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最容易犯哪些育兒錯誤?

豆燜飯

新手父母,可能面對一個弱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照顧,其實有一些大原則,可以幫著把把關。

1.孩子弱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有靈性,什麼都知道,父母跟隨自己的直覺去照顧孩子。

孩子雖然看上去弱小,不會說話,只能吃奶,但孩子的感覺性很強,適應性也比較強。所以,父母先放下一顆不知怎麼辦的心,跟隨自己的直覺。

2.容易按照書本或者親人的建議去帶孩子。

帶孩子不是千篇一律或者很刻板的工作。每個孩子的天性不同。儘量多接納自己的孩子,身高,體重啥的,也沒有必要攀比,無條件地去愛他。

3.會擔心母乳不夠,吃不飽。

每個媽媽都會有哺乳的本能,除了特殊情況外,媽媽的奶都是足夠寶寶吃的。尤其媽媽,要相信自己,不要讓別人的評價來影響你的判斷。

4.家人覺得孩子很重要,圍著孩子轉。

其實,寶寶是否照顧的好,最主要是看媽媽的情緒是否穩定,心情是否愉悅。所以,媽媽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家人們也要多關心體貼媽媽。



圖片來自網絡


媽媽心靈課

所有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會犯錯誤,只不過有的是大錯誤,有的是小錯誤;有的是總體性的錯誤,有的是具體的錯誤。對於新手父母容易犯哪些育兒錯誤的回答,肯定是各式各樣,超級爸爸在此想給大家提示三個容易忽略的“大”錯誤。

一是在孩子出生前,就設計好了育兒的方式。社會上的育兒理念真的很多,但要明白的是,並非所有育兒理念,都適合於所有孩子。家長在孩子還沒有出生前就“選擇”好自己的育兒理念和方法,這其實是不科學的。正確的做法是:先了解孩子的特質,再根據孩子的特質選擇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法,如此,才能收到最好的教養效果。所以,有專家說,與其先選擇自己的育兒方式,還不如還準備好自己的育兒心態。

二是為了孩子的安全,不允許孩子玩樂和探索。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似乎被父母過度保護起來了。父母為了孩子的安全,哪裡也不讓孩子去,做什麼都有父母陪著。父母做好孩子的監護和保護工作,當然是必要的,但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會限制孩子的發展。須知,玩樂和探索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方式。我們不允許孩子玩樂和探索,就是在阻止孩子嘗新新事物、學習新技能,這樣,我們只會收穫一個聽話但無能的孩子。


三是對孩子進行不現實的空洞威脅。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見家長說,如果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了;如果你再打人,爸爸就打斷你的手。很顯然,絕大部分父母都不可能真的將這種威脅付之實施,但是,許多家長還是對說這樣的話樂此不疲。家長這樣做,後患 無窮。起初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愛自己;慢慢的,他會覺得父母沒有本事,只會通過威脅讓他好好聽話;再後來,孩子會以父母為榜樣,學會通過威脅實現自己的目的,得到自己想好的東西。

育兒過程中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這不要緊,關鍵是父母要善於反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超級爸爸

