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川航航班風擋玻璃破裂緊急備降成都?

同剪西窗燭

就像在電影《阿甘正傳》之中所說的,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知道下一塊巧克力是什麼味道的,而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的,就像我們每天坐上每一輛汽車,我們都沒有辦法知道這輛車是否會出現意外,我們能夠做的只是希望這是一塊味道不錯的巧克力,希望這輛汽車不會出現意外,前不久,川航航班的擋風破裂,緊急迫降成都的事件可以說是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家對於這個事情也是討論的十分熱烈,對於這個事情,我個人的看法是,不管怎麼樣,飛機上那麼多人,擋風玻璃的突然破裂,航空公司肯定是得承擔一定的責任的,其次便是,我十分讚賞當時飛機上的空乘人員和機長以及駕駛員的冷靜處理,使得最後基本上沒有乘客受傷,但是他們卻受傷了,這是一個本可以避免的事情,但是卻發生了,希望每一家航空公司都能仔細的檢查每一輛班機,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說一說綿陽美食

早上的航前準備室,大家神色凝重。對於剛剛重慶至拉薩發生的航空事故,所有的空勤人員都感同身受。

由於官方的調查報告還沒有出爐,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公司內部群大家集中討論的幾個話題吧。

1:這位機長或許會成為國家英雄。前擋脫落後,機艙內部處於零下幾十度的低溫環境。大氣壓強差的強大吸力瞬間損壞了儀表盤,稀薄的氧氣隨時會讓人窒息。沒錯,機長就是頂著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把飛機開了回來。論操作難度,完全不比薩利機長迫降哈德遜河難度低。


2:副駕駛哥哥受了傷,具體情況目前還不明朗。有小道消息說目前處於失聰狀態,小菜牙在此真心希望副駕哥哥能夠早日康復,駕駛公司剛剛購買的A350大型客機重返藍天,衝上雲霄,讓我們祝福他。

3:當班乘務員在這次事件中表現沉著冷靜,指揮旅客帶上氧氣面罩並竭盡全力安撫旅客。是我們所有乘務學習的榜樣。

駕駛飛機有多危險?這很難回答。駕駛飛機的飛行員不會把危險掛在嘴邊,他們更多談的是自己肩上所擔負的責任。

他們只會想一件事,那就是讓每個旅客安全起飛,平安落地

事件後續調查和發展我會持續關注並分享給大家,請大家關注我噢。


川航花旦小菜牙

其實駕駛飛機來說的話,並不危險,飛機是當今世界上相比較而言,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因為這一次的事件發生的原因,並沒有調查清楚。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的話,是由於副駕駛前方的風擋玻璃出現了爆裂,然後導致了機艙內的釋壓,緊急下降。

在這個過程當中,對飛行員生命有威脅的就是高空低溫低氣壓環境。在正常情況下,飛機在高空飛行的時候是處於增加狀態,還有空調,在這種情況下,氧氣濃度和溫度都比較適合人類的生存。但是如果出現這次的情況,飛機出現的釋壓,那麼機艙內的空氣馬上就和外界的空氣密度差不多一樣的稀薄,在這種情況下,缺氧是第一大殺手。再者就是低溫傷害,在正常情況下,海拔高度每升高一千米氣溫會下降6℃左右。那麼在這次事件當中,在前風擋玻璃破裂的時候以後整個駕駛艙的溫度會跟外界氣溫差不多,在零下四五十度,可能甚至更低,這樣就會使得機組人員受到凍傷。缺氧和凍傷都會使得機組人員的判斷,還有決策可能出現異常。

另外就是由於風擋玻璃破碎,在飛行的時候,速度是非常快的,就會使得整個駕駛艙充滿了巨大的噪音,噪音會對機組的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就是氣壓的急劇變化,也會使得機組的耳膜或者身體的一些器官受到傷害。


暮冥戰機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5月14號,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3U8633航班在執行重慶飛往拉薩的任務時,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飛機擋風玻璃突然發生爆裂,整個座艙瞬間大亂,強烈的氣流不僅摧毀了儀表臺,甚至還將副駕駛半個身子當場吸了出去,好在安全帶救了他一條命。

