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住行,玩轉揭陽

吃住行,玩轉揭陽

揭陽學宮

(一)

每到一座城市,只有當你零距離地接近它的煙火氣,你才能更清晰地聆聽這座城市的聲音,感受它的氣息,讀懂它最本真的味道。

走進宋代揭陽學宮,走進這廣東現存同類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孔廟,過了照壁、欞星門、泮池、大成門,石板、石柱渾然天成著一種氣息。有小姑娘在大成殿前的桂花樹下一邊拾掇落花,一邊誦著“學而時習之”的句子。

走進城隍廟,煙香繚繞,梵鈴聲聲清脆地融入風中,似是佛語;不斷有人進來,喃喃的祈福聲和著木魚敲打的聲音,向四周發散。

走進重建的揭陽樓廣場,看著巨大的泰山石和城樓前放置的號稱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銅方鼎,為這裡的大氣而驚歎。是的,這裡自有它壯美的資本。追溯前塵,古城揭陽地處揭嶺之陽,建制二千二百多年,其境內榕江流域地區曾是古粵東、閩南的區域中心和潮汕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文化沉積可謂深厚。揭陽樓,借揭陽輝煌的經歷,借韓愈創建的史事,借梅堯臣如椽大筆的勾勒,早已名載青史了。一眾小孩在護城橋上滑滑板,鬧騰著,三三兩兩的市民在散步,有家長帶著小孩在讀著地面的圖案和文字。

這些帶著煙火氣的圖景絲毫不妨礙這座有“海濱鄒魯”美譽古城的深刻,文化的傳承在毫不起眼的生活中生生不息。

徜徉在德安裡,保留下來的古村寨的建築和生活痕跡,都透出濃厚的氏族觀念,透出濃郁的書卷氣和藝術氣息,慢慢感受這裡延續著的重視文化教育的精神,感受書畫藝術在這片熱土上的源遠流長。在榕城區淡浦文化站,桌上擺放的筆墨令我也有畫上幾筆的衝動;隨便進來的一個淡浦人,信手就在鋪就的宣紙上揮就一幅作品來;鑼鼓、揚琴、笛、二胡聲起就開唱的潮劇;彈奏古箏的漢子,右手主音,左手掌韻,左右配合,音韻並茂,令人彷彿想跟隨這唐宋遺響一起穿越。

家家戶戶沖泡工夫茶,杯盞觸碰聲調的鏗鏘,長斟短酌姿態的美妙,茶香和著榕江人特別優美悅耳的潮汕腔,可以深入到我的靈魂對話……無論走在哪裡,他們都一定會攜帶自己的語言和茶具前行,並將語言和傳統的習俗傳給下一代。這是他們對家庭以及家族的另一種解讀,構成這裡特有的一種音頻。

從城隍廟走到對面的雙峰寺。穿巷過街,老榕樹下,有幾個肉菜攤檔,從各地來採風的作家們圍著問價。菜市場是最接近當地人生活的地方,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都展現著一方水土和在這裡生活的人的性格。檔主不厭其煩的一一報價,笑臉相送。雙峰寺對門的士多店,老闆娘熱情地請大家試吃,扛凳子讓大家坐。他們和主辦這次筆會的淡浦人一樣的古道熱腸。

老城區榕城的古樹在冬日暖陽裡依然鬱鬱蔥蔥。

榕江水面開闊,分南北二河穿城而過,連接內外護城河、上百個水鄉和一百多條橋樑。“桃花浪暖禹門高,平地雷聲驚怒濤。願借天家虹萬丈,垂鉤直下釣金鰲。”相傳呂洞賓成仙后也食人間煙火,曾在城西盪舟垂釣,並題詩於釣鰲橋邊。原來仙人早就為榕城塗上了豪爽灑脫的底色。

(二)