活潑好動是寶寶的天性,遺憾的是有些家長不理解,看寶寶喜歡運動不但不因勢利導,反而口出怨言:“越大越不聽話,越來越頑皮……不許動,坐坐好。”寶寶整天一刻不停地活動是正常現象,並不是多動症,說明寶寶精力充沛、體力旺盛。寶寶的休息方式與成人不同,成人是以靜坐、散步、躺臥等作為休息;寶寶則是以一種活動代替另一種活動的交替運動來休息。有人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1名幼兒在草地上半小時的活動攝成錄像,然後請1名大學生運動員模仿孩子的摸打滾爬和攀登。大學生照著做了,結果還不到半小時,這位運動員就吃不消了,精疲力竭,而孩子仍精神飽滿。寶寶強烈的活動慾望,是他們在散發能量和新陳代謝的一種生理的自發需要。重視寶寶的營養,忽視運動和鍛鍊現在“小胖墩”越來越多了,有的家長認為寶寶不鍛鍊照樣會長大,甚至認為越有營養越健康,於是一味地給寶寶添加營養。由於運動少、營養過剩,造成脂肪堆積,寶寶因肥胖而行動不便,活動能力也日益減退,這樣對寶寶的健康和智力發展均十分不利。肥胖會使寶寶易疲勞,影響學習,還會為心血管等疾病留下隱患。除了科學平衡地攝入營養外,還必須根據寶寶的年齡和自身的特點,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堅持身體的鍛鍊。整天將寶寶關在家裡很少外出專家觀點:大自然是寶寶最佳的天然活動場所,每當寶寶在陽光中草地上盡情地奔跑玩耍時,都會充滿快樂和滿足。現代化的城市中,可供寶寶運動的自然條件本來就十分有限,如果家長還經常將寶寶關在家裡,就更減少了寶寶的外界活動機會,寶寶像“籠中鳥”,會逐漸失去活力和活動能力,慢慢地與同齡孩子拉開了距離,不僅在體力上有差距,智力、性格、人際交往等方面也會有差距。 怕寶寶受累吃苦,以抱代步家長對獨生子女往往很疼愛,寶寶長到1歲左右,剛學會了走路,家長總擔心寶寶還太小,走路時間長了會累,走得不好會跌倒。因此,即使寶寶已經會走路了,外出時家長還總是抱著,或是讓寶寶坐在推車裡。家長的好心可以理解,但卻不知,這樣的過分保護會影響寶寶正常的動作發展,使其越來越遲鈍,越來越嬌氣,對寶寶的生長髮育不利。 1歲左右正是寶寶鍛鍊走路的好機會,寶寶對走路也充滿著好奇和興趣。正確的做法是大膽地放開你的雙手,儘量少抱寶寶,相信你的寶寶,鼓勵寶寶多行走,為寶寶創造條件練習走路。怕寶寶運動不安全,限制寶寶話動家長認為寶寶太小,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很容易受傷,其實這是一種誤區。運動能力強的寶寶,體力好,反應敏銳,協調能力也好,寶寶在活動時,有一種本能的調整身體保護自己的能辦而不愛運動或平時少運動的寶寶,由於動作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性差,缺乏自我協調保護能力,反而更容易出事。事實上,在幼兒園出意外的,往往是平時不愛運動的寶寶,所以,積極的做法是在做好寶寶安全防範措施,對寶寶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鼓勵寶寶多運動以增強自身適應、協調和保護能力,而不是消極地限制寶寶的運動。怕寶寶著涼,給寶寶穿很多衣服家長生怕寶寶受涼生病,往往給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特別是外出時,以為這樣一來就保護好了寶寶,結果卻恰晗相反。冬天天氣冷,本來手腳就很難伸展,穿上了厚重衣服的寶寶更難活動,稍一動就會出汗,一受風就更容易著涼生病,而且這種消極的保護還會讓寶寶的適應能力下降,抵抗力沒有增強反而被削弱。 正確的做法是給寶寶穿寬鬆.棉質保暖的衣服,只要比成人多一件即可。外出活動時,應儘量讓多一點皮膚暴露在外面,以增強寶寶抵禦風寒的能力。給新手爸爸媽媽的六條建議在安靜的環境中,愉快地哺乳室內,電視機聲嘈雜,母親抱著寶寶一邊餵奶,一邊看電視。偶爾看看懷中的嬰兒是否吃飽了,是否嗆著。屋內飄著柔和的輕音樂,母親以愛撫、愉陝的情緒一邊餵奶,一邊輕聲和寶寶談話,吸引他吸吮較長的時間。