在這種機艙內一團糟的危急情勢之下,機長和副駕駛二人在900公里高空冒著0.75倍音速以及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堅持控制飛機,最終奇蹟般備降成功,帶領機上乘務以及85名乘客脫離險境,民航局事後對這起現實版“薩利機長”表示:“肯定會獎勵,怎麼獎勵都不為過。”

向英雄致敬之餘,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疑問,既然沒有撞到任何東西,好端端的駕駛艙擋風玻璃怎麼突然就爆裂了呢?事故調查發現,這架A319-100系空客原裝貨,從頭到腳的零件,當然包括這塊自爆的玻璃亦是如此。

飛機擋風玻璃由多層不同材料粘結而成,就算有一層壞掉,也不至於破壞整體結構,比方說在這個月初,美國捷藍航空也發生過一起類似事件,同樣是風擋出了問題,但這架客機只有一層材料受損,並非整塊爆裂,因此飛機得以繼續飛行了8個小時並安全著陸。

可為啥川航班機的玻璃就這麼脆弱呢?我們不妨從風擋的原理上探討一番,飛機座艙玻璃這玩意的設計理念在實際上,那是相當矛盾的,它既要有至少90%的透明度,又在結構強度上要求可以滿足高空高速空氣動壓,還需要能夠承受一隻重1.8公斤鳥的撞擊。

毫無疑問,稍有理工常識的人都應該能意識得到,這兩種性質是多麼地衝突,不過,還好人類在自然界裡萃取出了一種比較容易同時滿足上述兩項指標的材料,那就是聚碳酸酯,這種材料具有韌性好,強度高的優點,能夠滿足抗衝擊和疲勞的要求,而且透光性還不錯。

作為四代戰機的F16“隼”式,它卻有一項科技緊逼F22第五代戰機,不是別的,就是它的玻璃艙蓋,由於沒有邊框,且僅厚12.7毫米,坐在裡面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聚碳酸酯材料打造的一體式艙蓋賦予了飛行員極佳的視野。

可就是這麼個沒有存在感的玻璃艙蓋,竟能夠承受住一隻以每小時630公里飛行速度,重1.8斤的鳥的撞擊,若使用其它材料來達到同樣指標,則至少需要將這個厚度提升至23毫米才夠,相當於要加厚一倍!

當然,聚碳酸酯材料也有兩個顯而易見的缺點,其一便是它的硬度比較低,這意味著它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很容易受到包括風沙在內的自然侵襲,產生磨損和劃傷,就如同你手機不貼膜一樣,用不了多久就花得看不清了,所以,在聚碳酸酯材料製成的玻璃上面都需要刷一層耐磨油脂,就像貼膜一樣。

其二則是技術壁壘,要知道,目前能把聚碳酸酯材料玩得轉的國家,也就美國而已,就連脫胎於F16的日本版F2都沒有采用類似設計,中國在殲20的早期型號上曾經試用過一體化艙蓋,不過在後來的量產機上已經看不到了。

所以全球大多飛機選擇了另一種材料,丙烯酸酯打造風擋,它比起聚碳酸酯唯一的優點是透明度高一些,但缺點卻一大堆,雖然也夠硬,可是相當脆,給材料加工帶來比較大的困難,一般通過材料拉伸完成吹塑成形,並採用多層粘接的方式打造,結果就是,飛機玻璃一個個厚得不行,動輒達到2釐米以上。

如此麻煩的製造工序也帶來同樣麻煩的維護保養,檢修風擋對於地勤人員向來是件勞神的活,他們需要專注精神,用肉眼去仔細排查玻璃上是否存在劃痕,甚至裂紋等磨損,一旦發現肉眼可見的磨損,則宣告這塊風擋的報廢。

除此之外,有時還會使用更麻煩,但卻更有效的檢查方式,即電加溫檢測,這個過程難就難在不能立即升溫,玻璃這玩意很易怒,需要一點一點操作,如果溫度受熱不均,不用等到上天,當場就會爆裂,此次導致川航事故的發生,有兩個可能性,要麼是地勤檢查不到位,或者檢查過程中損壞了座艙玻璃。

