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还是以牙还牙?人的根本性心理混乱

以德报怨还是以牙还牙?人的根本性心理混乱

【一】

以德报怨,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崇奉的观念。这话其实出自老子。

《道德经》七十九章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大怨即使化解了,也难免存有嫌隙和惯性,用以德报怨的方法,怎么可以实现真正的善呢?老子这里要说的,是化解怨恨最好的方法是压根就不结怨,因为下文紧接着说的就是心中有数但不苛责人,好事不求回报,坏事不去算账,也就是《金刚经》说的“不住相布施”,自然就没有任何结怨的可能了。

而从老子的语气则可以明显感觉到,以德报怨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退而求其次的最好选择,如果恩怨产生了,那么以德报怨就是最好的法子。这两层意思合在一起,老子在这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正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在四十九章也有着明确的佐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善人我善待,恶人我也善待,即使是对我善或者恶;讲信用的人我讲信用,不讲信用的人我也讲信用,即使是对我信或者不信。这首先是心中清静,如果遇到了事,则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以德报怨。

很多人以为以德报怨的观念出自孔子,原话确实跟他有关系,内涵却是截然相反的,因为还有后文。《论语·宪问》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态度异常明确,如果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报德?这对有德之人公平吗?所以别人对我怎样,我就对别人怎样,怨就报怨,德就报德。很多人觉得这跟儒家的精神相悖,因为儒家是最讲仁义道德的,这是没弄明白儒家仁义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明辨是非,直道而行。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老子说的对,还是孔子说的对?这个争论自古以来就没断过。道德总是有感召力的,多数人自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在老子一边,可一到了事上,几乎没有例外地又都会成为孔子的信徒。所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道理的矛盾分裂背后,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分裂。做人当然要向老子说的看齐,事情上有心无力也是客观事实,有人会说在孔子的基础上往老子努力不就行了?问题是对于很多人这两者基本是不相干的,要么只按孔子说的做,要么想到老子说的而内心处于自责和分裂之中。所以两种说法确实都有道理,问题也就在于调和。

调和有可能吗?有的。不能调和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认知混乱,混乱摆正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混乱,在于没有看清老子和孔子不同的目标指向。

老子的以德报怨,指向的其实是自我心性的修养和修为。所以他才说心中清静是解决冲突的最终法子,因为所谓的恩怨爱恨,说到底都是自心有所求下的得失荣辱感受,心中若无欲无求,自然就没有报不报、怎么报的问题了。而一到了现实,老子就承认没有完善的解决法子,因为世间是不清静的世间、人心是不清静的人心,无论如何脱不开恩恩相继、冤冤相报、恩怨流转的轮回,所以他才将报怨以德作为退而求其次,一来可以将所受影响降到最低、陷入的浅些,更重要的是对于做不到清静的人,这正是心性修养的法子。

当你有怨气的时候,要知道是自己这颗心不清静了,六祖所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所以就要往修自己这颗心上下工夫,六祖所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做到以德报怨,那只是最后的境界;暂时做不到也不碍力所能及地往这个方向走,则正是修行之路。总之,老子言说的重点在心而不是事,事只是表面,心才是本质。如此一来就没那么理想化了,而成为最真切、最实际的当下修行问题,最终也能自然地体现在处世上,所谓“本立而道生”。

孔子的以直报怨,指向的则是人性的真实。他深知人性自我本位、有所好恶、情绪主导的真实面目,普遍而顽固。那么就给这人性立一个原则、找一个秩序,才是务实而有效的。对于众人,最容易被接受的原则自然是公平。公平最能被认可的标尺,自然是是非善恶。出于这两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提出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孔子期待藉此让世道人心树立这样的原则、形成这样的秩序,那么不仅社会人心稳定了,也为往更高一层迈进打下了基础。孔子曾以老子为师,对老子的评价也甚高,他未必没有更高的理想,而只是更加务实和关心人间。别忘了,儒家的最高人间理想可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老子关注心性,孔子关注人性。老子本于心而及于事,孔子本于事而归于心。老子先标明终点然后着眼起点,孔子先标明起点然后向着终点。当我们这样将心的归心、事的归事,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就成为各安其位、相互促进的东西,那种矛盾和分裂也就消失了。事上你尽可以诚实于自己的修为而以直报怨,但要观照自己这颗心是否清静,慢慢化解杂欲私心。心上你尽可以追求上善至德的境界,但要明白、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层次所在而不强求,暂时顺应才合乎道家的自然。两者合之,就是理想和现实、心性与人性在一种和谐状态中慢慢合流归海。这种调和后的状态,总结为八个字就是:事上修心,心上了事。

更平实点说,有了老子的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中也会有一份善意。有了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中也能有一种原则。合之就是一句话:做个有原则的好人。那么即使你以直报怨,也不会有那种以牙还牙的戾气。即使你以德报怨,也不会陷入那种老好人式的委屈。最终对于每个普通人,才能既活得痛快,又问心无愧。

【二】

心与事的混淆错乱,便是那个认知混乱。老子说心,人却都往事上看;孔子说事,人却都往心上看。你不乱谁乱。

我之所以说这是人的根本性心理混乱,就是因为世间的一切,从整体上看就是一部分归于心、一部分归于事,一部分归于觉、一部分归于理的。也都需要分清界限和各安其位,然后才谈得上会通一体和并行不悖。所以这种混乱也普遍存在于各个方面,比如老子更关注道之理,庄子则更关注心之境,过于把老子往心上看才以为他是阴谋家,过多把庄子往理上看才以为他诡辩。再比如《金刚经》和禅宗是走心的,《楞严经》和唯识学是循理的,不明理则心难明也不成用,不悟心则理难通而不得本,主张一切不可说和连悟境也以理度量的人,就都落在了混淆错乱上。

佛家的最高境界,所以是心入空觉而又事相如如。六祖慧能所以对永嘉玄觉“分别亦非意”之说赞叹不已,言行起用就是要靠了了分明的分别智,底下却可以有一颗不着丝毫的无相心。心不可分别智却可以,智不可混沌心却可以。大觉之心,对应的就是大机大用。

这就像人的左脑和右脑,分别主管理性和感性。理性的要归理性,感性的要归感性,两者各居其位再会通一体才是圆满,如同左右脑各自有条不紊地运作而又相互辅助和协同,才有人身心的圆满。如果左右脑错用,以感性搞科学或以理性搞艺术,做事凭感觉或人情用理性,就会发生混乱,陷入心理冲突和分裂。

曾看过一个演讲,演讲者曾因脑出血失去分辨的脑功能,据她描述那时她真正感受到了万物混一之境,却对眼前事物丝毫不能分辨,更别说能做什么,可见人在感觉上的明晰,也是得益于分辨功能的涉入。相反的,在科学上天赋异禀却情感幼稚,最终难有成就、连生活都成问题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可见那些健康的大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也同样得益于觉感的涉入,不仅在与世界的交融上,很多大科学家都自述自己的成就也来自某个瞬间的灵感。这些都是各有其位而相辅相成、闭塞一端而混淆于一处便混乱的生动事例。

落到人世,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真谛与生活意义是需要在当下体悟的,人却都在向外追逐中理解。世间是需要理解的,人却都在情绪绑架中随波逐流。有些事情是要用心的,有些事情则是要用脑的。

天地的真相,是尘归尘、土归土。人间的真相,是心归心、事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