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即使是在985高校获得硕士博士学历,科研道路也还是会受影响吗?

MiSs_C


我是双一流A院校中南大学的三朝元老(本科、硕士、博士),对于你提及的非211/985本科院校学生的硕士、博士见的很多,有不少这样的师弟师妹。你提及的科研道路问题,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是许多学生必须面对的。我就不讲大道理啦,只是和你聊一聊我身边的一些人或事,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 第一学历非985/211院校的博士A。据我所知,在16年的时候有一个挺优秀的博士A(一区、二区都有论文,且IF合计40多),想进入中南大学,但是学校的硬性条件是必须要求第一学历985,非985的学生的学生进入需要组织校长级会议同意才可以。

  • 第一学历985/211院校的博士B。我有个朋友,第一学历是湖南大学的,但是在博士期间成果一般,只有几篇2-3区的论文,想去一个江苏的高校,但是在考核竞争的时候,被其他院校的一个非985/211的学生压下去啦,只因为别人做的太优秀。

寄语

目前,大环境下的第一学历要求正在松动,几年内这样的观念应该还是存在的。如果你想走科研道路,你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在一起竞争。

其实,你已经算是幸运的啦,现在双一流高校普遍采取的博士考核推免制就有要求本科和硕士必须有一个是之前的985/211。

最后,希望给人才机会的同时,也要确定一些基本的条件!如果条件都取消,相信我,大量关系户的存在会让你更加绝望。


帅小西De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求职、发展职业时,除了学历之外,你还能拿出什么?如果只有学历,没有其他突出表现,那用人单位就会以学历论人才,学历成为很重要的因素,而如果有突出的能力表现,那学历在当前对你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发展,要理性看待学历和能力的关系。我国当前的学历社会问题,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有关,突破学历社会,既需要改变以学历识人的评价体系,也需要个人重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只关注获得学历。

在当前,学历对从事学术研究会有一定影响,从环境角度,需要国家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消除学历歧视。而从个体角度,消除这种影响,只有使自己更具竞争能力,以及根据自己的能力做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名非985、211院校本科学生,读完985硕士、博士后,如果想从事科研工作,假如选择985高校去求职,难度是比较大的。通常,前来这些高校应聘的名校学生,包括海外名校毕业生很多,大学在选择人才时,首先会关注海外名校毕业生;再选择国内名校毕业生;对于国内名校毕业生,还可能会了解其本科、硕士的学历。

而如果选择到一般本科院校去工作,情况则不同,一般来说,到这些学校应聘的名校博士毕业生会少得多,当然,这类院校给你提供的科研环境,比985、211院校可能差不少,而且,由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开展科研的性质也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更偏向应用型,而非进行基础学科研究。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加强质量建设,也在重视优化教师队伍。

以上只是简单按学历来进行选择。虽然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重视学历的情况,但是,如果一名学生有很强的科研能力,那情况也不同。一名从非985、非211院校毕业的学生,考进985高校读硕士、博士,只要硕士、博士期间表现优异,在求职、职业发展中,获得比985、211本科毕业学生更高的评价也不意外,这样的学生也不在个别。 说到底,最终决定人发展的还是能力。


熊丙奇看教育

多少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根本影响。

先说有影响的可能性。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高校科研圈也讲究派别。所以搞科研的常说,混圈子,参会议,发名片。为什么?你不混,圈子里面没有人知道你。你就没有影响力。你拿到科研项目的机会可能就少。

当然混圈子不是说混吃混喝,而是说,你要经常性参加学术讨论,让学术圈了解你的学术起源、学术能力、学术研究方向等属于你的特色。

当然搞学术研究与你的毕业学校有关系。比如我所在的研究生学校有导师,导师的导师是清华大学的,而且是学术委员会大牛,且不说这位老师拿到项目与参与项目的概率大与一般人,最重要的是遇到厉害的导师,是他学术的重要引路人与启发人。所以人们常说读研必须选个好导师。

所以如果本科就是好学校,那他早点进行学术启蒙的可能性就是大概率事件。

  1. 因为本科就在好学校里面读书的,他老师的研究水平起点就会比一般学校高。
  2. 他老师的学术研究关系网就会比一般学校的要高。学生就有机会了解与参与项目,或者是学术会议,就能早点了解学术。


  • 再说不是必然影响。

混学术圈,除了以上所说的关系网,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越强,越有话语权。所以本科是一般学校的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担忧科研道路狭窄。

