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军阀中为什么桂系最厉害?

爱历史的雯雯

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我来说说我所了解的吧,不足,不正确之处,还请大家给我指正。


大家都知道,桂系是辛亥革命后,以广西为统治的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代表的集团,桂系是国民党内部的一支精兵悍将,而桂系的厉害离不开桂系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这三人可谓桂系的代表任务啊 ,为新桂系的诞生可谓鞠躬尽瘁,李宗仁是著名的抗日名将,也是国民党的陆军一级上将,桂系的首领人物,曾担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打出来台儿庄大捷的战役。白崇禧人称小诸葛,也是一位军事奇才,桂系的第三把手,曾担任国防部部长,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战爆发后,积极率领广西子弟兵到前线参加抗战。黄绍竑,桂系的第二号人物。

桂系如此的厉害除了以上三位代表人物的领导之外,还有就是广西兵能征善战,在国民党军中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饿如狼”,可见桂系的国民党军中最强的队伍,主要还是因为新桂系主要人物大都出身军校,受过相应的教育先进的军事影响,素质相对高一点,开办广西大学,招揽人才。新桂系将领多为同学,团结力量强于其他军阀。

最有就是 广西人民风彪悍,广西自古以来,以民风彪悍著称,长年居于山地间,士兵体能素质好,善于长途奔波,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桂系兵力最强势的时候达到了40余万,其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就是第七军了,该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广西人,战斗力顽强,在历次战役中,经常是团级军官带队冲锋,虽然装备相对差,但是意志力极其的顽强,不怕牺牲。在军阀中,出来蒋介石的中央军,存活时间最长的就是桂军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这里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聊聊你为什么觉得桂军是如此的厉害呢?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爱历史的雯雯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笔者自诩对抗战史较为了解,勉为其难的用抗战期间的几个大家熟知的战例表述桂系和其他派系如东北军,在战斗中各自的表现,尤其是抗战初期到武汉会战日军进攻期间各派系拼死抗战更有可比性,让我们用历史事实说话。

同一战场部分

一: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一场中日双方百万人规模的大血战,中方伤亡近三十万人,日军伤亡近五万人。整整打了三个月。

桂系:参战部队是48军三个师和第七军171师。共四个师番号,由于171师513旅旅长临阵脱逃(枪决)所部溃散,因而战前进行了互调混编,所以淞沪会战桂系虽然出现了五个师的番号,但参战总兵力实际是六个旅:分别为508.511.510.517.520.526旅,和513旅余部一个团外加172师选派的1000余人先遣队,总兵力三个师三万余人。桂系在淞沪会战参加的主要是大场反击战,三路大军中的一路进行反击,桂系五个旅加胡宗南的19师余部一个旅一线排开攻击前进,结果遭遇日军反击,只一天各部溃散。反击部队阵亡4000人,伤,失踪5000余人,仅三天三个半师全部垮掉,拉动整个大场防线崩溃。余部陆续撤出战场,大场阵地数日后失守。48军军长韦云淞因作战不力撤职查办。第七军的另外两个师170.172师参加了吴兴长兴阻击战较为成功,掩护淞沪参战部队撤离,伤亡近半后成撤离,阵亡旅长两名,师长一名。因此淞沪会战和吴兴阻击战桂系参战部队六个师近六万人,总共伤亡两万余人(桂军抗战述评第55页)。

东北军:参战部队是49军和后期掩护全军撤退的67军。49军105师是东北军最为精锐的部队,由张学良卫队扩编而来。奉命在钱江弄、江桥一线坚守阵地,遭到日军重火力猛攻,全师官兵奋勇杀敌,死战不退。626团团长顾忠全壮烈牺牲,该团一营伤亡过半。109师在纪王庙、马同桥一线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苦战,4个团长有3个相继殉国,营长伤亡了三分之二,战至最后全师为国捐躯。

