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蒂儿是上好的中药材?

花冷妍

这里说的柿子是我们在冬天吃的那种柿子。这种柿子的成熟季节也是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所以,每年的冬天,在北方有很多人家都储备一些柿子,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价廉,又很好存储。

曾在北京和承德两地的秋季,看到果园里一片橙黄,与秋天的金黄汇成了金色的海洋,煞是好看。因为不熟悉,远看不知那饱满圆润的黄金球是什么,走进果园才知道是挂满枝头的柿子。亲自摘下一枚柿子,感到重重的,光滑金黄的柿子仿佛一枚宝物,着实另人喜爱。

突然想起在小时候只管享受了美味但对它根本一无所知。于是,我们借这个机会便向经营柿子园的专业人员了解一下柿子的有关情况。柿子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柿子整个晒干之后可以制成柿饼,柿饼子我们都不陌生,并且有着很深的记忆。小时候,它可算是最奢侈的美味了。柿子还可以酿成柿酒、柿醋,加工成柿脯、柿粉、柿霜、柿茶、冻柿子等等。它的全身都是宝。其中柿子蒂儿就是一味中药。

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果实的蒂或根都是有药用价值,只是我们不了解,所以多掌握一些知识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而科学知识其实就在身边。


新华融媒新消费

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别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秋、冬季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即为柿蒂。

化学成分:本品含鞣质、羟基三萜酸、葡萄糖、果糖及中性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本品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提取物能对抗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乌头碱和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哇巴因引起豚鼠室性心律失常;柿蒂有镇静作用;尚有一定抗生育作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

柿蒂的功效:

1.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煎,食后服。

2. 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

3.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4.治脑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5.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

6.治血淋:于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钦调服。

柿蒂食物相克:柿子不宜与酸菜、黑枣同食;柿子不宜与鹅肉、螃蟹、甘薯、鸡蛋共同食用,否则会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柿子前后不可食醋。

注意:空腹不宜吃柿子,以防胃柿症。另外,糖尿病人、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用柿子。柿子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减少食用。


药事健康

一是帮助胃肠道消化。柿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这种物质进入体内后可以有效的增加胃肠的消化能力,同时我们的食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除此之外,使用柿蒂这种中药材还具有涩肠止血的作用,所以对肠胃的保健效果很不错。

二是柿蒂治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可治咳逆不止。

三是止血涩淋。本品烧灰存性,服之治血淋,取其苦涩之性,加之烧灰存性,能入血分,止血涩淋,则血淋自止。

总而言之,柿蒂儿要是科学的使用这对于身体的好处是有很多的,不过想要令身体更加健康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症状来搭配其他药材,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身体出现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脾胃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以防病情加重。


医联媒体

柿子,柿科柿属,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营养价值很高,能直接食用,还能做成柿饼,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吃适量的柿子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吃柿子不易过多,还有一些禁忌是需要注意的。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平时我们吃完扔掉的柿子蒂,其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药用价值。

柿蒂形态

它在中药材中的名称是柿蒂,又叫做柿钱、柿丁、柿子把,是柿子宿萼干燥后的产物。果实食用后收集宿萼,洗净,晒干。柿蒂呈,扁圆形,中央较厚,有果实脱落后的圆形疤痕,边缘较薄,4裂,裂片向外翻卷卷,易碎;外面黄褐色或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密被细绒毛。有淡淡的味道,味涩。

功效

大家应该都体会过打嗝、咳嗽停不下来的感觉,一两下还好,一直不停就会很难受,还容易产生尴尬,所以以后吃完的柿蒂可要好好收起来,晒干了以备不时之需。


云种养

柿蒂的药用功效,我们的古人早有应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有关柿蒂功效主治另有记载如下:


1、柿蒂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


2、柿蒂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煎,食后服。


3、柿蒂治脑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


4、柿蒂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


5、柿蒂治血淋:于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钦调服。


6、柿蒂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


如上所述,吃柿子不要扔掉柿蒂,可在食用时予以收集,洗净,晒干备用为宜。此外,虽然柿子甜腻可口,营养丰富。但是也要了解其禁忌,首先,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宜在饭后吃,以防患胃柿石症。其次,糖尿病人、脾胃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以防病情加重。而且柿子含单宁,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


家庭医生在线

呃逆就是打嗝,是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

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但可以自行缓解,时间不会持续很长。若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

柿蒂质地硬而脆,有一股清香,味道发涩。可以用来作食疗。

用柿蒂30克,瘦猪肉50克制作柿蒂瘦肉粥。可以益气理血。将柿蒂洗干净,瘦猪肉洗净切碎,用沸水将猪肉烫去血污及腥味。大米用清水洗净,一起放入铝锅内,在旺火上烧至沸腾,撇净浮沫,再用小火炖煮35分钟,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本草纲目》记载:“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昔人常用之收效矣。”意思是单用柿蒂煮汁,可降上逆之气,再加丁香、生姜可以化痰壅淤阻。若是有时饮食不当,或是受寒,总是打嗝,可以尝试用柿蒂煮水喝。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百科名医


农医生

专业医学团队解答,请点右上角关注!