同時,細心地查看他的反應,及時滿足他的需要。哺乳是母親與嬰兒感情交流的重要時機,母親充滿愛意、集中注意力地給嬰兒哺乳,嬰兒能更好地感受到成人的愛撫。嬰兒離開母體,從胎內溫暖、舒適的環境到胎外陌生的世界,他面臨的考驗很多:要靠自己呼吸,自己進食,而且外界的氣溫也不像母體內那麼穩定,嬰兒需要適應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大多數嬰兒出生時緊閉雙目,緊握拳頭,處於緊張、應激狀態。出生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哭。嬰兒太需要溫暖和安慰了,母親與嬰兒親密地身體接觸、對嬰兒柔和地細語、適時地變換著體態使嬰兒保持舒適,這些都會使嬰兒產生安全感,使他對這個世界產生最初的信任。 按照寶寶自身的生物節律來照料寶寶一出生,父母就想讓他過有規律的生活。常常是寶寶還在睡覺,就被父母喚醒喝水精力挺充沛,就被父母哄著去睡覺。寶寶常以哭聲表示反抗,父母也被他弄得筋疲力盡。寶寶從一出生,父母就細心地體察他的需要,觀察記錄下他的睡眠規律。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他想吸奶,就給他充足的奶汁。父母按照他的生物節律去照料他,寶寶常常處於舒適狀態。嬰兒在出生前,由於遺傳基因和胎內環境的不同,形成他們各自不同的特性。他們在情緒性、反應敏感性和適應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些特性的不同組合,也就形成了嬰兒個體獨有的氣質。這種先天形成的氣質,長大後有可能受到環境的某種程度的干預而有所改變。對於出生不久的嬰兒,如果父母採取適合他的方式去照料他,會有利於他情緒的安定。父母應該知道,按照嬰兒自己的生物節律去照顧,才是最適合的。不要計寶寶被動地接受照料 母親在房間裡聞到一股刺鼻的臊味,她走到寶寶身邊,一句話也不說就給他換乾淨的尿布。恰當的做法當母親聞到一股刺鼻的怪味,她走到寶寶的小床邊,對寶寶拍了拍手說:“乖乖,來讓媽媽檢查檢查尿布!是不是尿溼了?”她等了一會兒,才把寶寶抱起來。 媽媽在為寶寶做每一件事情前,都先告訴他,然後給寶寶一點時問對媽媽的話作出反應。每次媽媽把寶寶放回小床前,都告訴他媽媽將要做什麼。不少家長認為,嬰兒什麼也不懂,對他說話等於對牛彈琴,白費勁。其實,7個月大的胎兒,聽覺系統已經基本發育成熟。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了這一點:讓母親在懷孕期間經常聽某首曲子,嬰兒出生以後會顯示出對這首樂曲的偏愛。如果成人在照料嬰兒的過程中忽視對嬰兒說話、傳遞信息,嬰兒就會完全處於一種被動、受支配的狀態。倘若父母在照料嬰兒前與他說話,讓他有一個思想準備,嬰兒就會及早參與到照料活動中來,與父母配合。 而且,如果母親在照料嬰兒時,經常不斷地和嬰兒交談,使嬰兒經常接受語言的刺激,再加之與情景的結合,會有利於嬰兒語言的發展。容許寶寶自己“動手動腳” 8個月大的寶寶,父母怕他到處亂爬,磕傷或碰翻東西,就常把他抱在懷裡,或放在嬰兒車裡。吃飯時,母親把飯一勺一勺喂到寶寶嘴裡,不容許他碰碗和勺。8個月大的寶寶在桌前,他坐在舒適、安全的椅子上,可以自由地移動,在他面前擺著碗和勺。母親坐在他對面,讓他嘗試著自己吃飯。母親偶爾給他喂一勺。活動對嬰兒的身體和智能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隨著嬰兒的成長,他越來越顯示出主動性。嬰兒逐漸地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他們渴望做以前別人替他做的事。可是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寶寶“破壞”正常的生活規律,或為了避免他在活動中出現受傷、碰壞物品之類的意外,寧願把寶寶抱在手上,替他包辦一切。父母應當容許孩子自己做事、自己行動,孩子最初萌發的自動行為應該得到父母的鼓勵。


