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后因政治两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自古以来蜀中人杰地灵,前后出了不少人才,李白、苏轼自然不必多说,就单是蜀中四大才女(薛涛、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那也是诗文惊天下,美名传四方。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的黄娥。

一代才女,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后因政治两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她与前三个才女想比,虽没有薛涛在文人和高官中那样的游刃有余,也没有卓文君那种与人私奔的惊世骇俗,更没有花蕊夫人的惊艳贵妇状,但她与丈夫遥望相守30年的牛郎织女生活,却多多少少给她平实的形象瞬间升华,甚至高大。

黄娥自幼天资聪慧,是京都有名的才女,在出身官家的母亲的调教下,少女时代就能够填词作曲,更是练得一手好琴。如此这般优秀,前来求婚的显贵子弟自是络绎不绝,然而12岁的她却心气颇高,唯独钟情于黄家之世交子弟杨慎,还声称非他不嫁。

那时的杨慎刚独占鳌头中了状元,可惜却早已名草有主,结过婚了,然而意志坚强的黄娥硬是熬了十年,直到杨慎的原配夫人去世,她才如愿以偿嫁给了大她十岁的杨慎。

一代才女,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后因政治两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其实,作为世交子弟,杨慎也早已对黄娥暗恋多时。

当年鉴于朝政腐败,黄娥的父亲便辞官携家眷回了遂宁老家,在老家的黄娥感怀京城旧事,遂弹唱了自己的一首散曲《玉堂客》以寄情旧友。不曾想,这首词却在京城流传了开来,而且还传到了一个以后对她生活影响很大的文艺青年耳朵里,这个人就是她后来的丈夫杨慎。

杨慎,明朝首辅杨廷和的大儿子,11岁就能做诗,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另两个是解缙、徐文长),明武宗朱厚照一朝的殿试第一名,心高气傲的黄娥等他十年,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一代才女,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后因政治两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这门当户对的美满婚姻,自然是羡煞旁人。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们才过了六年琴瑟和鸣的美满日子,就因为政治上的大变故(朱厚照一死,杨慎的首辅父亲杨廷和就因为“皇考”事件和继任的嘉靖皇帝闹翻了,被迫卸甲归田,杨慎也被牵连,先入狱后被流放云南),夫妻从此两地分隔,杨慎在云南,黄娥在丈夫的老家,二人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黄娥因为思夫心切,还曾写下流传至今的感人肺腑的《寄外》诗:“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朝花柳妄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日归日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对于这首诗,就连大名鼎鼎的徐文长也是赞不绝口,说其“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俨然成了黄娥的一小粉丝。还有风流才子钱谦益也同样赞誉有加。

一代才女,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后因政治两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黄娥和丈夫分别时才26岁,一别30年,乃至于丈夫在云南因考虑以子代役,曾纳妾生子,一度风流,也没能改变黄娥的一片痴心,在另外一首《寄外》诗中表白了自己深切的杜鹃啼血的心绪:“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春山不杜鹃。”可谓是生死相随。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