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皇陵屡屡被打开,而明朝皇陵却安然无恙?

自从孙殿英把心思放在了盗掘清陵上,盗墓就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这件充满了刺激和神秘的事情也一直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传奇故事。但在这么多年的盗墓中,有一个现象很有趣,那就是几乎没有人打明朝皇陵的主意,而清王朝的陵墓却屡屡遭到挖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清皇陵屡屡被打开,而明朝皇陵却安然无恙?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回答,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在清朝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署,终日不停的战事,外国人的大肆入侵使得百姓承担了极大的屈辱和压迫,生活步履维艰,民不聊生。所以百姓对清政府的怨气非常大,很多人将怨气撒在了清朝的陵墓上。但明朝不同,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在满人的种种劣行的衬托下,明朝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人们对明朝很是尊重。清朝越是不堪,越觉得之前的明朝好,因而清朝的墓多次被破坏,明朝的墓却能完整保留。

为什么清皇陵屡屡被打开,而明朝皇陵却安然无恙?

其次,清军在攻打李自成的时候,为了师出有名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血海深仇的名义。为了得到前朝遗民的支持,出台了专门保护明朝皇陵的政策来显示自己的仁厚。有了政策的保障,明朝皇陵也就多了一层屏障。而且在清朝建立初期,反清复明的浪潮很汹涌,自然也就很少有人会动明朝的皇陵。

为什么清皇陵屡屡被打开,而明朝皇陵却安然无恙?

第三,清朝是一个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满人都比较剽悍,自然在处事风格上也与明朝多不同。而清朝晚期,官员的贪污腐败和慈禧的挥霍无度更是引起了百姓的极大不满。如果说外患不足以让百姓对清政府彻底失望,那内部的腐败和铺张就是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来盗墓为的不只是钱财和珠宝,也和民情、民怨有关。一个朝代的兴衰对错很难一语概之,但是不变的无论什么时候想要长治久安都应该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