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一座被车跑出来的城镇——青同

灵寿一座被车跑出来的城镇——青同

灵寿一座被车跑出来的城镇——青同

概述

灵寿县青同镇距县城北8公里处。朔黄铁路,省道正南线,县道青塔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及交通比较发达。从建国后这里一直以乡——人民公社——乡建制。1996年合并护驾疃乡,被升格为青同镇,辖19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2.5万多人, 镇内常住人口5000余人,南青同村在册人口2000余人,每逢农历四、九集日流动人口可达到一万多人。

人们常说石家庄市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那么我们青同镇就是省道201线上的牛车,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部队拉练汽车,拉煤汽车跑出来的一座城镇。在70年代中期以前,这条路上很少能见到一辆轿车,偶尔才能见到一辆吉普车。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不一样了,道路比以前拓宽了将近一半,从70年代初期,由原来的砂石路变成了柏油路,路好走了,现在这条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有时还经常出现一些堵车现象。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发展比较快。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1953年开始县里的各政府机关单位陆续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这里也就逐渐红火起来。先后组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百货商场、土产门市、铁货门市、棉站、收购站、粮站、兽医站、公路站、煤场、国营饭店、良种场等机构。另外,南青同村还有车马店,后改为戏园子,缝纫组村办企业。青同乡里还有水泥厂、修配厂、车铺、打铁的、建材厂、石子厂等小企业分布在青同镇正南路的两边。现在镇里边设有国税、地税、工商、土地、派出所、县级医疗青同分院、县级青同农技中专、青同镇中学、中国农业银行等机构。青同镇早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现在镇内的大小街道都已基本全部硬化,环境卫生比以前有了较大改观,城镇化发展进程在逐步加快,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我十岁以前,来自韩洼、良同、下邵、护驾疃等村的很多村民们,在下雨天或农活少的时候,他们都会步行来到我村省道201线公路上看汽车,那个时候整条公路的西边还没有村民居住,只有公社的车铺、综合厂、国营饭店、青同中心卫生院、水泥厂。青同煤站在公路的东侧,也就是现在的集贸市场所在地。我经常到这里看拉煤的汽车卸煤和爬坡。这种事情讲出来可能有 很多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那个年代南青同人民公社真实的历史。在当时人们对挂有拖斗的“大汽车”还有“翻斗车”是非常喜爱的,人们一看见汽车就觉得稀罕。因为离公路远的其它村子里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辆汽车,在那个时候人们总是用这些汽车和生产队的马车比,弄不懂这些汽车的劲头为什么那么大呀?但生长在南青同村的孩子们是经常看到汽车的。不光就这些,我在那个时候有很多次看到过部队汽车身披防空衣后边拉着高射炮,浩浩荡荡地在省道201线上疾驰,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我们南青同村不闭塞,比周围其它村有很多优势。另外人们没事了到各门市上看看货架上各种商品,在当时各种商品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视觉享受,人们有时还能买上一些降价的商品,不出村就能够看到很多”稀罕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