小葡萄137107782

作為新手媽媽在護理寶寶的過程中,難免因為缺乏經驗而走入誤區。比如給寶寶固定睡姿、睡覺時穿太多衣服、過早添加輔食等等。還是讓專家來為我們把把關,下面這些錯誤儘量避免吧。

固定寶寶的睡姿

新手爸媽可能會受傳統影響,讓寶寶及早把頭躺平,因此多給寶寶採取仰臥位,而且還用枕頭、棉被、靠墊等物幫他們固定睡姿,這是不科學的。新生兒的頭顱骨縫還未完全閉合,如果長時間固定睡姿,可能會引起頭顱變形。例如長期仰臥會使寶寶頭型扁平,長期側臥會使寶寶頭型歪偏,也影響寶寶頭型的美觀。固定睡姿還可能引起一起別的問題,比如仰臥睡姿容易引起寶寶嗆奶、吐奶,側臥睡姿則可能會壓住寶寶的耳輪,經受摺疊後引起耳輪變形。

對的做法:睡姿直接影響到新生兒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新手爸媽應該經常幫寶寶翻身,變換體位,更換睡眠姿勢。

喚醒寶寶把尿

小寶寶除了吃奶和排便之外,幾乎整天都在酣睡之中,3個月的寶寶每天大約睡18~20小時。睡眠對於寶寶來說不單是休息,更是促進身體發育的催化劑。據研究,兒童在熟睡時比清醒時生長速度要快3倍。這是因為,在寶寶入睡後,位於大腦底部的腦垂體能分泌較多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的作用就是促進骨骼、肌肉、結締組織及內臟增長。如果在夜間叫醒寶寶把尿,會讓寶寶持續睡眠斷裂,使得寶寶在夜間不能很快進入到深睡眠階段,而且深睡眠的時間縮短,影響了生長激素和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了寶寶的生長髮育。

對的做法:為了確保寶寶的睡眠不被尿溼打擾,建議選用能保證乾爽的紙尿褲。待寶寶稍大一些再給寶寶把尿。這樣不會影響睡眠有利於寶寶健康。

開著燈睡覺

寶寶的睡眠時間相對長,而長時間在燈光下睡覺,即使使用再柔和的光線,對眼睛的刺激也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持續不斷的光照,迫使眼睛和睫狀肌處於興奮狀態,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長此以往極易造成視網膜損害,從而影響寶寶視力的正常發育。 此外,寶寶在燈光下睡覺,往往會有躁動不安、情緒不寧,以致難於成眠的現象。這是由於光亮也會對人體產生壓力,使人體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中。在這種狀態下,睡眠時間就會相對縮短,睡眠深度也會變淺並且易於驚醒,睡眠質量不高,必然對寶寶的健康生長髮育產生不利影響。而且,開燈睡覺對寶寶的性格形成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很多人認為開燈睡覺才有安全感,其實不然,長期開燈會使寶寶養成偏於內向、膽小怕黑的性格。

對的做法: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在他們睡覺的時候,新手爸媽務必將燈關掉。如果需要哄睡,可以通過放點輕音樂,陪伴入睡等方法。

睡覺穿太多衣服

如果寶寶睡覺時穿太多衣服,而這些衣服又比較貼身,裹住了寶寶的身體,這不僅妨礙了寶寶全身肌肉的鬆弛,而且還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而且穿太多衣服還會影響汗液的排洩,出現散熱不暢,出現面紅耳赤的狀症,會引起體溫過高,不利於頭腦發育。嚴重的話,會誘發悶熱綜合徵。

對的做法:新手爸媽可以根據氣溫給寶寶準備一個睡袋,讓寶寶穿單件衣服睡在裡面,外面穿著睡袋,就不怕會著涼了,也不怕會踢被子,更不會因穿得太多,阻礙身體發育。

奶粉沖泡太濃

奶粉沖泡太濃首先會影響新生兒的消化。新生兒的腸胃還未發育完全,太濃的奶粉不易被吸收,甚至會增加寶寶患上消化道疾病的幾率。其次,過濃的奶粉還會影響寶寶的血液健康。血液中含有的血鈣、血鐵和血鈉受到過濃奶粉的影響,使血鈉含量升高,從而降低寶寶吸收鈣的能力,甚至影響的腎臟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過濃的奶粉還會讓寶寶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而保證寶寶充足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對的做法:衝調奶粉的濃度最好是根據奶粉的營養成分和寶寶發育的不同階段的消化吸收能力來調配。