柿蒂被称为“止呃要药”所言不虚,现在临床研究表明柿蒂可以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呃逆,甚至是顽固性呃逆,而且被证明有效。

柿蒂

性味:苦、涩,平。

归经:胃经。

功能:降逆下气。

应用:各种原因造成的呃逆。噫气,反胃。

柿蒂的应用方剂:

1、柿钱散(《洁古家珍》)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上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方中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

2、柿蒂散(《奇效良方》)治血淋:干柿蒂(烧炭存性)。为末,每服6g,空心米饮调服。方中柿蒂清热止血,为君药。

3、柿蒂汤(《济生方》)治胸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30g。上细切,每服12g,水1.5盏,姜5片,煎至7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方中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方剂名称

4、丁香柿蒂汤 :丁香10粒,柿蒂15个。《妇人良方》卷八。主治:咳逆。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热服。

现代药理研究:

1.抗心律失常作用 0.5%柿蒂提取物(ST)50mg/kg 腹腔注射于小鼠,能显着对抗氯仿诱发的室颤;亦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ST12.5mg/(kg.天)腹腔注射,连续5天; 能对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

2.镇静作用 ST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使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明显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反应。

3.抗生育作用 在家免抗生育筛选中,初步证实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柄优于柿蒂蒂,柿蒂的柄的抗生育率为79.6%。

对柿蒂功用的记载内容:

1.朱震亨: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士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作咳逆,古人以为胃寒,既用丁香、柿蒂,不知其孰为补虚、孰为降火,不能清气利痰,惟有助火而已。

2.《纲目》:咳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至咽膈,作呃忒、蹇逆之声也。朱肱《南阳书》以哕为咳逆,王履《溯洄集》以咳嗽为咳逆,皆误矣。哕者,干呕有声也。咳逆,有伤寒吐下后,及久病、产后、老人、虚人阴气大亏,阳气暴逆,自下焦逆至上焦,而不能出者;有伤寒失下,及平人痰气抑遏而然者。当钡其虚实阴阳,或温或补,或泄热,或降气,或吐或下可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钦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李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昔入亦常用之收效矣。至易水张氏,又益以人参,治病后虚人咳逆,亦有功绩。丹溪朱氏但执以寒治热之理,而不及从治之法,矫枉之过矣。若陈氏《三因》,又加以良姜之类,是真以为胃寒而助其邪火者也。

3.《本草汇言》:沈则施曰,撩丹溪翁谓入之阴气,依胃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渭道而作咳逆,宜竹茹黄连柿蒂汤主之,此言热呃也。《济生》论谓阳竭于下,孤阴独存,阴气亦将旋脱,故逆上面作呃,宜丁附人参柿蒂汤主之,此言寒呃也。又按《准绳》论呃逆之证,有伤寒吐下后、久病、产后阴血大亏,阳气暴逆,自下逆上而作呃者,非大温中补中之剂不能治。又有平人饮食痰气抑遏,而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而作呃忒蹇逆之声,用平胃二陈汤,加柿蒂数枚煎服,亦可止也。观于柿蒂之苦涩,但可以散逆气,而因寒、因热、固虚、因滞者,则佐以丁、黄、茹、连、参、术、平胃、二陈辈,当仔细斟酌,毋轻视也。

4.《本草求真》:柿蒂,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营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如系有寒无,则丁香在所必用,不得固执从治,必当佐以柿蒂。有热无寒,则柿蒂在所必需,不得泥以兼济之必杂以丁香。是以古人用药,有合数味而见效者,有单用一味而见效者,要使药与病对,不致悖谬而枉施耳。孟诜:治咳逆、哕气,煮汁服。

5.《滇南本草》:治气隔反胃。


医寿延年

很荣幸受邀作答!

柿蒂又称柿钱、柿丁、柿子把 ,是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

柿蒂性苦、涩,平;归胃经。主要功效是降逆止呃。柿蒂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与丁香配伍组成柿蒂汤。

《本草纲目》记载:“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

《济生方》记载:“柿蒂、丁香各一两,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治胞满咳逆不止。“

由于柿蒂功效在于降逆气,是一味理气药,所以中气下陷及下元不固者应慎用。


/完/

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抱朴言

  

 【柿蒂】

  味苦、涩,性平。

  1、用法用量

  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间,除此之外也可以制作成药散使用。另外,柿蒂也可以外用,一般都是研磨成粉末之后敷在患处。

  2、饮食要求

  与柿子一样,不宜空腹食用。并且在服用柿蒂之后就不能够喝白酒以及喝热汤,否则身体很容易患有胃柿石症,不利于生命安全。

  3、不适宜服用人群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腹泻、体弱多病、分娩女性、外感风寒以及便溏的患者,都不要服用柿蒂,否则将会加重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