要麼就是空客原廠的產品質量問題,最近這幾年,幾個老牌製造業強國的醜事可謂層出不窮,日本神鋼造假,歐洲最大航發企業羅羅產品斷裂,曾經的歐洲支柱德國如今近半武器動彈不得,很顯然,他們正在從神壇跌落,當然,我們還將靜待川航給出原因。


迷彩虎軍事

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緊急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這件事算是這兩天輿論場中的最大熱點。不僅是因為極端、驚險,也是因為事關每個人的安全。有人說,世界上最美好的兩個詞,大概就是“有驚無險”和“失而復得”。川航3U8633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駕駛艙風擋玻璃破裂脫落,甚至一度造成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艙外的危險狀況,最終實現平安著陸,無疑讓人感受到這兩個詞的真實分量。

事實上,對這次事件中英雄機組的誇讚聲有多大,對相關航空公司安全責任的追問也就有多迫切。雖說航空飛行過程中,安全因素非常複雜,但本著消費—服務的關係,本著對乘客負責的態度,航空公司方面檢討自身所可能存在的問題,應是第一位的。

航空飛行的安全要求極高,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安全保障,一個很重要的依託便是高度縝密、專業的安全排查與反思機制。像一些航空事故,其調查過程甚至會長達幾年時間,就是為了避免任何可能錯過的安全遺漏;在2016年上映,根據真實航空事件改變的電影《薩利機長》中,雖然機長成功讓飛機安全降落,保證了乘客的安全,但事後依然接受了極其嚴格的調查,讓人印象深刻。而這正是幾近嚴苛的航空安全文化的一個縮影。這也說明,航空安全事件的最終處置結果雖然很重要,但並不能以結果來代替對過程的反思。

一個理性的社會,不會吝惜對於英雄和奇蹟的讚揚,但也不會因為褒獎英雄就忽視對責任的追問,兩者不矛盾,也必須涇渭分明。畢竟,英雄可遇不可求,安全保障機制,才是最值得依靠也應該是最靠得住的“公共產品”。


燕趙都市報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駕駛艙擋風玻璃破碎後,機組面臨的是多危險的環境。

成都的氣象探空數據顯示,川航飛機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破碎時高度大約是9800米,而當時9520米高度的氣溫是-35.9度,氣壓為300百帕,10760米高度的溫度是-43.1度,氣壓為250百帕。根據航空飛行器的一般情況,巡航時飛機內氣壓大概850百帕,氣溫在26-28度之間。也就是說,當時的川航飛行員,面臨1秒之內降壓500百帕、1秒之內降溫近70度、1秒之內由靜風到140米/秒的情況。地球上能做到風速暴增到這個程度、氣壓下降到這個程度的天氣系統,只有最高級別(高等級EF-5級)的龍捲風,任何超強颱風都做不到。況且,龍捲風只是降壓增風,龍捲風還不能降溫。一秒降溫近70度,恐怕地球表面都沒出現過。

5月14日成都探空數據


用大白話講把,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就相當於一個人,穿著短袖,突然被捲進了一個最高級別的、特強的EF-5級龍捲中心,兩腳離地,身體很難受自己指揮;而且與此同時還“速凍”,一秒鐘之內給你從28度降到-40度。沒有受過訓練的、哪怕身體素質還不錯的人,首先身體就會受不了,這麼大的降壓,會讓人有強烈的窒息感覺;這麼大的風速,讓人基本上無法呼吸,無法看清前方;這麼大的降溫,這麼低的溫度,會讓人立即凍傷,更不用說狂風+低溫造成的風寒指數。其次,身體受不了的同時,心理上也會方寸大亂,心理崩潰都很有可能。

飛機擋風玻璃破損情況


因此,在這次事故中,川航機組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驚慌失措,還能想到去駕駛飛機,最後還能駕駛好了,安全返航,確實是史詩級壯舉,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過硬程度,一般人是難以比擬的,用英雄稱呼名副其實。當然,飛機駕駛艙擋風玻璃破碎脫落,是非常偶然也是非常大的事故,事後也應該啟動追查和責任追究程序。