過早添加輔食

有些新手爸媽們擔心寶寶的營養不夠,會在寶寶2~3個月的時候就添加一些輔食,比如米粥、蔬菜等,導致寶寶腹瀉或胃腸不舒服而減少喝奶量。寶寶的腸胃在6個月前尚未發育充分,體內澱粉酶的活性較低,過早添加輔食會無法消化而影響正常喝奶,反而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取導致營養不良,還可能會增加腹瀉的幾率。

對的做法:寶寶出生後3~4個月內,此時母乳或配方奶是寶寶唯一的食物。一般來說,輔食添加的開始時間可從4~6個月開始。


父母世界

新手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一定做過很多的準備工作,本以為信心滿滿的迎接小傢伙的到來。可真正操作起來,難免有時會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犯一些錯誤。

分享一些我帶娃的經驗和錯誤,認為對的你拿去,認為錯的你也拿去,批改後再還給我。

先從穿衣上來說,總怕孩子穿得少了,怕凍著。其實小孩子很有火力,穿多了,孩子熱了反而會很煩躁。不要試著孩子的手有點涼就覺得孩子冷,孩子的手熱乎乎的,手心裡黏黏的是熱的表現。



再說吃飯,我那時總是追著大寶餵飯,總覺得她不好好吃飯,吃不飽。孩子玩著吃著,反而對孩子消化不好。孩子沒有飢餓感就更不會好好吃飯。其實孩子餓著點沒關係,但要控制住孩子的零食。孩子吃的少就要注意多餐。


還有給孩子洗澡。那時給大寶洗澡之前就把臥室的空調打開,怕她洗完澡後冷。洗完澡穿的也不多進臥室後又玩一會。躺下後把空調關了,第二天就感冒了。所以,只保證洗澡間的溫度就好,洗完後就要好好穿好衣服,再少打開點洗澡間的門,讓溫度慢慢和外面一樣,同時讓孩子在洗澡間多待一會,可以吹吹頭髮,洗刷什麼的,然後再出來。

還有很多呢,關注我後再分享,哈哈😄。


宸悅爸爸

1、害怕寶寶哭鬧

亞特蘭大兒科護理專家詹妮弗·沃克表示,很多媽媽一聽到寶寶哭,就趕緊抱起來、餵奶。事實上,哭是嬰兒的天性,多數情況下,嬰兒哭泣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哭泣超過1個小時無法平復,甚至伴有發燒、皮疹、嘔吐、腹部腫脹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2、給一歲內的孩子用枕頭

寶寶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生署等權威組織都建議不要給1歲內的嬰兒睡枕頭,澳洲則建議孩子2歲前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都不要給他使用任何形式的枕頭。


3、給孩子過度使用消毒劑、溼巾、帶有抗菌成份的肥皂

經常用抑菌成份的肥皂給孩子洗衣服,不僅會殺死有害菌,益生菌同樣會被殺死,而益生菌是可以抑制真菌的,過度使用抑菌成份的東西,寶寶很容易患鵝口瘡。


4、一吐奶就豎直抱孩子

很多新手寶媽一看見寶寶大口吐奶就很慌張,急忙抱起來,但殊不知這個動作有可能讓寶寶嘴巴和呼吸道里的奶水倒流入肺,引起吸入性肺炎。正確做法是讓寶寶頭側向一邊讓奶水順嘴角流出來再抱起來。


5、認為給新生兒包裹緊不舒服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被包裹得越緊,會越覺得安全和舒服。


6、寶寶不喜歡吃輔食,加點鹽或味精

一開始不要在輔食當中添加任何的鹽、油或味精,只有在嬰兒能逐漸吃菜粥的時候,才可以放少量的鹽,並同時在菜粥裡放入少量燒熟的菜油(菜油的量從一開始的每天1~3克漸漸過渡到每天5克)。


7、寶寶吃輔食已經很好了,可以用輔食代替奶品了

1歲前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還是奶,而輔食只是營養的額外補充。添加輔食應以不影響日常吃奶量為宜。