淞沪会战末期日军在金山登陆,淞沪参战部队有被围歼的危险,此时67军驻防青浦奉命火速增援松江,并坚守三日掩护淞沪参战部队撤离。67军进驻松江无险可守,战至激烈吴克仁令川军26师余部先行撤退,67军独自面对日军第6.8.114三个主战师团的全力进攻,坚守三日,死战不退,从军长吴克仁到军参谋长,旅长,共阵亡少将以上将领五人,重伤师长一名,旅长一名,全军八个团长全部阵亡。全军两万余人完成任务后余部突围仅不到六分之一,战后国民政府不但不给补充,还把67军余部缩编成一个师。




二:台儿庄战役

桂系参战部队为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有三个核心战斗分别是淮河阻击战,临沂保卫战,藤县阻击战,均无桂系参加。桂系部队在津浦线南段一带坚守,防备、监视日军救援部队。日军向明光、池河镇一带进攻时,被桂系31军堵截进行了池河阻击战历时11天。但是随后日军从南京增调援军及重武器继续来犯,其主力被吸引到明光一带时,其第138师为免后路被切断放弃阵地撤退。

桂系31军在未通报协同作战的51军情况下让开了津浦路正面,并擅自放弃蚌埠和凤阳,导致东北军51军于学忠部奉命前出的一个加强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日军突袭大部阵亡。此时于学忠的51军由砀山已经南调至淮河沿岸,由于蚌埠已经不战而失,于学忠遂将派出临淮关协防桂系作战的114师调回归建,并仓促间沿淮河沿岸将51军一字排开,据守淮河北岸,此时51军独自面对的敌人是日军甲种师团中的王牌:第13师团,而让开正面的桂系主力避开与日军的正面接触,在李宗仁默许下陆续西撤进入山区,桂系第11集团军(欠第31军)其他部队布防于定远以西三十里铺至淮河南岸之间,向临淮、蚌埠之敌侧背威胁,由此惨烈的淮河阻击战打响。

淮河阻击战历时近20天,51军坚守阵地顽强抗敌,阵地数次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为了抵消日军的炮火优势,51军发起了数次反冲锋,双方投入近3000人的兵力展开了白刃战而绞杀在一起,终于挫败了日军北犯的势头,随着伤亡不断加剧形式岌岌可危。最后终于在西北军59军张自忠部增援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序幕战的胜利,此战51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四个旅长伤亡三人,8个团长伤亡七人。歼敌3000余人,自身伤亡7000余人。此战成为安徽抗战八年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淮河阻击战胜利之后。绕道侧后的桂系此时则接防51军阵地,留下来和13师团继续隔河对峙......51军未及休整匆匆北调继续参加台儿庄战斗,并在徐州会战末期奉命掩护60万大军撤退,全军被截为数段,完成任务后率部突围,收拢部队后统计全军仅剩一半。台儿庄战役共颁发11枚青天白日勋章,桂系将领无一授勋,连陆海空四等宝鼎勋章也没有,而51军军长于学忠因之前授勋过青天白日勋章,因淮河阻击战战功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同时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的东北军57军111师则奉命驰援临沂,配合坚守临沂的张自忠部以333旅一旅之兵发起正面反击,击退并追击坂本支队20公里,被包围后仍坚持奋战十五日,随着台儿庄战斗的胜利终使得日军撤退,取得临沂大捷。被第五战区誉为:壮我军之声誉,解临沂之围!

大别山敌后战场:

武汉会战以后廖磊率21集团军留守大别山,此时在台儿庄战役中同样遭受了严重损失的东北军51军也奉命到达大别山区,此后桂系在大别山的布防情况是:北线大别山麓面对华北日军的是于学忠的51军,大别山腹地是廖磊的21集团军,大别山南麓后来则是桂系16集团军,如此安排可以说桂系用心极深。

可以说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只维持了15个月,随着武汉会战的结束,日军随着伤亡增大和战线拉长不得不停下来修整,进攻态势得到遏制,由此八年全面抗战开始进入相(xiao)持(ji)阶段,桂系势力得以进入安徽,则由抗战较为积极的态度开始转为保存实力避而不战。由此桂系主力21集团军在此后近六年的时间里碌碌无为,一系列的豫湘桂溃败,桂南溃败,桂柳大溃败由此应运而生。

