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做外賣小哥?

感悟人生賢

本人做了將近兩年的美團騎手,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去年年底剛剛離開這個行業,我為什麼堅持這麼久還是放棄了?

第一,工資不漲反降,我是2016年6月入職美團的,那時候是按單算工資,跑的越多提成越高,現在改為按距離算單錢,雖然這樣可能有利於遠近單更好分配,但一個月下來實際工資與之前相差甚遠。

第二,規章制度的問題,工資少點就少點吧,也還能幹得下去,結果沒過幾個月又將平均配送時長由45分鐘縮短為37分鐘,你可能覺得這八分鐘不能幹什麼,但這對一個外賣員來說那就是致命的。以前每個月基本沒有超時的,無延長獎也輕鬆拿到,而現在每個月都有超時幾十單,有時候一箇中午白送。

第三,沒有尊嚴的工作,由於美團罰款罰的厲害,一個差評五十,投訴300,這使得騎手送餐不得不小心翼翼,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外賣小哥被打,外賣小哥氣哭之類的視頻。客人叫你買菸你就得買菸,讓你倒垃圾你就得倒垃圾,作為一個外賣員,可以被任何一個人看不起,甚至自己都沒把自己當人看。

第四,未來沒有發展空間,日復一日的送餐,只會磨滅你的意志,有人會說,送外賣月入過萬,別談什麼人生理想,我想說的是,月入過萬當然有,但是少之又少,那也是拿命拼來的,即便他現在能這麼拼,再過幾年,身體還能扛得住嗎?到時候你想轉行,才發現自己除了送外賣啥也不會。

送外賣這麼長時間,除了攢了一點錢,別的什麼都沒留下

今年年初,轉行做了銷售,基本工資只有三千塊錢,但是我覺得我做的很對,因為可以認識更高層次的人,擴大自己的圈子,並且自己也在不停地進步。


一個倔強的摔迷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因為我都做過外賣眾包小哥。我覺得有以下這些原因導致的。

單價越來越低,大量的5-6元單出現。

我是開始做的時候,我記得每一個單平臺是補貼2塊錢,如果是高峰期1塊補貼,單純補貼就很多了。而且當時的公里數2公里一般都是4.5元。那麼在高峰期的單基本是7.5以上的。

但現在的話,平臺補貼只有1塊,而且單價2公里基本是3.5元,可以說每一個單減少了2塊錢的收入。一個高峰期如果派送15個單的話,就是少了30塊。一個月下來差不多1000了。

配送距離越來越遠,但價錢沒怎提升

剛開始的時候,眾包的單配送距離一般3公里內,但這3公里的配送費已經達6塊了(不算各類補貼)。但現在6塊錢基本要送4公里了。當然可能很多人說,幾百米很快到,但每個單用多2分鐘,那麼整體送的單量就肯定會少。

配送時間越來越少,且單越來越難搶

剛開始的眾包配送時間很充足的,最低時間都有45分鐘,但現在就是37分鐘。而且商家又經常設備接單後0分鐘派單給騎手,騎士只能乾等出餐又投拆渠道。你取消打都打電話客服,那時候商家基本出好餐,你一樣要送,因為客服與商家聯繫時說剛出餐,你只能接受送餐。騎手像一個最低層的。

電動車上路不合法,無正規配送工具

很多地方是不允許電動車上路,每查處罰款,一次50塊,有時候經常給查車。加上本身電動車又有被盜的風險。所以很多時候是騎手的無奈。


簡單總結一句,就是每單收入減少了,配送時間減少了,考核越來越嚴格,只要用戶投拆,騎手基本是沒有申訴的成功機會。所以騎手被迫出現各類違章。人身危險加大,自然人就越來越少了。


落葉無情心

現在的外賣就如同當初的快遞一樣,其到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死路一條。平臺不把員工當人看,總認為你不做,有別人做,我們不缺人。當他們把名聲做臭了以後,也就是他們的死期到了,就如同現在的快遞行業一樣。


海之藍1866

美團外賣商家黑心事蹟:去年年底在濰坊市美團應聘騎手,大冷天的送了10.5天外賣,做了205單,由於在一次上樓中把腳崴了,不能繼續送了。應聘時說好的每單5元,電瓶車每天10元,可是在最後給錢的時候按照4塊錢給的,那這樣也能有700左右吧,可是最後電瓶車給我按照一個月扣的錢,還扣什麼保險,到手才400塊,而且還是拖了兩個多月的4月底才給的我錢,我真想問問商家良心呢,我們騎手冒著寒風雨雪,手機摔碎、腳崴,用命換來的一點錢你們直接扣除,真的這麼心安理得嗎?


