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忠武门神尉迟恭的忠武殿,位于山西朔州老城,现属免费游览参观。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庙门

尉迟敬德庙院内有忠武殿和昭神殿两个主殿和多个偏殿,文章末尾有尉迟恭金身像和壁雕像全景图片。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忠武殿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昭神殿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今山西朔州善阳人,出生平鲁下木角。唐朝名将,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封建帝国史中得赐忠武历朝五大名将之一(五大名将:尉迟恭585年-658年、郭子仪697年-781年、岳飞1103年-1142年、韩世忠1089年-1151年、常遇春1330年-1369年)。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恭像

尉迟恭,唐初名将,出身贫寒,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屡立战功。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恭像

尉迟恭初是隋末诸侯刘武周麾下大将,刘武周生性多疑,他不信任把守重镇的尉迟恭,不仅派监军暗中监视,而且利用尉迟恭对妻儿的思念,编造谎言,骗得尉迟恭为自己卖命。在于唐军的交锋中,尉迟恭遇到了仁爱为本的李世民,两人惺惺相惜。不料,两人的相见被监军派出的暗探偷窥。遂疑心尉迟恭谋反,妄图加害,被唐军所救。李世民义释尉迟恭,并赠与八百石粮食,让他回城赈济灾民。尉迟恭为李世民的仁政爱民所感,弃晋投唐。后投靠李世民。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恭金像

尉迟恭有三救驾,大战王世充,单骑枪刺单雄信,尉迟敬德一救驾;大战窦建德,护驾李世民领四骑探营。北败突厥,大战刘黑闼,破阵冲围,尉迟敬德二救驾;玄武门之变跃马喝叱李元吉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敬德三救驾。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后封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尉迟恭后受李世民猜忌,告老还乡。尉迟敬德晚年迷信仙丹,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挖池圹建楼台,用白色花纹的丝织物予以装饰,学着演奏清商乐曲自我娱乐,不跟外人交往,晚年闭门十六年之久,公元658年12月25日,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逝世后高宗李治罢朝三日,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李世民昭陵

相传尉迟敬德在自己快要去世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各个勇武,却都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尉迟敬德说的话只会反的听。尉迟敬德要他们往东,三个儿子就往西去;尉迟敬德要他们上山,他们一定会下海......眼看自己快不行了,三个儿子又不听自己的话,尉迟敬德很担心自己死后家道会衰落。就在临死前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后要埋在山里,用石头做棺木,一定要结结实实永远打不开!并且你们永远不要来看我!”他想,三个儿子一定会把他的话反过来做,一定会把他埋在河边,用木头做棺材,木板轻脆不结实,并且会经常来看他的坟地。他会把丰厚的遗产藏在一个绝不会有人发现的地方,在自己最内侧的衣服里留一张藏宝图。这样,等他的棺木腐朽掉,他后世的子孙就会发现他留下的宝藏,他的家族就会永远兴旺下去。在他死后,儿子们在给他办丧事的时候,二儿子主张反过来办,可是大儿子说:“二弟,父亲一辈子我们都是跟他反着干,现在想想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他老人家最后一个心愿我们就帮他了却了吧。”三儿子也说:“以前真是太不懂事,这一次就按照父亲的心愿办吧。”于是,三个儿子把尉迟敬德装进厚重严实的石头棺材里,埋在深山里,在周围种上树,隐藏好,就再也没有去看过。许多年后,再也没有人能找到尉迟敬德的墓地,也就没有人能找到那一份巨大的宝藏。

尉迟恭陵墓,位于如今的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封土为园丘形状,墓前立碑,墓道墓室已被发掘。后来出土的棺床陶俑陶器瓷器铜器颇为精美,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数其墓志盖,上写二十五字,都以“飞白书”而就:“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被誉为书法史上发现的稀世珍品。尉迟恭墓碑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石磨泐过半,只存下截,可辨者约五百字。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尉迟恭早年墓地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尉迟恭墓地

其尉迟家谱:

尉迟(读音yù chí)是以部落名命姓。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跋邽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

折叠父祖。

曾祖:尉迟本真,后魏中郎将、冠军将军、渔阳郡开国公,赠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谥号曰懋。

祖:尉迟孟都,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

父:尉迟伽,隋仪同,皇朝赠汾州刺史、幽州都督、幽、檀、妫、易、平、燕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常宁安公。中年早逝。

折叠妻

发妻:苏娬(589年—613年6月21日),京兆始平人。

后妻:姓氏不详,在尉迟恭之后去世。

折叠子孙

子:尉迟宝琳,袭爵鄂国公。官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卫尉少卿。

孙:尉迟循毓,潞王府仓曹参军。

孙:尉迟循寂,即(修寂)。

孙:尉迟循俨,即(修俨)。

孙女:尉迟氏,嫁秦琼子秦?道(墓志铭阙字)。

子:尉迟宝琪。

子:尉迟环,邛州刺史。

孙女:尉迟氏,河南郡君,嫁安州刺史杜鹏举。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宝林像

关于门神: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在说唐系列小说、评书中,尉迟恭乃黑煞星转世,为隋唐十八杰里的第十三杰,与秦琼并列,曾与秦琼三鞭换两锏,娶有黑、白两夫人。

在《薛丁山征西》中,尉迟恭为救薛仁贵,鞭打禁门,将钢鞭打断,想起师父“鞭在人在,鞭亡人亡”之言,撞柱自尽。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门神-尉迟恭、秦琼

其主要成就:

尉迟敬德画像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2]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尉迟恭。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尉迟恭亦位列其中。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忠武殿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恭金像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偏殿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一角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一角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一角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一角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一角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神像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恭像全景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尉迟恭像全景

忠武尉迟敬德庙-朔州

朔州--尉迟敬德庙-壁雕像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