尤其是后来51军从大别山奉调到达山东敌后战场之后,发生的金寨惨案可见端倪,日军一个联队四千余人报复性扫荡追着整个21集团军三个军(包括第七军)打,21集团军避而不战,任由日军火烧立煌县(桂系在安徽临时省会),而173师更是在面对撤离的日军一字长蛇阵时,按兵不动不敢出击,眼看日军扬长而去,一时间引起国府政敌争相指责,面对桂系在大别山贪污腐化,作战不力,李宗仁白崇禧也只是撤换相关人员不了了之。40年以后桂系更是不打日军专打新四军,先后发生了142起针对新四军的作战,甚至新四军和韩德勤部黄桥决战之时,李品仙气势汹汹率桂系主力积极增援,结果刚出津浦线就碰上了日军,溃散而逃,新桂系抗战史略中记载用了一个词:“从此销声匿迹”。


十四年抗战,东北军作为国军是唯一不间断打满十四年全场的部队,不仅关内作战,而且坚持山东和江苏两个国军真正意义上的敌后战场五年之久,抗战足迹遍布山东,江苏,绥远,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53军作为西线主力参加了第二次远征军,强渡怒江攻克高黎贡山,血战腾冲攻克龙陵,打通中印交通线,和孙立人的新一军汇合,到达缅甸,越南,代表远征军接受日军投降。到抗战结束东北军共获青天白日勋章34枚,为地方派系最多,抗战中国军共阵亡高级将领206人,东北军阵亡高级将领24人,也为地方派系最多。抗战胜利后成建制的东北军由开始的二十六万人到仅剩53军余部的数千人老兵。


相反桂系区区三枚青天白日勋章,无一是战功获得。广西境内桂南溃败和桂柳大溃败一败涂地,昆仑关战役坐看第五军正面强攻还要侧翼分兵阻击,十几万桂系壁上观,桂平反击战坐看粤系军队顽强进攻,消极增援使得粤系部队功败垂成。因此得名“坐看友军牺牲不动如山”。在抗战史中还能看到大篇幅记载桂系在中后期破坏统一战线,勾结日军打新四军,中后期奉行保存实力的桂系,到白崇禧就任“华中剿总”的时候掌握的桂系部队仍有近30万。综上所述桂系何来地方派系最强?回归历史本来面目,鼓吹和盲目夸大必将遭到历史真相的批判!


寻木之旅

1920年,在第一次粤桂战争中败北的广东护国军(桂军)番号被取消,改称“粤桂第一路边防军”。不久,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原为陆荣廷“旧桂系”连长的李宗仁因作战勇猛被升为帮统。后来,“粤桂第一路边防军”司令黄业兴率部开拔广东,因李宗仁麾下大多是广西人,不愿随去,李便领他们以剿匪为名退入六万大山中。在此期间,李宗仁遇见了后来患难与共的白崇禧、黄绍竑,三人都曾在马晓军的部队里当过连长,却一直无缘相识。不久,广东军阀陈炯明答应了李宗仁的收编条件,李率部出山接受改编。李部千余人被陈编为“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李被委任为该路司令。

1922年,陈炯明叛变了孙中山,驻桂的粤军纷纷撤离广西。李宗仁率部驻扎玉林。此时,粤军撤回广东留下了巨大真空,久历战火的广西一片骚然,八桂无主,大小军头拥兵自重,各自称霸。

李宗仁在玉林五属以及所辖七县豪强、乡绅们的支持下,也将“粤桂边防军第三路” 改称为“广西自治军第二路”。他通电宣称就任该路军总司令。不久,黄绍竑率所部千余人加入该军,李加封黄为第二支队司令,驻军容县,从此,李宗仁实力大增,所部共有人枪三千余,是粤桂交界处实力不容小觑的一支武装力量。

李宗仁毕竟是接受过现代军事教育的青年军人,不同于陆荣廷、谭浩明、沈鸿英等只知抢夺地盘、拥兵自重的旧式军阀,他一面整军经武,严肃军纪,注意发现并训练中下级军官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很注意搞好和地方的关系,修明吏治。

