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皇族“隱士”楊智積

楊智積是楊堅弟弟楊整的兒子,也就是楊堅的親侄子。北周武帝時期,楊整在和北齊的戰鬥中犧牲,楊智積也因此成為烈士子女。楊堅稱帝建立隋朝後,追封自己的弟弟楊整為蔡王,爵位由楊智積繼承,又加封楊智積為開府儀同三司,同州刺史,楊堅給自己的這個侄子的賞賜待遇十分優厚隆重。

隋朝皇族“隱士”楊智積

雖然楊智積貴為親王,但他的生活卻十分的簡樸平淡。在擔任同州刺史期間,楊智積既沒有外出旅遊或者打獵,也沒有呼朋喚友、花天酒地。每天除了忙工作(處理政務),就是讀書。

楊智積對”朱門酒肉臭”的貴族生活似乎一點也不感興趣,內心表現的很是清心寡慾。他結交的朋友都是一些文學愛好者,平時招待朋友也就是幾盤點心水果,幾杯酒而已。家裡養的歌妓也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出來表演下歌舞。楊智積真的是一個奇怪的人,放著內容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不玩,美酒不喝,美女不享受,卻偏偏要過一種隱士類型的生活。他的這種行為要是被“詩仙”李白看見了,一定會被李白罵作傻子的。因為小李的人生格言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但楊智積偏偏要在貴族圈子裡過著平淡如水,沒有一點油腥的生活。

楊智積不但對物慾沒有過多的追求,還對皇權充滿了恐懼和擔心,生怕皇族內的政治鬥爭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別人勸他置辦點產業,增加些個人資產,但他卻引用平原君暴曬發黴財物的故事,說道:“平原君晾曬發黴財物那是為財物多而發愁,我幸虧沒有什麼財物值得去煩惱,還經營產業幹什麼呢?”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們“坑爹”,給家族帶來災禍,楊智積只讓兒子們學習《論語》和《孝經》,平時也不讓他們結交很多的朋友。目的就是不讓兒子們有過高的才能,不讓他們接觸太多的人,以免招來災禍。楊智積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因噎廢食 ,現在的父母估計很難會贊同他的做法。現在的父母巴不得孩子能多學幾門功課,多交些朋友,以便掌握更多的技能,從而在社會上立足。可是,人家楊智積也有自己的苦衷。畢竟政治鬥爭是冷酷血腥,六親不認的。孩子的發展是被毀了,以後在社會上可能表現的窩囊點,但起碼他們的生命安全有了比較大的保障,給家裡帶來政治災難的概率也會小很多。

可見,皇族家裡的孩子也不一定生活幸福快樂。

楊玄感叛亂攻打東都洛陽,結果打了幾個月也沒有打下來。於是,他放棄了洛陽,又準備向西進攻隋朝首都長安。為了阻止楊玄感向長安進軍,給鎮壓叛亂的官軍爭取時間,時任弘農太守的楊智積想了一條妙計。

一天,正在快速向長安進軍的楊玄感半路上被一些突然冒出來的老百姓攔住了。這些老百姓向楊玄感提供了一個重要情報:弘農城防守空虛,城裡還有大批糧食物資,只要去攻打就可以打下來。楊玄感一聽還有這麼好捏的軟柿子,十分高興。他決定摟草打兔子——捎帶著,先去把弘農打下來再說,長安嘛?不著急打。畢竟軍隊這麼多人是要吃飯和找個地方住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軍事據點自然再好不過。不過,有一個人卻著急了。這個人就是成語“牛角掛書”的主角——李密,現在是楊玄感的高級參謀。他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把長安攻打下來,在關中站穩腳跟,否則弘農城一旦攻打不下來,政府軍追上來,大家就全部完蛋了。但楊玄感沒有聽從李密的建議,執意要去攻打弘農城。可是,楊玄感沒有想到,這是楊智積

給他下的一個圈套。

楊玄感帶領部隊來到弘農城下,楊智積已經站在城頭等候多時了。還沒等楊玄感開口,楊智積劈頭蓋臉地就衝著楊玄感罵了起來,真是什麼難聽罵什麼,估計把楊玄感的祖宗都問候了一遍。楊玄感是個尊嚴感極強的人,哪裡受得了這等侮辱,他下令軍隊全力進攻弘農城。看到楊玄感向自己大舉進攻,楊智積開心地笑了。他知道,被憤怒衝昏頭腦的楊玄感已經落入了自己的圈套裡面。只要把楊玄感牽制在弘農,就能給政府軍爭取幾天時間。一旦鎮壓叛亂的政府軍追上來,楊玄感就將插翅難逃,他的失敗也會註定。

然而,此時的楊玄感已經被憤怒的情緒綁架,現在他的腦子裡只想著一件事——拿下弘農城,殺掉楊智積。但李密已經看穿了楊智積的陰謀,他苦口婆心地勸楊玄感放棄攻打弘農,趕緊向西進軍長安。可楊玄感一點也沒有聽進去,還是固執地要求全軍向弘農城發起衝鋒。幾次攻打都沒有效果之後,楊玄感索性讓人放火燒城門。看著城門下熊熊燃燒的烈火,楊智積沒有害怕,也沒有慌亂,他淡定地笑了笑,隨後也命人在城門內側放火,而且火勢比城門外面的還要大,整座城門變成了一道熊熊燃燒的火牆。可見,楊智積逆向思維能力確實很強,把對自己的不利條件變成了有利條件。

楊玄感這下子傻眼了, 別說人了,現在連只老鼠都鑽不過去。就這樣,楊玄感在弘農城下了三天的苦功,卻都被楊智積變成了無用功。

這時,一路追趕楊玄感的各路政府軍終於追了上來。沒把弘農城打下來,追兵又趕了上來,沒辦法,楊玄感只好帶領部隊倉皇向西逃竄,但他的滅亡已經註定。不久,楊玄感被征服軍團團包圍,落得個兵敗身死的悲慘下場。

可以說楊智積為平定楊玄感叛亂立下了大功,按理說,楊廣應該好好獎賞下自己的這位堂兄弟楊智積。但是,《隋書:蔡王楊智積》裡面卻沒有提到楊廣對楊智積的獎賞。按照楊智積的性格,估計他也會拒絕一切賞賜的,還會把功勞推給別人。

,因此病情不斷加重,不久就去世了。臨終前,他對身邊的親人感慨道:“現在我才敢說保全著腦袋入土為安了。”和楊素一樣,為了避免政治災禍,楊智積選擇了變相“自殺”,他在臨終前說的話不禁讓人唏噓感慨。

縱觀楊智積一生,他對於物質生活沒有過多的追求,也不祈求兒子們飛黃騰達,只想著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就像隱士一般,只不過他是一個皇族“隱士”。

- 臨終前,楊智積慶幸自己保全了聲譽和腦袋,得以善終。我突然覺得他的一生多少有些可憐。按照他的才能和身份,在歷史的舞臺上本來可以大有作為的,但他卻選擇了成為歷史長河中一名默默無聞的人。不過,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楊智積選擇過一種平淡無奇的生活,這也符合他內心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