吃住行,玩轉揭陽

傍晚,我們在德安裡舊時方大人接待朝廷官員的官廳吃飯,這個安排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讚許。對於這些作家們而言,走南闖北,熱火朝天、喧鬧無比的餐館酒店吃得多了,大家都深知,最地道最原汁原味的美食,往往藏匿於村寨的廚房中。

高大寬敞的古官廳,幾米挑高的山脊型的屋頂,氣勢體現在滾圓的橫樑木的縱橫搭建上。前頭搭了戲臺,有眾多裝道具的木箱子擺放一邊。臺下,臨時擺著幾張圓桌,昏黃的燈光下,眾人安坐歇息。主人沏上了工夫茶,小青橄欖端上來,咀嚼間清香滲發出來。門口旁的廚房,火苗竄得老高,幾個村民忙前忙後,炒菜蒸魚炸芋頭的香味飄了出來,氤氳的水汽、煙霧也飄逸了出來。

在最地道的環境裡,我們品嚐了色澤金黃、外焦內嫩的普寧豆乾,鮮香四溢的蠔烙,受歡迎的還有牛肉火鍋、滷鵝、蒸魚、韭菜粿、湯圓。村寨的廚房出品,也是清而不淡,鮮而不腥的地道。雖是自家菜,也很講究調味,每菜必配相應醬料佐食,他們自制的沙茶醬是我的摯愛。

凡沿海地區都盛產蠔,而將蠔做成美味小吃——“蠔烙”的,卻只有潮汕了。我用筷子輕輕一夾就有驚喜:薄薄的番薯粉摻和雞蛋煎成的餅中,藏著的全是肥美的蠔、咧著口笑的海螺、彎彎的海蝦小魷魚,獨特的外酥內軟、濃香嫩滑只有此處有。這一大盤中,也蘊含了揭陽人獨有的人文情懷。五味同燴,四海相聚,幾人坐定,便可品聊閒事,大快朵頤。這是人與食材,人與人之間,最真摯愜意的交談。

臨走時,主人還讓我們帶上了揭陽的花生糕、芝麻糕,他們教我,本地土話叫“花生芝麻冇方”。學了好久問了幾人,才明白“冇方”是非常鬆脆的意思。

正如萬家牛肉火鍋沸騰的喧響,是這裡的靈魂之聲一樣,如果一個城市沒有熱鬧鮮活的市井,活色生香的小吃,就像缺少了什麼似的。

(三)

又一個傍晚,本想到進賢門城樓,陰差陽錯,朋友的車子七拐八彎地拐到了打銅街。停穩車,朋友下車問路。

橋邊的老榕樹站在夕陽下,益顯蒼勁迷人。不知為何,我莫名地喜歡上了這裡的靜謐和從容。

細細地打量起這裡的老街。縱橫交錯的街巷裡,兩三層高的騎樓綿延不斷。外牆早已斑駁不堪,寫滿歷史的痕跡,沿街混亂的電線和破落掉漆的木質門窗露出拙樸古舊的質感。隱藏在巷子深處低矮騎樓的幾家老店,歪歪地掛著“粿條”、“油餅”“縫補”、“修表”、“五金”的招牌,很多的木凳椅堆放在店門。過往的車輛行人不多,斑駁的光影投在牆上、路上、門口的招牌上,懶洋洋的,暖洋洋的。

一對老夫妻經營的一家小店,一塊錢一個的油餅,外酥裡嫩的,有著我老家老街的味道;一碗簡單的粿條(就像湛江的湯粉),每天接待三三兩兩的顧客,偶爾和食客拉拉家常,這也是另一種淡然的生活。“縫補”和“修表”店裡老人家的專注令人動容。夕陽西下,小店木門準備插上了。可以想象得出這樣的一幅畫面:在每個蟬鳴的夏天,老風扇“咿咿呀呀”地轉動,手藝人穿針引線,縫縫補補,時光在針腳處慢慢悠悠地流逝。我想,對於他們,這已不單單是一項餬口的手藝,更多的是一種感情的深植和留戀。

感謝這裡,保留著這座城市的過往,等我來看。

坐上車,我搜尋了這裡的資料。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打銅街是名噪一時的商業街,五金行業的聚集地。隨著大部分人的搬遷,現在繁華不在,只剩下一部分商鋪繼續留守在這裡。留下來的,多是年過半百的老人。聽說,每年打銅街最熱鬧的時候,要數正月行頭橋的時候,這裡作為通往石獅橋的必經之路,迎來送往的。匆匆而過,總有人會想起停下腳步細細看看這條老街嗎?