李宗仁在其口述历史中说,新桂系士兵主要从河池、南丹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招募,这些地方的汉、苗、瑶、壮山民吃苦耐劳、敏捷勇敢、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且服从性好;基层军官大都由从军校毕业的年轻人担任,具现代军事思想与理念,训练有方, 能善待士卒,官兵相处也较为融洽。这便是李宗仁能削平群雄、统一广西、参与北伐,使勇悍善战的八桂子弟足迹远达山海关的坚实起点。

李宗仁和白崇禧、黄绍竑被称为“桂系三杰”。在他三人的严格整饬与亲密无间的合作下,新桂系脱胎换骨、化茧成蝶,成为西南地区最令人生畏的地方实力派。李宗仁性格宽容,气度恢廓,是当之无愧的桂系一号人物; 二号人物白崇禧足智多谋,治军有方,屡立战功,人送绰号“小诸葛”;黄绍竑长于行政,善于外交,是一位圆滑老练的政治家。新桂系军队在这三人的主持领导下,先后击败了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统一了广西。之后,又打败了假道广西攻伐广东的云南军阀唐继尧部2万大军,并击走了何健的数万侵桂湘军。新桂系军队军纪严明,能征善战,成为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

之后,桂系先后参与过北伐战争、蒋桂战争 (和其他地方实力派也多次交手)、抗日战争、三年内战,且能攻善守,胜多败少 ,逐渐名头响亮,被视为国民党地方军阀里最厉害、最具战斗力、也最富野心的军事集团。桂系之所以如此厉害,恐怕和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人的精诚合作、善于治军有很大关系。

桂系早在北伐过程中,兵力就迅速增加了10几倍。史载,桂系原有21个团,参加北伐的共8个团。北伐胜利后,李宗仁将这8个团迅速扩张到12个军,62个师。其次,桂系乘北伐之机占据了好几处战略要地。白崇禧的四个军盘踞华北,虎视中原,李宗仁镇守武汉,统辖湖南、湖北,黄绍竑留守广西老巢,以为根据地,南北连成一条线,成为对南京政府威胁极大的隐患。蒋桂屡次翻脸并大打出手,和桂系尾大不掉有莫大关系。桂系军队在八年抗战中表现不错,可称英勇顽强,战果辉煌。......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30万桂军残部在雷州半岛被四野全歼,曾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集团彻底覆灭。

【答题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桂系最厉害?我怎么不知道,这个最厉害是指的什么呢?战斗力?装备最厉害?还是什么?还是说清楚的好,因为装备最好的应该是奉系(东北军),当然东北军的战斗力就很差,与他们的好装备形成反比。(奉军山头林立,入关也多用客将)

如果题目指的是哪个军阀最能打,战斗力最强,我认为西北军很强,虽然西北军穷的叮当响(和东北军形成鲜明对比,东北军飞机舰艇都有,看看川军和西北军穷的)。西北军后来投奔老蒋,成为中央军旁系,这时候的西北军战斗力也可以。当然桂系战斗力也行,排个前三应该是可以的。

最弱的应该是贵州军阀的战斗力最弱(黔军),倒数后三名,我觉得应该是贵州军阀,川军,东北军,这3个垫底。贵州军阀穷,川军也穷,有人说川军有飞机吗?当然有,川军中刘湘的空军有两架飞机,一架还坏了不能飞...刘湘的海军是三艘小炮艇,沿江轮船要小心,浪翻军舰要赔钱。(不过川军是好的好得出奇,烂的一塌糊涂;基层分队火力是一个重要表征,川军好的每班2挺启拉利,烂的用毛瑟71/84)

桂系军阀的强大,不在于人数的多少和用钱买的装备,而在于其民风的剽悍和隐忍的耐力。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军,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都吃过桂军不少苦头。我军彭德怀老总对桂军的评价是: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形容其难打难缠。


李三万的三万里

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蒋介石的政令从来出不了江浙一带,除了蒋介石的中央军外,还有地方军阀如东北军、桂系、晋绥军、川军、滇军、湘军、粤军、黔军、西北军等等。要说桂系在这些地方军阀中最厉害,这句话既对也不对,得看什么时候。