中國氣象愛好者

首先應該肯定機組在積極情況下的正確處置和意外發生後相關各方的配合,其次應該讚賞機組成員的勇敢、專業和過硬技術、強大心理素質,沒有這一切作保證,奇蹟是不可能發生的,第三,也應該慶幸此次有一點點運氣成分存在,因為根據通報已達到“巡航高度”,在這樣的高度發生風擋玻璃破裂,意味著客機機艙瞬間失壓、失去溫控,並隨時可能進而出現機體疲勞甚至空中解體,倘若出現這些更嚴重的問題,即便機組成員素質再怎麼過硬,應對再怎麼合理,後果都可能更加嚴重,所幸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機組人員和配合各方的應對也天衣無縫,這無論如何都值得慶幸和祝賀。

其次,在危急關頭機組人員和配合各方應對得當,挽救了機上眾多乘客的生命,保障了公私財產的安全,這一功勞值得大書特書,給相關人員立功受獎理所當然,為他們樹碑立傳也完全應該。

第三,有功要表彰,人機安全要慶賀,但這件事本身是中國民航所明文規定的二等事故(飛機嚴重損壞或報廢,但在事故中或事故後10天內無人員死亡),事故必有其產生原因和責任人,如通報所言,飛機風擋玻璃破裂是在巡航高度發生,如此則基本可排除猝發鳥撞的可能性,那麼它到底是因何引起的?航空公司管理層和相關部門、空管部門、空地勤人員有沒有工作中的疏漏,以及各自需要負怎樣的責任?如此疏漏很容易引發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有關各方此前何以疏忽,今後又將採取怎樣措施亡羊補牢,避免類似隱患發生?我們當然應讚賞機組的勇敢、專業,慶幸此番遇到的一點點運氣,但作為商業民航航班,我們更應將安全寄託在規章制度,以及對規章制度的嚴格執行和周密檢查上。

第四,喜事喪事都要辦,不要用一頭去壓倒另一頭。

最後說一個典故吧。

《漢書》上記載,漢宣帝時功臣霍光後人跋扈,布衣徐生上書皇帝建議加以抑制,這樣既可以整頓朝綱,又能確保霍光後人不至於因觸犯法律而受到懲罰,但宣帝未予理會。幾年後霍光後人果然謀反,有知情者密報宣帝,宣帝搶先動手將霍氏滅門,並給密報者重賞。有人為此上書指出,徐生的建議猶如看到鄰居家防火措施不力,提議“曲突徙薪”(改造煙囪、把柴禾從灶臺邊搬走),是一勞永逸和防患未然的高招,而密報者”焦頭爛額“,好比已經失火再報警救火,只是應急和減少損失的權宜之計,”焦頭爛額受上賞,曲突徙薪無褒恤“是不足為訓的。

回到此次川航事件上來,個人以為,“焦頭爛額”者理應褒獎,毫無問題——但“曲突徙薪”卻仍然是最重要的。


陶短房

再次看到這樣飛機緊急降迫的新聞,心情非常的沉重,但是幸好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還是算比較幸運的。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最後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我想我首先要表揚一下的就是這位機長,這位機長是值得我們大家所敬佩的,大家試想一下,在飛機出現狀況,前擋脫落後,機場內處於零下幾十度的低溫狀態,並且在高空中,大氣壓強差的強度瞬間就把儀表盤給破壞了,並且在高空中氧氣非常得稀薄,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這位機長還能冷靜的把飛機降落於成都,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我說這位機長是值得我們敬佩的。還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人就是副駕駛的小哥哥,他受了非常嚴重的傷,甚至導致了右耳失聰,我們也要向這位小哥哥致敬,最後值得我們尊敬的,還有這班航機的乘務員,在事情發生之後乘務員沉著冷靜,並且指揮乘客戴上氧氣面罩,並竭力的安撫乘客,這些處理事情的態度都是值得我們努力學習,值得我們敬佩的。最後,我希望所有坐這班航班的人員能儘快走出陰影。


南充身邊事

昨天被這位沉著冷靜的川航機長刷屏,仔細看新聞,風擋玻璃突然爆裂,讓劉傳健猝不及防,而旁邊的副駕已經飛出去半個身子。設備出現故障,瞬間失壓、低溫,近萬米的高空中,飛機以八九百公里每小時的時速在飛行,劉傳健形容“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里的時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麼?”

