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唐朝大诗人李白漫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西),见壮观炼铜场面,有感而发,写下《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为数不多的赞美炼铜工人的诗篇。

贵池县北面的铜陵,是一座真正意义上以铜得名、因铜兴市的城市。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千年采冶铜史 始于商周 盛于汉唐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铜陵作为一个城市,历史很短,而它的采冶铜历史则是悠久而漫长的,或者说从古至今,数千年都不曾中断,因而积累、蕴藏了丰富厚重的铜文化。

著名的凤凰山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是铜陵悠久铜文化的见证。

在汉代铜镜上,常常能看到“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新有嘉铜出丹阳”之类的铭文,而这丹阳铜,就是凤凰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遗址开采持续到到宋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矿业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

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铜陵市文物管理所先后数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了多处古代采矿井巷和一批采掘生产工具,并在遗址附近的药园山、虎形山、万迎山等相继发现了不少古代采掘遗址和大量古代炼渣堆积,其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代铜矿采冶铸基地,其时代跨度从春秋至西汉。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在去金牛洞的一路上,都能深深的感受到铜都文化,漫山都是采挖遗迹,那不是一两座山,而是成片地映入眼帘,令人目不辖接,比之其他壮丽河山,的确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已经看不见李白所描述的壮观冶炼场面,但通过遗址和现场的介绍,依然还是能够想象当年采冶铜矿的场景。遗址内立着十余块名家名人的石刻书法作品,字里行间透着对“中国古铜都”源远流长的铜文化的景仰和叹服。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百余铜雕 承载城市记忆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铜陵拥有厚重的铜文化,但如何将铜文化表现出来,转变成浓郁的铜气息,让当地百姓熟悉、认可,并引以为傲?城市雕塑是一个非常艺术的表现形式。

徜徉在铜陵的街道、公园,100多座铜雕作品随时冲击着你的眼睛。在“铜都大道”两侧,6幅巨大的铜浮雕带给你强烈的视觉震撼;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市政府广场上,刻有 “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16字“铜都精神”的长达数十米的大型铜制照壁气势磅礴,已经是当地标志性的城市景观;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在国际铜雕艺术园,数十件来自国内外铜雕大师的作品被集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

城市千面|铜陵 千年冶铜史至今未断的安徽小城

在天井湖景区的铜文化园,《龙腾》、《凤鸣》等铜雕作品大气而不失精美,厚重而不失灵动。

无处不在的铜雕作品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铜文化的气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居民。无论是在大酒店或者是小餐馆里,都可以看见墙上挂着精美的铜壁画或者铜饰品。即使是在最普通的百姓家中,也大都会摆上几件铜工艺品。铜文化其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

铜陵为中国冶铜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行走在铜陵的街道,仿佛仍可看见炉火照天的场景,仍能感受到铜器推动着数千年前的生产、生活乃至战争的演变,诞生了文化灿烂的青铜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