高大的老式洋樓加上蜘蛛網一樣複雜的小路組成最無序的迷宮,車子輕易地拐了出去。其實這樣的迷宮並不會帶給你受困的滋味,每一個小店的老人家都會詳盡地給你指路。停好車,好好地看了進賢門。這座揭陽古邑的象徵,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古往今來,不知進出了多少賢能英豪。玻璃亭閣的靈動正好映襯了這裡的飛簷翹角、朱欄雕棟的厚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中慢行,每個不期而遇的節點往往都有意外的驚喜。迎面,竟有一條“思賢路”,眾喜。思賢路步行街燈紅酒綠,展現了這座城市繁華的一面。

一路走過來,看到周圍的老街,周圍的古建築物,以舊修舊,保護和利用得非常的好。

一座城市沒有歷史,便顯得淺薄。有歷史,如何地挖掘,如何地保護古建築,保護文化遺產,是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偶爾一瞥,看到這裡的一座古祠堂橫樑上掛著的標語“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突然明白這裡的老街為何可以在繁華的面前不急不躁,沉沉穩穩,依然故我,自有底氣。

(四)

吃住行,玩轉揭陽

夜幕低垂,也意味著夜市的開始。我們沿著榕城西湖的小街小巷,尋找這座城市煙火氣息的味道。一排排的小吃店走過,選擇了菜市場門口的一家炮臺粿條店坐了下來。

聽說,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的來歷。後來,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斷花樣翻新,相沿成習,人們就把所有面食都稱為“粿”。潮人在運用“粿”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長條的、尖頭的。可以是一種原料既是皮也入餡,如有一種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粘米飯入餡,清香可口。也可摻和瓜果蒸成“芋粿”、“馬蹄粿”等。

炒筍粿條、乒乓粿、老媽宮粽球、糖蔥,哪一個名字不是樸素直白,鄉土氣息撲鼻。這裡的小吃,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態,紮根於民間。其他的這幾天吃了不少,便嘗一下炮臺粿汁。端上來的,都是足料的紮實,味美價廉。一大碗的粿汁裡,粿條配有肚絲、雞胗、蝦、魷魚絲、小油條、香菇。我又想起了前兩天在街邊吃的宵夜,皮薄彈牙、超級美味的米漿腸粉,裡面也是摻和了很多蠔、蝦、魷魚絲、小油條。至今,舌尖還縈繞著青橄燉豬肺的清雅。

揭陽夜晚最接地氣的,總是在於那些街邊的小吃,汽車的喇叭聲、小攤販的叫賣聲、人群中交談說話的聲音、食物在鍋中滋滋作響聲……這些都交融在一起,合奏出這座城市最質樸的腔調。

一座城市真正的味道,總在各色煙火氣中流淌。所有的聲音、美食、氣息等,都記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揭陽顯得別具一格。

月光中有淡淡的香味飄來,哦,對了。那就是揭陽的味道……

作者簡:支賢

吃住行,玩轉揭陽

支賢,女。筆名知然。現居湛江市。碩士、高級職稱,省大中專院校教師職稱高評委。中國教育作協理事、湛江作協副秘書長、紅土詩社理事、中國教育報、湛江晚報專欄撰稿人。

1990年開始發表詩歌、散文、文學評論。詩文散見於《星星》《詩刊》《散文》《牧野》等,並有詩歌入選不同的詩集。著有詩集、寫作教材、主編文學作品集等9本。曾獲各級比賽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