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防小人得志

所谓“君子”和“小人”,是一种道德区分而不是法律裁定,是一种舆论评价而不是最终结论

如何提防小人得志

走正道即为君子,违正道即为小人。这个世界上有君子就有小人,这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究竟是君子多还是小人多,很难定论。对一个人而言,身上既有君子的成分,也有小人的成分,百分之百的君子或者说百分之百的小人是不多见的。

究竟是君子因素主导还是小人因素主导,同社会环境、用人导向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社会风清气正,就会造就君子;如果风教凋敝,则会产生小人。“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翻开历史不难看出,君子得志和小人得势几乎旗鼓相当,平分秋色。即使是盛世明主,也会误用一些小人

春秋时期齐国为五霸之首,齐桓公既重用了管仲、鲍叔牙等一批贤臣良将,也亲近了易牙、竖刁等一些奸佞小人。管仲临终前曾忠告齐桓公务必斥退这帮小人,但驱逐这帮小人之后,齐桓公食不甘味,寝不安心,活得很不开心,于是又将易牙、竖刁等调回身边并让他们掌控了宫中大权。在齐桓公病重不能理事后,易牙、竖刁等兴风作浪,大乱朝廷,齐桓公作为一代英杰,竟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下场。齐桓公为什么会宠信易牙、竖刁等卑鄙小人呢?因为这些小人能遂其所意,投其所好,满足其贪酒、贪色、贪玩的私欲。

如何提防小人得志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权谋出众、才智超群的女皇帝,然而她也重用了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一批心狠手毒、无恶不作的酷吏,因为她篡取皇位之后,需要有一批爪牙为她铲除异己,消灭政敌。由此可见,有时小人得势并非只是因为皇帝的昏聩,而是皇帝想借助小人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何提防小人得志

唐太宗在总结自己执政17年的经验时,特别讲到对付小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他说,皇帝只有一个脑袋,而周围有一帮人整天琢磨如何对付你。有的靠勇力,有的靠辩才,有的靠谄媚,有的靠奸诈,有的靠投其所好,满足你的私欲,如此等等。他们无孔不入,像车轮一样轮番攻击,皇帝稍不注意,就会中了圈套。

如何提防小人得志

清朝重臣孙嘉淦曾描述了小人采取的各种手段

在语言奏对上,君子笨嘴拙舌,而小人巧言令色,曲意奉承。

在公共关系上,君子实实在在,而小人八面玲珑,奔走朝廷。

在上级考绩时,君子耻于言功,而小人工于显勤,善于吹嘘。

如何提防小人得志

君子和小人各有自己的才干,君子把才干用于工作,埋头苦干,而小人则挟其所长,投人所好。古人在提防小人上形成的这些认识和经验,对今人仍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