天駟:

清宣統元年出生,1909畢業於廣東水師學堂,辛亥革命成功後晉升至艦長,後擔任廣東海軍小學代校長,1936年任廣州中醫學校代校長,後遷至香港任校長,傑出名醫。

轉自人文增城,撰文:安石榴


古村之友可為以下事務提供免費諮詢:

古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包括建築修繕、技藝復興、文化保育、弱勢群體幫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