1926—1928。这一阶段广西的军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除一部分留守广西外,其余部分参加北伐。李宗仁的第7军在北伐中的表现还是不错,北伐能够很快取胜有桂系的功劳。

1929—1936.这一阶段桂系和中央发生了两次战争,一次是1929年的蒋桂战争被蒋介石打败,李宗仁宣布下野。第二次是广东的陈济棠联合广西的李宗仁发动的“两广事变”,又被蒋介石弄下去了。另外就是和红军作战,湘江之战,桂军为了阻止红军进入广西,一旦红军进入广西就给了中央军进入广西的借口,所以此战桂军比较拼命。所以彭德怀才说:“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凶如狼”。

1937—1945.这一阶段就是抗日战争,桂系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表现实在是太差(这里估计要被喷了,但这就是史实)。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桂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湘桂会战,尽管桂军参加了这么多的大型会战,但其战绩嘛……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桂系首领李宗仁本来不想出兵,在白崇禧的一再催促下才派了廖磊的21集团军出桂抗日。桂军第一战参加的就是淞沪会战,参战的时候淞沪会战已进行两个月了。此战桂军作战还是非常积极的,白崇禧想表现一下桂军的实力,结果才几天,桂军几万人就伤亡过半,第48军因作战不力、军长韦云淞被撤职。经过此战之后,桂军开始保存实力。

徐州会战:这次会战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大捷,桂军并没有出多大的力,李宗仁利用自己第五战区司令的职务之便,调集其它部队参加一线的战斗,而自己的桂军则只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外围战斗,而且桂军的171师还丢失了阵地,接防的东北军51军还损失了1个营。藤县保卫战让川军两个师的残余部队5000人去和日军的甲种师团拼,这也是李让川军去当炮灰的证据。

武汉会战:这次会战中取得过“万家岭”大捷,但是是中央军薛伯陵指挥的,桂军虽然派了第48和第84两个军在江北参加,与大捷毫无关系。此战桂军被日军第6师团打败,第84军伤亡非常惨重。

桂南会战:此战在桂军的家里作战,按理说应该殊死抵抗才对,但是结果呢?防守广西的都是些战斗力低下的部队,但李宗仁和白崇禧又不原意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广西作战,最终日军只花了一天就攻破了桂军第46军防守的南宁城。其中第46军下辖新19师师长黄固独自扔下自己的部队逃了,导致该部的溃败。战后黄固只是被撤职而已,放在中央军早被枪毙了。这次会战中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此战桂军的170师和175师负责阻敌增援,可惜的是根本没有完成任务。反而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出力很大,特别是第5军。第5军在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消灭日军5000余人,战后第5军一直在后方休养,一直到1942年。桂南会战之后,白崇禧失去了指挥权,为了承担责任,白崇禧从一级上将降为了二级上将。

随枣会战:此战桂系投入了第84军的三个师,日军的目的是消灭汤恩伯的31集团军。作为战区司令的李宗仁得知日军的意图后将撤退的消息告诉了李品仙(桂系将领)而不告诉汤恩伯。早已得知消息的84军差点没有撤出来。

枣宜会战:参战的第84军掉头就跑,31军则回广西。桂军的21集团军则躲进大别山,与日军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协议。桂军才是消极抗日、积极与新四军闹摩擦。

豫湘桂战役:参加桂林保卫战的是桂军第31军和第46军。这次会战和桂南会战一样,又在自己的家里作战。桂林只坚守了三天就被日军攻破,第16集团军韦云淞跑得最快,日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柳州。战后,韦云淞仅撤职而已。

1945—1949.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由于大别山是桂军的地盘,桂军在抗战时在这里就根深蒂固。中原野战军进大别山之前是12万多人,出大别山之后变为56000人。1949年桂军与四野进行了“衡宝战役”,桂军声称取得了“青树坪”大捷。此战真是胡乱吹嘘,林彪本来就是以一个师为诱饵,没想到号称钢军的桂军第7军,连我军的一个师都没打赢。


历史军魂

日本人对于中国军队有一个排名:中央军>桂系>西北军>东北军>川军。但是,我的觉得桂系精锐,肯定不次于中央军嫡系,甚至比中央军嫡系更能打!

