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格格”是什么意思?

璩璇阁主

格格是满语的音译词,原来是对女子的尊称,后被引用为皇家及官宦世家女儿的专称。

在后金时期,大汗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比如努尔哈赤长女为“东果格格”,次女为“嫩哲格格”。

皇太极即位后,学习汉化,效仿明制,开始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皇后嫡出的女儿为“固伦公主”,嫔妃庶出和皇后的养女为“和硕公主”。“格格”便成了王公贵族家小姐的称谓。

(紫薇的原型就是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嫔妃所生皇四女)


顺治时期将“格格”分为五等:

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出女儿为郡主,庶出女则为郡君;

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出女为县主,庶出女为县君;

多罗贝勒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出女儿为郡君,庶出女儿为乡君:

固山贝子之女:嫡出女儿封”固山格格”,庶出女儿无封号,称“宗女”;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出女儿为乡君,庶出女儿无封号,称“宗女”。

“公”以下之女,皆为宗女。随着满汉融合,格格成为了对宗女们的尊称,特别是高级宗女。

晴儿原型:柔嘉格格,乃中宫皇后抚养的宗室女,出嫁时封为柔嘉和硕公主)


另外,在满清“格格”有时也被用于称谓尊贵的女性,康熙年间苏麻喇姑就曾被称为“苏麻喇额涅格格”。

有时,无封号的贵族之女可称格格。;王爷的低阶妾室也被叫做格格。


史论纵横

格格是一个满语词汇,即是满语的“gege”。

满语的“格格”,其最初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对姐姐的称呼,其二是对女子的尊称。

到入关之后,比较常用的方法即是第二种,对女子的尊称。

举个例子,《清文指要》里这样一段话,是讲旗人之间结亲时常用的对话:

“gege be tuwaha manggi, age be inu hūlame dosimbufi, ubai taitai sade tuwabuki, ishunde gemu gūnin de acaha sehede, jai gemgkileci, inu goidarakū kai。”

汉语直译为:

“看过了gege之后,也把age叫来进看后,让这里的太太们看看,彼此合意了,再磕头,不是也不迟吗。”

这里可以明显的看出来,“gege”是对一般旗人女子特别是官宦人家女子的尊称,而不是皇族所专用的。

至于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格格均是皇家女”呢。这是因为清代宗女也一样属于“官宦人家女子”,“格格”自然也是她们的尊称。不过这种尊称,在正式场合都要有前缀的。比如说亲王的嫡女,叫郡主,满语叫“和硕格格”,郡王的嫡女,叫县主,满语叫“多罗格格”。到了晚清时,在口语上经常省略“和硕”、“多罗”等前缀,只用排行来称呼,如“二格格”、“四格格”等等,但是在正式场合以及官方档案上,则依然写成是“和硕格格”。

所以总结一下。清代“格格”这个词,原是对“姐姐”的称呼,也用作对其他女子的尊称。到了入关之后,对“姐姐”的称呼这方面的功能逐渐减弱,而对其他女子的尊称这部分功能逐渐增强。到清中叶之后,随着满语的式微,这个词在民间用法上,开始有专门针对宗女特别是高级宗女的趋势,所以要区分时间和具体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


橘玄雅

“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是满语,意为“小姐”。

《还珠格格》估计大家都看过,“格格”确实会出现在皇宫里,但她不一定是皇帝女儿的称呼。清朝前期,国君的女儿均称为“格格”,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然而,“格格”有时也是对拥有着高贵地位女性的称呼,如一些贵族之女,但未封号的,这种情况下属于非正式称号。这里小新给大家科普一下:“郡主”是亲王之女;“县主”是郡王、贝勒、辅国公之女,这些有郡主、县主资格的女性,如果没有得到正式封号的,被称为“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此后"格格"不再是皇帝女儿的称呼,而是成为了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直到清末民初,“格格”的称呼渐渐终止。

在清朝,有许多皇女直到去世,都未曾得到任何封号,这个是由于当时的制度并不严谨。在顺治十七年制定皇女、宗女封号时,才出现了上面所诉的固伦公主及和硕公主。此时的格格包括了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五等,不在这五等的则称为宗女。

因此当下清装剧中的“格格”称呼,是不完全准确的,还得看这个人物存在的具体年代和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