还不如沉下心去搞科研,多读书,多实验,多写论文,写出具有高水平的论文,这比什么都有用。只要有了相当水平的论文,在学术圈自然会有影响力。


小海视点

我本科双非,硕博在帝都985,可以告诉你,会受影响,但是没那么严重。

在学校的时候科研道路不会有影响,发表论文属你当时所在学校就可以。毕业之后的话想从事科研工作,要么去高校,要么去研究所,就会有影响了。

首先,本科双非会限制你能进入的高校层次。现在很多高校招聘老师都会有学历限制,本科如果不是985/211,那基本别想去a区的211学校。

高校的层次决定了你所在的平台,在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你平台不好,就算你有实力也申请不到课题。而且就算你慢慢从小课题做起,有了一定成绩,但是你会发现你和另一个更好学校的跟你水平差不多,甚至还没你水平高的老师同时去申请一个课题,那你基本是没戏的,这就是平台的优势。

其次,在学校内部,本科双非会对你的晋升造成一定影响,这个各个学校不同,影响也有大有小,不多说。

上面说了,有影响但是也有弥补的办法。

一是硕博期间刻苦学习,多发质量高水平高的论文,会降低本科学历的影响。

二是出国,硕博985/211的话,去个国外的名校没那么困难,最好能取得学位,不然弄个什么头衔也行。这个在我看来比第一个更有效,而且潜力更大。你在国外的时候发几篇好文章,很可能就会被国家主动引进,到时候国内外资源都不愁。


贫道又湿了

这是一个第一学历会不会影响硕士博士以及之后的问题。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拙见:

本科双非,985的硕士

如果本科双非,能进985读研已经是一个挺优秀的学生了,如果能成功读研,这个985研究生学历很加分,在今后发展也是可以覆盖掉本科第一学历的一些劣势。

但是不得不告诉一个事实是,有的企业的个别岗位确实只招收双985的学历,意思是只有本科985而且研究生985的同学,我记得是去年网易游戏的某些岗位,而且还是只招聘指定985学校的研究生。

本科双非,985的博士

我想一个人如果成为了985的博士,这相当于学历上有了质的飞跃。我没有到那个级别,我只能说985的博士,谁这么不长眼会去看他本科学历?

因此我认为985的博士是可以基本上无视掉本科学历的劣势,大部分用人单位会抢着这些有能力的博士。或许一部分事业机关单位中,博士的第一学历会成为一点绊脚石吧,这个欢迎朋友们补充。


宇文哥哥的寄语

985硕博士,只要一心科研,科研之路,一往无前。

(请原谅宇文哥哥没有到科研这个层面,只能寄语了,尴尬而不失礼貌得笑)


热心哥哥宇文笑

这个其实主要看你硕博期间做的科研成果怎么样,如果硕博其它做的很出色,本科非211/985对科研道路的影响并不大。


本科非211/985只代表自己过去的不足,只要把握好硕博阶段,还是可以超越本科是211、985的学生。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案例,我研究生就读于武汉大学,我们院里就有一个博导教授,本科是一所二本学校,硕博都是在顶尖的985读,之后又读了博士后,最后来到了武汉大学任教授。这位老师现在在我们院里面做的特别好,发了好多篇高档次论文,很多学生都想跟他。

虽然这种案例比较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硕博期间做的科研足够好,未来的前途还是无可限量。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双非就否定自己,本科不好只代表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只要你有理想、努力,未来的科研道路不会仅仅因为自己本科不好而阻碍,只会变的越来越好。

本科是985的学生,也有不少研究生阶段堕落、不踏实搞科研的。而也有一些双非的学生研究生期间跟着导师好好做科研,最后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所以未来的道路有你自己决定。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长考研

本科非重点高校对就业会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大学,科研院所对博士的第一学历还是会看的,如果不是重点高校毕业的本科,都没有机会进去。如果进不去,意味着没有好的平台,也就会影响科研。

如果有了平台,本科这个学历其实就不重要了

如果已经工作了,意味着有了平台,也就没人会关注你的本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了。毕竟科研是要看数据的,你的文章、专著、课题,这都是显性的东西,只要这些材料足够多,意味着你的科研就牛。

对学历歧视最好的回应就是实力

现在对毕业学校的歧视一定程度上存在,只不过是单位的偷懒行为,攀比行为。但科研与毕业于哪个本科关系并不是很大,本科仅证明你的智力,说明不了科研能力。普通大学也会有科研大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