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改大學,專科升本科:高校不升格不改名,就沒有學生報名?

學院改大學,專科升本科:高校不升格不改名,就沒有學生報名?


6月起,全國各地高考考生將陸續開始填報高考志願,一些學校的新校名估計又得讓家長和考生反覆琢磨。校名作為一所學校長久的文化符號,往往包含著厚重的歷史內涵,更承載著教育先輩們的教育夢想。

高校緣何熱衷更名?更名的背後是什麼?

高校更名熱度不減

高校改名近年來方興未艾,儘管社會上對此多有詬病,並有高校因更名引發風波,但高校更名依然熱度不減。

今年年初,教育部網站上發佈了“關於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的公示”,46所高校入選該份名單,其中包括21所“新設本科學校”、16所“更名大學”、6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和3所“同層次更名”的學校。在2017年的名單中,位於山東省泰安市的“泰山醫學院”申請更名為“齊魯醫科大學”的消息,引起了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校友們的疑慮,並由此展開了一場“齊魯”之爭。而在之前的2015年4月,“瀘州醫學院”改名“四川醫科大學”的消息則引起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海內外校友的反對。

長達半年的校名之爭後,2016年1月,“四川醫科大學”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高校更名不是新鮮事。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5年間,我國有近200所高校更換了校名,其中2012年正式批准的有30所,2013年共有51所,2014年共有36所,2015年共有72所。

不升格,不改名,就沒有學生報名?

一是升格,職業學院改為學院、學院改為大學或者專科改本科;

二是一些獨立院校與母體學校分離更名;

三是一些高校為了擺脫某些傳統行業形象改名,如將鋼鐵改為科技;

四是擴大地域,比如原本由某城市命名的大學改為省字開頭或者省字頭改為方位命名等。“因轉設或者經學校師生充分論證進行的更名,無可厚非。”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但更多學校更名有追名逐利的成分,一些學校希望通過更名來提高身價、地位、層次等,更名的背後,有很大程度的功利考量。“一些學校可能暫時不具備物質條件、環境條件以及住宿條件,但也要想盡辦法把名氣提升起來。”遼寧一位大學副教授說,提升名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名,把學院改成大學,把職業技術學校改成學院,那麼層次就不一樣了,招的人也不一樣了。

“高校生源競爭激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不往上升格,不改名,沒有學生報名。”該副教授認為,現在高校生源越來越少,競爭呈白熱化狀態,對於主要靠學生交學費,國家按學生數給補助的非部屬高校而言,如果沒有生源,學校怎麼生存、發展?練好內功是根本一所高水平的大學,需要具備雄厚的科研實力、過硬的教學能力與科學的管理機制。

改了名的高校,辦學水平也應有相應的提升,應避免“只要面子不要裡子”。

2017年2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堅決糾正部分高等學校貪大求全,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綜合性、多科性發展的傾向,嚴格依據標準審批“學院”更名“大學”,切實引導存量高等學校把精力和資源用於特色學科專業建設與內涵發展上來。

“有些高校改名後,名不副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一方面,教育部應出臺大學更名的指導意見,大學前面的定語,要體現出學科特色;另一方面,針對部分高校更名後名不副實的情況,應建立健全高等學校發展機制,控制無序競爭,打造公平公正的招生環境。

東北某大學副教授表示,地方教育部門在資源分配上,除了強化支持重點高校、重點學科外,還應對後發展的學校有一定的支持計劃,讓他們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的重點,培養國家急需的人才。在考核上,可以探索對不同層次、類別高校實行不同的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作為對高等學校辦學規模核定、計劃安排、經費投入等決策的重要依據,逐步實現高等學校財政撥款從“投入型”向“績效型”轉變。

通過對高等學校進行重新佈局和學科專業優化,改變同質化發展傾向。部分專家還認為,學校是培養學生成材的地方,學校不應本末倒置,要將精力放在固本上。

“學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發展上,從內涵建設入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模式、自身發展模式。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靠自身實力爭取一席之地。”劉俊海說。“名字的背後有其特指的內涵。”暨南大學一名副教授表示,一所大學的校名就是它的招牌,早已和學校的歷史、傳承文化、辦學特色等融合在一起,是長期積澱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