8、寶寶不愛吃米粉,就將米粉混入奶中,用奶瓶餵養

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添加輔食不僅僅是為了補充營養,同時也是訓練寶寶學習新的進食方式,逐漸習慣用勺子吃輔食,由吸吮過渡到咀嚼的進食方式,為嬰兒在未來幾個月後學習說話打下一定的基礎。所以,不能一碰到困難就求助於奶瓶。


9、蒸餾水純度更高,用來給寶寶調配奶粉也更好

不要用蒸餾水、純水、無離子水等來調配奶粉,其實,開水很適合衝調嬰兒奶粉。


10、寶寶的食慾一直不好,吃開胃的藥或是其他嬰幼兒保健品

寶寶不愛吃飯有很多原因,比如腸胃功能不好、不良的膳食行為、挑食偏食比較嚴重等,導致機體營養素缺乏或不平衡,也可能是家庭膳食技能太差,使得寶寶對飯菜不感興趣。因此,面對寶寶的食慾問題,不能僅靠藥物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胃口不好一定要去看醫生,由醫生針對這些問題來提供解決方案。


赴美生子,100000+同胞的先見之選,合法合規,寶寶出生即擁有美國國籍,讓寶寶生而不同。
美國理工爸爸月子中心,美國公司直營品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一站式服務,讓您安心放心。
點右上角關注美國理工爸爸,瞭解美籍寶寶7大優勢。赴美生子,找理工爸爸。

美國理工爸爸

作為有部分育兒經驗的媽媽,給新手父母的忠告主要有兩個,一是堅定科學育兒,二是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

但就個人在育兒方面的心得,以及常見的誤區,簡單做一下總結。

1.過度緊張孩子。如怕孩子涼到穿不符合季節的衣服。在穿衣原則上,孩子的衣服可以和父母穿的數量相等,或多一件就合適。太多衣服會捂痱子,或孩子熱睡不安穩。

2.害怕孩子吃不飽而喚醒餵奶。新生兒睡眠時間超過16小時,有的媽媽可能因為寶寶長時間睡覺不哭鬧不吃奶而擔心,甚至有新手媽媽探嬰兒鼻息的笑話。孩子最初的本能就是吃,新生兒雖然沒有表達能力,但是他們很聰明並不會讓自己捱餓哦。所以當遇到寶寶不平時一樣睡的過久,不必太擔心。

3.新生兒在前三個月會經歷腸絞痛或攢肚現象。這兩方面的相關知識請新手爸媽務必瞭解。在此不做闡述,請新手爸媽自己查閱資料。以防當遇到這兩種情況而不知所措折騰寶寶。

4.正視孩子生長曲線,每個寶寶生長情況都有不同。絕大多數足月寶寶出生時都有50釐米,體重在6斤左右或以上,但長大後身體狀況卻不盡相同。請爸媽不要用別人的孩子比較自己的寶寶。

5.新生兒堅持母乳餵養。建議6個月後添加輔食。母乳期間不用額外添加水果汁類,但應該添加魚肝油。

6.寶寶大點後堅持帶寶寶到戶外,但不要讓別人親吻。原因是寶寶抵抗力弱,出門目的是讓曬太陽接受紫外線照射,成年人有不可知的攜帶細菌的可能。謹慎起見,提出以上建議。

最後是對新手父母的建議,每個家長對帶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因為孩子是獨立個體都不相同。

最好的育兒相關知識,在前人總結的文字裡,比起到處求教,不如多看育兒書籍,關注權威育兒專家,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總結之後養育更好。


心愛與教養

做為新手媽媽,有很多事在當時看來是對的,但是事後才明白自己原來犯了錯坑了寶寶,以下是個人的幾點經驗。

怕孩子餓,不停的給吃。寶寶不到六個月的時候忽然有幾天不願意吃母乳,那時候還沒開始加輔食,即擔心孩子餓又怕孩子缺營養,就逼著吃,孩子哭的哇哇的拒絕吃,只能在剛睡著時迷迷糊糊的趕緊給吃幾口,沒過幾天孩子就開始拉肚子,原來是有點積食了。不想吃說明孩子的脾胃已經受不了了,可我還在一個勁的喂,真是太坑娃了。