李宗仁和白崇禧作为新桂系的领导者,两人联手将桂系军阀的势力推到了顶峰。当时,也就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依靠装备优势,实力高于桂系军队。其他各路军阀的部队,都没有桂系战斗力强悍。



桂系军阀会打仗,能打仗,敢打仗,其作战能力在民国各路军阀中首屈一指的。而且,桂系治军严格,军队作战意志顽强。不管武器装备如何,桂军都是‘’如狼似虎‘。所以,国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 滇军 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


抗战时期,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就是李宗仁打的。毙死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东北军,几十万人,拥有中国最好的兵工厂和武器,飞机战舰都有。结果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要不是后来东北军表现不错,东北军的战斗力就应该排倒数第一。

刘伯承元帅曾说过:“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

粟裕也曾这样评价国民党部队:“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我党看来,桂系军的战斗力在国军中属于第一的位置。我党对于桂军很重视,衡宝战役中,我军十七八万人围攻三万多桂系军,外围还有二十多万人配合。最终,桂军还有两个团突围了。


后来,桂系的战斗力越来越弱,主要是蒋介石从中作梗。蒋介石将桂系调往全国各地抗日,并限制桂系补充兵员,只能就近补充一些“壮丁”。桂军慢慢被稀释,不再是原来的桂军。只有一直驻扎在广西的桂军,战斗力依然强悍。


桂系最厉害,除了军队战斗力强悍。还有一点,蒋介石三次下野,桂系都是反蒋的一派。蒋介石第三次下野以后,李宗仁更是在美国人的支持下,直接接替了蒋介石的位置,成为国民政府“代总统”。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桂系军阀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桂系利用军阀混战 ,政局动乱的形势 ,扩张实力 ,从一个军扩展为八个军 ,从两广、两湖打到平津 ,声势显赫 ,不可一世。桂系势力的膨胀 ,导致蒋、桂矛盾激化并爆发战争。经过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一连串的争战 ,桂系接连败北 ,实力损失殆尽 ,被迫退守广西老巢。然而 ,桂系不甘偏处广西这个边陲之地 ,他们继续坚持反蒋 ,伺机有朝一日打出去 ,重展其逐鹿中原的雄风。经过惨重失败后 ,桂系痛定思痛 ,吸取教训 ,决心效仿越王勾践“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一切从头做起。 一方面 ,联络广东陈济棠共同反蒋;另一方面 ,在广西整顿省政。

大战之后的广西残破不堪 ,满目疮痍。 因此 , 1931~ 1932年间 ,桂系全力整顿治安 ,肃清匪患 ,安定社会 ,“围剿”右江工农红军 ,巩固统治。1933年起开始筹划各种建设。 1934年 3月 ,桂系以广西党政军联席会议的名义颁布《广西建设纲领》。《广西建设纲领》 (以下简称《纲领》 )是桂系根据其“三自政策” (即“自卫”、“自治”、“自给”政策 )制订的。《纲领》称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乃中国革命唯一适当原则” ,“三自政策”是根据孙中山三民主义制订的 ,广西建设“当奉行总理遗教” ,以“三自政策”为“建设之总原则”。《纲领》提出“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纲领》共 27条 ,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军事建设四部分 ,简称“四大建设”。 政治建设方面 ,提出要整饬行政组织、健全政治基层组织、肃清贪官污吏、树立真正民主政治之基础等;经济建设方面 ,提出革新与振兴农业和工业、公营重要工商业、扶植中小工商业、开发矿产、发展交通、推行合作事业等措施;文化建设方面 ,主要是改良教育制度、奖励科学技术发明、推行国民基础教育等;军事建设方面是厉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三寓政策”。

