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文/刘应龙

在秦巴崇山峻岭间之间,隐藏着一条绵长而又神秘的古丝绸之路,起于现重庆市巫溪县宁厂镇,止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蜿蜒400多公里,它就是鲜为人知的秦巴古盐道。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在起点巫溪县,盐马古道共有九条,以宁厂古镇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秦巴古盐道只是其中的一条,沿宁厂古镇一路向东,通向湖北、陕西等地。当年它曾经是运送食盐的主干道,骡马车队往来不绝。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这里千年繁华,无数人靠运盐营生,那时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一代又一代的盐客们全靠肩挑背磨,用汗水和双脚趟出了这条沟通川东和陕南的盐商之道。在这条古盐道上,南来北往的盐商们共同演绎着无数荡气回肠的史诗绝唱,其中有一个村子就因古盐道而得名。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当年背盐的脚夫们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盐背佬儿”,也称“背老二”,他们有一套统一的行头,就是“立背(竹条编制用于放盐包)+打杵子(丁字型木制品,用于背着盐歇息)+竹筒(路上装水喝)+马灯(凌晨和傍晚照路用)+旱烟袋(抽烟解泛)”,五样东缺一不可,随身携带。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一般盐背佬儿都是头一天晚上在宁厂古镇装好盐后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出发,因为当时有“斗米斤盐”“盐比黄金贵”之说,这条路上很不太平,山里土匪众多,专劫盐背佬儿,他们只能成群结队昼行夜宿。一路翻山越岭,行约50多公里左右,天就黑了,此刻已经来到一个小村子里,就要在这里打尖住宿,第二天早上再走。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这个小村子最早叫什么名字不得而知,处在一个山坳之中,四周全是崇山峻岭,一道数百米高的岩坎把它分为上下两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秦巴古盐道必经之路而距盐厂正好一天的行程,加之村民相对集中,因此成了盐背佬儿的固定落脚之地。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由于来往盐商众多,骡马不绝,都在此处打尖,这里又盛产各种名贵中药材、土特产,就产生了大量的食宿需求和交易市场,于是不少村民们就在此开起了客栈、货栈、马栈、当铺等,大造栈车、栈道、栈桥。一时之间该村栈房林立,栈栈相连,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很快上下两块平坦之地全部都开满了,全部清一色的木板楼房(称为板壁屋),栋栋雕檐画壁,工艺精美,整个村子布局合理,气势恢弘,简直就是一座微缩了的围城,直到八九十年代,这里都还有大量的这种板壁屋。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渐渐地,人们就忘记了这个小村的本来名字,因为栈房多,又分为上下两部分,就以上栈和下栈称之,亦称为上栈坪和下栈坪,现在人们还是这样称呼。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秦巴古盐道一路都是荒山野岭,大多一走几十公里没有人烟,因此盐背佬儿们路上吃饭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为了让盐背佬儿路上不挨饿,上栈下栈的村民们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一种饭食,就是将平常吃的玉米面拌水用木甑子蒸,蒸得半熟后和煮熟的土豆一起放在大铁锅里用锅铲反复地铲压,使玉米面与土豆融为一体,然后加点水在锅里再箜,直到烘起锅巴为止就可以吃了。这种饭吃饱后几乎一整天都不会挨饿,人们称之为“盐背子饭”,八九十年代这里家家户户都还这样做着吃,就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还有很多老人喜欢吃。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恩怨,恩怨最深的地方就是江湖,当年这个小村庄也是江湖风云迭起。内有几大家族争霸,时不时刀兵相见;外有棒老二(山匪)虎视耽耽,隔三差五下山抢劫;还有官府常来缉盗和查私盐买卖。整个村庄繁华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无数暗涌波澜,以至于当地人们习武成风,至今流传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武林佚事。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据现在老人们讲,由于栈房的兴起,很快引起了众多土匪的注意,明抢暗盗时有发生。当地几个大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时不时与土匪展开拉锯战,最大的一个汤姓地主直到解放前都还拥有300多条步枪。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历朝历代战争,这里也未能幸免,据传最惨的是明末清初的张献忠从陕入川,整个村庄遭到血洗,后来的村民很多都是邻县搬迁或湖广上川来的。最意气风发的就要数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了,这里很多村民都加入了义和团,当时被称为“神兵”,直到七十年代都还有一些老“神兵”健在,一时兴起还会唱几句“神兵”歌。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漫漫盐道,纵横千里,处处流淌着盐背佬儿的辛酸血泪,同时也成就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而数千年不改名的村子。解放后这里仍然还很繁华,直到七十年代末政府修通了巫溪到陕西的省道,加上后来盐厂倒闭,盐背佬儿绝迹,上栈坪和下栈坪的客栈生意才开始走向萧条和没落,人们又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如今,上栈坪和下栈坪统称为上栈村,隶属于重庆市巫溪县下堡镇管辖,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用新的引擎在新的长征路上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共奔小康,万众一心站在历史新起点,再造上栈新辉煌!

中国唯一一个以“栈”命名数千年不改的村子,全因这条盐马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