沐媽育兒記

新手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一定做過很多的準備,本以為信心滿滿的迎接寶寶的到來。可真正操作起來,難免有時會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犯一些錯誤。

第二天冷了加衣服,天熱了減衣服,可就這個是最不好界定的。大人和孩子的正常體溫是不一樣的,我總覺得孩子冷,給孩子加衣服,最後讓孩子上火好個吃藥才好。

第三寶寶的日常吃飯,六個月後加輔食了。到了一週後寶寶會走吃飯就那麼專心,總是邊吃邊玩,尤其寶寶能跑了以後更是追著喂。現在想想這是錯的,吃就吃不吃就不吃,給孩子養成壞毛病,大人也累。


小漁71386663

有了寶寶之後,你會發現就像闖關升級一樣,過了一關還有下一關,寶寶的吃喝,拉撒,衣,住,行,睡,玩,學,健康問題,樣樣都有學問,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

比如吃喝方面:衝奶粉衝得太濃,水的溫度過高,喝奶粉的量嚴重超過嬰兒的胃容量;4個月前就給寶寶加輔食,喂菜水果水,營養價值低,還佔據寶寶的胃容量,消化不良。6個月後添加輔食食物種類單一,只吃些饅頭,小米粥,白麵條,不注意補充高鐵食物,不注重蔬菜的攝取,造成孩子貧血,營養不良,喜歡吃水果就總是多吃水果,以後容易挑食不吃蔬菜;願意給孩子貼標籤,吃輔食時吃的不好的食物就覺得孩子不願意吃這個,以後就不給加這種食材,其實有可能只是寶寶還未習慣或當天狀態不好而已,和食物本身無關。輔食吃的過多,造成胃傷。8.9個月的寶寶還只吃泥糊狀食物,寶寶咀嚼能力不好。吃輔食後,奶量下降,影響生長髮育。

拉撒方面最常見的就是給孩子把屎把尿,容易造成脫肛,髖關節脫臼等等。尿不溼換得不勤,導致寶貝紅屁股。

穿衣方面穿的過多,總是覺得寶寶冷,其實寶寶火力很壯,和大人穿同等厚度甚至少一件的衣服正好。寶寶一熱容易起痱子生病。不要以手腳的溫度來判斷孩子是否冷熱,要摸後脖頸位置來感知溫度。

住的方面要注意新房,新傢俱的甲醛問題。

行方面其實小寶寶非常適合外出,多見見世面,見見五顏六色的多彩世界,對大腦發育非常好,不要總把寶寶關在家裡,要多帶出去走走,去不同的地方。

睡眠方面建議寶寶睡自己的小床,小床上不要放任何多餘的東西,1歲以前寶寶睡覺 不需要枕枕頭,夜間餵奶要特別注意媽媽不能睡著了。非常不建議奶睡,會讓寶寶非常的戀奶,會導致以後頻繁夜醒,不餓的時候也要含著奶才能睡,媽媽會非常痛苦,習慣一養成很難改掉,所以不要奶睡。

玩的方面孩子七八個月大就會爬,他會去探索這個世界,家裡什麼地方都要摸摸,翻箱倒櫃,不要制止,不要呵斥,不要打回孩子探索的手,只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讓他盡情探索就好。

學的方面很多家長不陪孩子玩和學,帶孩子的時候只要不鬧,自己看電視,讓孩子待著,其實要多陪孩子玩,多和孩子說話,給孩子看繪本也好,玩玩具也好,講故事,英語啟蒙,聽各種音樂,越小開始學,培養興趣,磨耳朵越好,錯過了這個時間就不再。

健康方面,孩子六個月以後生病的情況會增多,不要一有點小問題就吃藥輸液,看醫生可以化驗讓我們掌握瞭解病情的情況,小問題我們可以用自然療法,食療,推拿,艾灸,營養很多方式來解決,需要新手媽媽多學習,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孩子的免疫力。一生病就用藥或者輸液的寶寶免疫力會越來越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