王公度《广西建设纲领》主笔人

桂系虽然宣称“四大建设”是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建设 ,但首先强调的是军事建设。《广西建设纲领》指出 ,“为贯彻当前中国革命之中心任务 ,应以最大努力从事军事建设” ,以“充实自卫能力”。 因此 ,桂系的“四大建设”是以军事建设为轴心展开的。桂系首先强调军事建设 ,是出于反蒋的需要。 经过连年的战争 ,桂系损兵折将 ,元气大伤 ,偏处广西一隅 ,随时都有被蒋介石消灭的危险。抵御蒋介石的军事进攻 ,维持广西割据政权 ,成为桂系建设的首要任务。 因此他们提出“自卫”政策 ,全力以赴 ,首先抓军事 ,谋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军队。然而 ,广西是个贫穷的省份 ,战后经济凋敝 ,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 ,桂系深知要大量扩充军队是办不到的 ,此事颇使桂系首领们费心。经过一番谋划 ,桂系决定采用曾国藩办团练的办法 ,举办民团 ,并裁减正规军 ,只保留 15个团的常备军 ,将省下的军费移作办理民团的经费。这样 ,“寓兵于团”就成为 30年代桂系军事建设的主要内容 ,也是“四大建设”的第一大任务。

桂系在大办民团的同时 ,又抓紧进行军备建设。他们认为一旦发生战争 ,几十万民团改编成军队 ,需要大量武器装备。 为此 , 1932年后桂系通过香港先后向德、日、英、法等国购买大批山炮、轻重机枪、步枪、子弹、工兵器材、通讯器材等 ,仅步枪一项每年就购买 1万支。同时又在柳州等地建立轻重机枪厂、步枪厂、迫击炮厂、手榴弹厂等 ,自行生产枪弹。 这些兵工厂有的“其规划的精密 ,设备的新颖 ,实凌驾中央各厂之上”。

广西民团

为适应将来战争的需要 ,还组建空军 ,在柳州成立广西航空学校 ,向英、日等国购买飞机 ,聘请教官 ,选派飞行员去日本留学。 此外 ,每年征调大批民工 ,在省会南宁、全省交通枢纽柳州、北部通湘重镇桂林、桂江中游的平乐和黔桂交通要冲的宜山等地 ,大量构筑永久性的城防工事。桂系的军事建设 ,耗费巨大 ,为“四大建设”之首。 编练民团虽比正规军省钱 ,但其规模宏大 ,每年省政府开支团务费达 300多万元。广西航校每年则耗资 500万元。至于购买军械的花费 ,从来是秘而不宣。广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 3000万元 ,据桂系当局公布军费支出就占“全部预算百分之四十”,其实远不止这个数。桂系大力抓军事建设 ,尤其是不遗余力地编练民团 ,不仅仅是为了“自卫” ,而是为将来军事倒蒋做准备。民团平时不脱离生产 ,经过训练有了军事常识 ,能够维持地方治安。一旦战争爆发 ,一声令下即可编成军旅 ,开赴前线作战。这样 ,平时不用花很多钱养兵 ,而又保持有足够的后备兵源。桂系认为在广西无力维持大量常备军的情况下 ,实行“寓兵于团”是加强武装力量的一种适当方法。


绑架兔子的暴走族

做为一个军事问答达人,其实我还小,还不懂

,随便谈及!

论为什么在军阀混战的时候,桂系战力那么高累!

当然答非所问的我决定跑题!(咳咳咳)

正所谓有钱又炮又有人纵横天下又何妨啊! 而用这句话来称桂系也不为过啊!作为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一半都在广东,广西,(湖南来打酱油了)你们说屌不屌!



有钱了是不是,当然买枪了,有枪了,就招人吧!别以为当时桂系招人很松懈的,别忘了,他们可是被称为狼兵啊!

并且桂系将领也很强硬的正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一窝,我大将军都这么吊,更何况是兵呢?谁找事搞他丫的!(这不是骂人别举报)于是乎有大炮,有枪,有人,除了东北张学良,中央蒋公(这时候蒋公算军阀,大军阀!),估计也没谁了(四川当时在内战,如同一个小国家一样,我党还在最原始的状态。)就单单看抗战的除了四川,就桂系牛逼哄哄吊炸天!(国军也牛逼,但我们说的是军阀,至于我党就不乱写了!),第四战区杜聿明可是中国第一个装甲师的师长,虽然是中央,但可是桂系出钱的!

