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格格”是什麼意思?

璩璇閣主

格格是滿語的音譯詞,原來是對女子的尊稱,後被引用為皇家及官宦世家女兒的專稱。

在後金時期,大汗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比如努爾哈赤長女為“東果格格”,次女為“嫩哲格格”。

皇太極即位後,學習漢化,效仿明制,開始稱皇帝的女兒為“公主”。皇后嫡出的女兒為“固倫公主”,嬪妃庶出和皇后的養女為“和碩公主”。“格格”便成了王公貴族家小姐的稱謂。

(紫薇的原型就是和碩和嘉公主,乾隆嬪妃所生皇四女)


順治時期將“格格”分為五等:

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出女兒為郡主,庶出女則為郡君;

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出女為縣主,庶出女為縣君;

多羅貝勒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出女兒為郡君,庶出女兒為鄉君:

固山貝子之女:嫡出女兒封”固山格格”,庶出女兒無封號,稱“宗女”;

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出女兒為鄉君,庶出女兒無封號,稱“宗女”。

“公”以下之女,皆為宗女。隨著滿漢融合,格格成為了對宗女們的尊稱,特別是高級宗女。

晴兒原型:柔嘉格格,乃中宮皇后撫養的宗室女,出嫁時封為柔嘉和碩公主)


另外,在滿清“格格”有時也被用於稱謂尊貴的女性,康熙年間蘇麻喇姑就曾被稱為“蘇麻喇額涅格格”。

有時,無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王爺的低階妾室也被叫做格格。


史論縱橫

格格是一個滿語詞彙,即是滿語的“gege”。

滿語的“格格”,其最初的含義有兩個,其一是對姐姐的稱呼,其二是對女子的尊稱。

到入關之後,比較常用的方法即是第二種,對女子的尊稱。

舉個例子,《清文指要》裡這樣一段話,是講旗人之間結親時常用的對話:

“gege be tuwaha manggi, age be inu hūlame dosimbufi, ubai taitai sade tuwabuki, ishunde gemu gūnin de acaha sehede, jai gemgkileci, inu goidarakū kai。”

漢語直譯為:

“看過了gege之後,也把age叫來進看後,讓這裡的太太們看看,彼此合意了,再磕頭,不是也不遲嗎。”

這裡可以明顯的看出來,“gege”是對一般旗人女子特別是官宦人家女子的尊稱,而不是皇族所專用的。

至於為什麼有人會認為“格格均是皇家女”呢。這是因為清代宗女也一樣屬於“官宦人家女子”,“格格”自然也是她們的尊稱。不過這種尊稱,在正式場合都要有前綴的。比如說親王的嫡女,叫郡主,滿語叫“和碩格格”,郡王的嫡女,叫縣主,滿語叫“多羅格格”。到了晚清時,在口語上經常省略“和碩”、“多羅”等前綴,只用排行來稱呼,如“二格格”、“四格格”等等,但是在正式場合以及官方檔案上,則依然寫成是“和碩格格”。

所以總結一下。清代“格格”這個詞,原是對“姐姐”的稱呼,也用作對其他女子的尊稱。到了入關之後,對“姐姐”的稱呼這方面的功能逐漸減弱,而對其他女子的尊稱這部分功能逐漸增強。到清中葉之後,隨著滿語的式微,這個詞在民間用法上,開始有專門針對宗女特別是高級宗女的趨勢,所以要區分時間和具體情況來分析這個詞彙。


橘玄雅

“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是滿語,意為“小姐”。

《還珠格格》估計大家都看過,“格格”確實會出現在皇宮裡,但她不一定是皇帝女兒的稱呼。清朝前期,國君的女兒均稱為“格格”,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然而,“格格”有時也是對擁有著高貴地位女性的稱呼,如一些貴族之女,但未封號的,這種情況下屬於非正式稱號。這裡小新給大家科普一下:“郡主”是親王之女;“縣主”是郡王、貝勒、輔國公之女,這些有郡主、縣主資格的女性,如果沒有得到正式封號的,被稱為“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皇帝的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此後"格格"不再是皇帝女兒的稱呼,而是成為了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直到清末民初,“格格”的稱呼漸漸終止。

在清朝,有許多皇女直到去世,都未曾得到任何封號,這個是由於當時的制度並不嚴謹。在順治十七年制定皇女、宗女封號時,才出現了上面所訴的固倫公主及和碩公主。此時的格格包括了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五等,不在這五等的則稱為宗女。

因此當下清裝劇中的“格格”稱呼,是不完全準確的,還得看這個人物存在的具體年代和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