這樣的情況對於普通人來說,幾乎無法應對,但機長全程淡定地完成了緊急迫降的任務。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採訪是,這位機長說,他飛了二十幾年了,這次的意外狀況,他有訓練過,也曾想象過。

據媒體報道,劉機長,以前是軍校裡面的飛行員,還是軍隊裡的一名飛行員教練,曾多次帶著學員進行“玻璃爆裂”訓練。

儘管平時模擬訓練的情況和真實情況的緊急程度完全沒法比,但如果沒有多年的訓練打基礎,也會大大提高整個迫降過程的風險。

此外,他和副駕駛也一個循規蹈矩的小動作也在危急時刻救了自己的命——全程繫好安全帶。

日常乘坐飛機,不繫安全帶導致受傷的事例也不少。電影《空中浩劫》中的機長就是例子——飛行平穩後他解開了安全帶,導致風擋玻璃脫落後自己第一個被甩出窗外。

所以,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或許很難遇到類似的意外情況,但不管是幾十年認真訓練、工作的機長,還是繫好安全帶的副駕,都告訴我們一個最小付出最大收益的做法:守規矩。

兢兢業業的工作或許在平時看來不值一提,有時候甚至會被認為是“傻”,但關鍵時刻卻是必須的,甚至是唯一扭轉局勢的可能。


槓桿遊戲

從中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5月14日通報的情況來看,這架飛機經歷了一場生死之旅。值得大家欣慰的是,機組人員和乘客並沒受到多大傷害。

這與在危機面前能夠冷靜正確處理突發情況的機長密不可分,正是他們的正確處置,使得乘客和機組人員平安著陸,而副駕駛卻面部被劃傷腰部扭傷,好在並無大礙。

目前民航西南局、四川監管局已於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

飛機是當今世界上相比較而言,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再安全的交通工具,也會有突發情況的時候。這就像一個人,你身體狀態再好,但也會有生病的時候。

從這次事故的簡單通報來看,這次事件的發生實屬偶然。正常巡航行駛中的駕駛艙前風擋玻璃脫落,這種突發情況應該不多,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反正我是第一次聽說正在飛行中的飛機駕駛艙前風擋玻璃自然脫落。能夠出現這種情況,我個人猜測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飛機在正常執飛航行中,內外高壓差產生了巨大壓力,使風擋玻璃突發脫落。另外一種可能則是日常維護和保養檢查不到位,細節問題沒注意,造成飛機在執飛過程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故。

乘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飛機在起飛和降落這兩個時間段是較為容易發生事故的。在飛行過程中,每個細微環節也都牽扯著飛機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所以,飛機的日常維護和檢查也都有一套嚴格程序。不知道這次執飛前,安檢人員是否嚴格按照要求和規定進行了仔細檢查。

大家都知道,飛機一旦升空後,機艙內外會產生巨大的壓差,並且隨著逐漸升高,機艙內外的壓差也隨之增大。高空中的空氣也很稀薄,溫度能高達零下數十度甚至幾十度。機艙內由於開啟的有空調和製氧設備,所以乘客不會感覺到外面的情況。可是一旦玻璃破損或脫落,那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駕駛艙的風擋玻璃出現事故,更是可怕。瞬間的壓差,能把人給吸出機外,即便吸不出去,稀薄的空氣和極寒的溫度也足以使人失去知覺。試想一下,駕駛飛機的機長如果失去知覺,那是件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就像一個載滿乘客正在高速上行駛的大巴車司機,突然失去知覺睡著了,你說多麼可怕。

這次事故,機長和機組人員相互配合,最終使大家脫險。這要歸於,事故發生後,機長處置得當,立刻就近迫降。機組乘務人員指揮得當,讓乘客及時吸上氧氣,並對乘客進行安撫和心裡疏導,最終沒發生混亂情況。

據瞭解,目前民航西南局、四川監管局已於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相信隨著調查的深入,具體事故問題肯定會很快有結果。

在此,祝願受傷的機長和空乘服務員早日康復,也祝願每位出行的人員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