正儿八经在第四战区日本是吃了个大亏的!在我的印象中桂系是牛逼的,从一开始弱小到最好战略纵深达到三省,桂系在当时的中国也算是顶尖的!我没贬低哪一个地方军阀。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离家的燕儿

就军事而军事是不科学的,要从政治、经济、人口、民意、领导等各方面综合考量,才能了解全面的情况,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先来看,与新桂系同时代的其它一些地方军阀的情况。

首先分析一下张学良的东北军。张学良完整继承了其父张作霖奉系军阀的全部军力,并且做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在东北发展经济,开矿办厂,修建铁路。自办军工厂,甚至还购买了300多架飞机。强大的经济能力,使东北军的装备几乎是地方军阀最好的。可是九一八之后,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军经济基础完全丧失,军饷、粮食、弹药完全靠蒋之政府施舍,军队如丧家之犬,沦为人家炮灰,何来战力?


冯玉祥的西北军,一直处于西北,中原,直隶地区,长年军阀混战,自然灾害加兵祸匪患,民不聊生,经济来源几近枯竭。装备无法更新,军粮都靠四处抢掠,加之部队来源复杂,多是有奶便是娘的人物,而冯玉祥本身就是有名的“倒戈将军”,有下自是这种人遍是,如石友三,韩复渠之流,军队也无信仰,一打仗就知保存势力,祸害百姓行,战力就无从可言了。

阎锡山的晋绥军,地处内地,阎老西虽秉承了山西小商人,土地主的本性,积累了不少财富,让山西也确实很富足。但老西只图偏安一偶,中原大战时彰显了一下野心,可被中央军一战击败后,就再无决心,只敢躲在山西当土财主。军队忠诚度到是很高,阎老西几次下野,都没失去对晋绥军的掌控,保卫山西老家,还有点战力,出境作战就无战力可言了。



四川,贵州,云南的地方军阀,由于地方经济过于落后,装备差到极点,连军鞋都多以草鞋为主,子弹只有几发,就谈不上战力了。可就这样的军队,特别是川军,在抗战中爆发出的牺牲精神,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说李宗仁之桂军。李宗仁统一广西后,一系列的新政,让广西这样个贫困的省份,很快稳定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得到广西人民的拥戴。为保住广西的局面,每每面对想入主广西的外来势力,桂军都会爆发出极强战力,让蒋的中央军都会发怵。红军长征时也刻意回避了经过广西。

桂军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有较强的政治野心,无论是蒋桂战争,还是中原大战,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几乎一直是蒋介石的最大政敌。合的时候,可以从中央要到装备,分的时候可以拿到各种蒋的政敌和外援的资助。同时,白崇禧的军事才能,在民国时期军界,还是可圈可点的。


净月暖阳

各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最主要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配合默契。

两个人一文一武各有千秋,李宗仁强于政务管理,地方管理等等,在广西的时候兴修水利,开办学校,将广西全境治理成了模范省。

白崇禧擅长军事战略筹划,曾经做到了国军总参谋长的高级军职,做为国军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深入研究过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的论述,对我军的围点打援等等战术十分熟悉。



最早四野南下的时候林总就和罗荣桓政委讨论过如何和白崇禧领导下的桂军作战。

桂军的将领大部分都是从士兵中选取作战勇敢的士兵,然后在送到军校去深造学习,这样出来的军官既能服众,又懂战术,所以桂军的战斗力很强,白崇禧做总参谋长的时候给桂军划拨了大量的美式装备,桂军的战斗力非常强。
但是当时遇到的是林总麾下的四野,也是四野兵锋风头最盛的时候,而且当时做为先锋南下的是四野突击能力最强的钟伟将军的十纵,从湖南衡阳快速突破桂军几条防线,将桂军精心组织的的防线冲乱了,林总当时也迅速改变战术围绕钟伟将军的部队打,比预期时期要快的收复了广西,直到镇南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