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持久戰”

2月4日、5日,首屆北京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舉辦,論壇主題為“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來自政府部門、金融管理部門、金融行業協會、金融業、高校、企業等近50位國際國內代表出席了論壇,共話金融安全與科技創新,探討金融安全未來的發展,促進金融安全領域全球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金融穩定。與會業內人士認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要非常全面,堅決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持久戰”。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提出,當前在金融領域,金融風險構成的交叉性和複雜度日益提升,給金融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對金融風險防範的穿透性、精準性和實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世界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風險也在逐漸積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金融危機已過去十年,全球經濟經過了深度的調整,當前正在恢復性增長,穩中略有趨緩,同時金融風險的因素也在積累。

金融風險的問題在我國一直存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要非常全面,今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增加,應該把金融風險的問題估計得嚴重些,而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過程中,協調政策顯得尤為重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

李揚提出,協調政策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第一是去槓桿,在與其他政策的協調過程中要注意配合、分清輕重緩急。第二是發展資本市場,發展資本市場極為重要,要協調好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科創板的配合分工,共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第三是發展資管,資管是金融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還要協調資管監管和資管發展的關係。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認為,中國不應該對有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掉以輕心,即使這種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極小。

餘永定表示,在維持經濟的必要增長速度並防範金融危機時,不應忘記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具體來說,中國經濟應該逐步擺脫對房地產投資的過度依賴,把更多的資源投向研發創新產業、高端製造業等。經濟結構的調整還應該依靠科學家、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的創造精神,依靠市場力量,政府也應為結構調整提供必要的制度、法律法規、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表示,當前,互聯網金融監管面臨立法滯後、監管機制分工不明確、人員不足、手段欠缺等四方面挑戰。互聯網金融監管要加強立法,為監管提供管理依據,同時還要重視技術,為金融監管提供全面支撐。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認為,發展金融科技要認真落實監管政策。金融科技的發展要在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中找準定位,既不能超出自身風險管控能力過度創新,同時也要避免那些以創新為名頭開展的一些偽創新和亂創新。

“金融科技本身具有去中心化、分散化、小規模的特點,整體風險是可控的,我們不能通過想象誇大這個風險,從而影響金融科技的發展。”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對於金融科技的監管要避免觸發由於監管者憂慮所人為引發的風險,中國的金融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中國新經濟的發展,希望金融科技在監管部門的呵護、支持和科學監管下繼續發展壯大。

作者:XXX;來源:期貨日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