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魏蜀吴尽归晋朝,而春秋末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却一分为三

我们知道,三国风云60年后,尽归被那司马炎篡魏的晋朝所有。春秋时也有一个晋国,曾称霸春秋百余年,然而后来竟然被三家公卿世家瓜分。三家公卿势大压晋后同时请奏周天子立国,当时的周天子周威烈王已年迈昏庸,加上无力阻挠其三家势力,居然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世家势大欺主居然也名正言顺的建国了,此端一开,各地纷争更甚,春秋也就此宣告结束,迎来了战国时代。而这分晋的三家,魏、赵、韩,后来也分别成为战国七雄。从此燃起了战国销烟!

三国时魏蜀吴尽归晋朝,而春秋末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却一分为三

战国七雄,其中三雄来自晋国分裂的国家,可见春秋时晋国有多么强大,可惜却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而用在内斗上了。试想如果当时晋国这些公卿们如果不内斗一致对外,那统一天下恐怕就没有秦国什么份了吧。三家分晋其实就跟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苏联本来就是加盟共和国,而春秋晋国却是自己家的豪门王室贵族势大欺主。苏联解体是和平演变,三家分晋却是经过了多年的内斗战争。苏联解体在一夜之间,三家分晋(从原来十多家到六家再到三家)却经过了上百年漫长的过程。

三国时魏蜀吴尽归晋朝,而春秋末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却一分为三

晋文公乃历史公认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有好多个版本,但每个版本中都有晋文公,更有甚者,其中一个版本居然有四个晋公。足以证明当时晋国之强大。然而也恰恰就是这个晋文公,于公元前633年设了三军六卿。当然当时的六卿都是很听话的,虽然他们都掌握着军政大权,但是都可以听晋公的统一调遣,如果当初就不听话那也不会有后来的晋文公,(甚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加上的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相继)称霸了。自公元前633年设立公卿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无奈之下承认三家公卿为诸侯国,再到公元前349年,晋国最后一个诸侯晋静公被韩玘所杀,晋国灭亡,这中间跨越了300来年,比后来的唐宋元明清的任何一个朝代的年头都多了。

三国时魏蜀吴尽归晋朝,而春秋末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却一分为三

晋文公设立公卿,并善用公卿势力,使晋国称霸春秋几世百余年,但最后晋国也亡于公卿。真是成也晋文公,败也晋文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