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對中美貿易關係 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文/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 唐建偉

近期,中美兩國高層代表經歷多輪談判後,終於達成協議,中方承諾增加對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的進口來縮小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而美國則暫停此前“301調查”時提出的對中國1500億美元出口產品加徵25%關稅的計劃,同時雙方還同意鼓勵雙向投資等協議。

中美雙方暫停貿易戰,無論對中美兩國還是全球經濟,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中美貿易的未來,我們也不能就此而樂觀起來。貿易逆差只是中美貿易衝突的表層原因,是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由頭,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要全面扼制中國的崛起。未來中美之間貿易爭端演進仍然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短期的風平浪靜可能並不代表持續的一帆風順,我們對此還是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貿易戰暫停 有利於平息市場的擔憂情緒

中美雙方暫停貿易戰,無論對於中美兩國經濟還是全球經濟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首先,可以避免中國出口下降導致的經濟減速風險。2017年淨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轉正至9.1%,外需回暖是支撐2017年我國年度GDP增速回升的重要動力。而在3月中美貿易衝突剛剛爆發時,市場普遍擔心下半年我國出口增速會因此重新陷入負增長從而拖累國內經濟增長,使經濟增長重回下行通道。隨著貿易衝突的平息,這種擔心至少短期可能沒有太大必要,在全球經濟復甦持續的背景下,下半年中國出口仍有可能維持正增長態勢。

其次,可以平息金融市場的擔憂情緒。自中美兩國爆發貿易衝突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明顯波動,中國的股市和債市都陷入了低迷,投資者普遍擔心貿易戰會影響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的穩定,導致市場信心不足。中美貿易衝突暫時平息,至少消除了外部最大的一個不確定性。雖然近期中國境內的股票和債券市場表現仍然不佳,這主要是因為國內金融監管政策收緊的影響。而歐洲及美國股市已經收復了大部分前期的失地,英國和法國股市更是創出了新高,表明國際金融市場對中美貿易衝突的擔憂情緒已經明顯緩和。

再次,可以減輕國內的通脹壓力。此前,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時,中國也曾宣佈將對美國進口的部分農產品加徵25%的關稅作為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大豆、汽車和飛機等中國從美國進口金額最高的幾大類主要商品。當時市場普遍擔心,加徵關稅可能導致國內食品價格(特別是食用油及豬肉價格)可能出現快速上漲,貿易戰可能給國內本就開始抬頭的通脹預期再次火上澆油。而此次中美達成協議暫停貿易戰,同時中國將顯著增加對美國農產品與能源的進口,這不但可以消除此前因為貿易戰而推高通脹的擔憂,而且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國內的通脹壓力將會顯著減輕。

最後,可以降低全球經濟復甦夭折的風險。中美貿易衝突持續升級,不僅影響中國和美國經濟,也必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據此前世界貿易組織的分析,如果中美貿易衝突全面惡化,將導致今年全球GDP增速從2.9%下降到2.4%,這意味著2017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整體性復甦進程可能夭折。目前中美之間貿易摩擦緩和,其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衝擊的風險明顯下降。

貿易摩擦只是暫時緩和 未來仍有不確定性

未來中美之間貿易爭端演進仍然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短期的風平浪靜可能並不代表持續的一帆風順,我們對此還是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首先,中美之間目前僅就解決貿易問題達成了框架性協議,具體進口商品種類及金額還有待進一步的溝通與協商。未來中國要進口多少金額的美國商品?要將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逆差)收窄到什麼樣的水平?這些還只是未知數。此外,中國通過增加進口來減少貿易順差的實際效果怎麼樣?這也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進行觀察和驗證。如果屆時效果不佳,中美之間是不是可能再起波瀾,這些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其次,中國發展先進製造業、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不會因為中美貿易爭端而暫停。“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發展會直接改變中美之間貿易的比較優勢,可能衝擊美國相關優勢產業的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則可能威脅到美國在地緣政治方面的全球霸主地位。人民幣國際化及中國謀求原油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定價權的嘗試則可能直接影響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基於以上原因,中美之間的衝突不可能就此結束,很可能還會持續存在,甚至有可能擴展到貿易之外的匯率、金融、資本流動、地緣政治、外資等更廣泛的領域。

第三,此次貿易爭端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要全面扼制中國崛起,僅靠縮減對華貿易逆差規模並不足以實現美國這一目標。從當年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戰來看,持續時間很長,涉及領域眾多,美國打壓對手的手段多樣。因此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即便這次貿易糾紛得以平息,未來美國全力遏制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全面崛起的意圖不會改變。除了貿易領域,美國未來還可能通過匯率、金融、知識產權等各種手段來打壓中國,貿易戰仍會有反覆,對此我們要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

雖然中美貿易摩擦暫時平息,但此次事件提醒我們,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正在變得更加錯綜複雜,無疑會給國內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穩定帶來較大沖擊,同時也加大了國內宏觀政策的操作難度。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從戰略上重視外部環境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應對策略上,對所有可能的外部衝擊做好妥善應對預案的同時,要堅持以我為主,不自亂陣腳,埋頭苦幹,“做好自己的事”,確保我國經濟穩健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中國經濟軟硬兩方面的實力來坦然面對外部環境的風起雲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