東郭先生512

說實話我現在還在送外賣,但感覺外賣是越來越不好送了。

價格:我是去年5月開始送外賣的,那個時候是在餓了麼做專送,後來專送越來越不好做了,8月份就出來跑點我達(餓了麼快送),那個時候送一單外賣的起步價是5-6塊,下點小雨都有漲到7塊的,一般上午11–1點可以跑120左右,晚上5-8點也差不多有一百,一天輕輕鬆鬆可以掙200;然而今年起步價4塊,下小雨也很有可能不會加價。每單的價格相差2塊左右。

單量:去年上午高峰期一般可以跑16-20單,晚上也可以跑15–20單左右,一天可以跑30-40單,下雨天的話就算你是一個一級的新手都可以一趟接8-10個單(一級正常最多接3單),大家送的單子都是挑好的,送學校的,像送先去要怕樓啊!一般不接,而平臺根據你的等級規定每個星期跑多少單還有獎金,所以那是收入還是可以的。現在根本就在平臺上看不到單,都是等系統派單,什麼遠單爬七樓八樓的單子都要跑。一天下來也就跑15–20單,也就以前半天的量,每個星期的獎勵也沒有了。

平臺:去年單多,平臺的要求也沒有那麼嚴格,客戶改地址了、號碼錯了啊、定位有誤啊!就點異常訂單,把餐還給商家錢照樣有。而現在平臺更好的為客戶想了,以前的這些現在都要送,很多小區的客戶只寫幾棟幾單元,從不寫幾樓都了後打電話送上7樓,這樣是很討人厭的,你一開始就寫清楚不就得了,接了這個單又不會不跑。

人員、時間:去年是單跑不過來,所以送單時間長,大家都輕鬆,現在送外賣的太多了,外賣門檻低,有個電動車誰都可以送,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而現在是淡季,而商家就那些菜品不更新、客戶吃多了也就不好吃了,單少人多,送就沒有意思了。

季節:現在天氣不熱,大家都愛出來吃,所以外賣少了,外賣小哥沒有單了,也就很多人離開這個行業了。

還有就是現在交警抓外賣小哥違規行駛的越來越多了,上路很可能就被抓了,也就不願送外賣了。


叮鐺鳴響

我也跑過一段時間美團眾包,單太少了,時間又緊,一天跑下來,還掙不到100,車又是自已的,覺得划不來,現在不跑了,找了一家電子廠找班,一個月5k,比跑美 團強多.最起碼不擔心,被車撞死了,也不在為趕時間,心裡那麼緊張,


一個人和生活

說一下我的經歷吧,我之前送過一段時間的餐,不是給外賣平臺送的,是我自己飯店的餐,我自己配送,幹了一段時間就不幹了。主要是時間問題,午餐高峰和晚餐高峰實際上也就都是一個小時左右,就算跑的再快,一個小時四單就很不錯了。要是趕上小區不讓電動車進入的,半小時一單很正常。還有些女孩子,怕送餐員上樓不安全,要自己下來拿,她們通常都得換件衣服,梳個頭,選雙鞋,耽誤一刻鐘很正常。其實不是不能理解,但是時間真的耗費不起啊!頭一單耽誤了,後面的全要晚。

而且平臺的送餐員,還有金牌、銀牌的評比,金牌每單收入是鐵牌的四五倍,評比的標準就是看量,所以只能爭分奪秒,等紅燈?

所以外賣送餐拼的是命,還是不幹為好。相比之下,快遞員雖然也是頂風冒雪,但是起碼不用爭分奪秒吧。保命要緊。


神騎之侶的胖頭魚

看了很多外賣小哥的回答,心裡一直在佩服外賣平臺,確實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看似非常簡單但是確實特別複雜的一個事,就這麼做成功了。這確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各方的利益太難平衡了。外賣小哥在那麼短那麼集中的時間要賺更多的錢,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任何問題。商家呢希望做到貨真價實留住忠實的客戶,他們希望配送費越低越好,速度越快越好。


而消費者希望的是不出家門也能享受到飯店的服務,那就是要快,沒有額外的配送費;最難的要數平臺了,既要保證外賣小哥有錢賺不要流失,還得保證商家顧客都有足夠的興趣和理由留在平臺,最關鍵是平臺得盈利,讓我這個號稱營銷專家的人想都不敢想這樣的商業模式,但是他們真做成了。但是這個模式我認為會因為招人難,各方面利益難以協調而受到很大的影響,畢竟這個活看起來沒有那麼高大上,也沒什麼前途可言,只能靠高收入來吸引人,但這個高收入得來自商家和顧客,商家顧客能負擔願意負擔這樣的高收入嗎?

所以我預計外賣模式會發生變革。 這個變革就是他們所謂的眾包模式,這個眾包模式不是簡簡單單的在外賣行業眾包,而是全社會配置資源的眾包,我就試過中午從單位回家幫朋友的飯館送一到兩份餐,也就是全社會人人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來搶適合自己線路的單的模式。看一個物流配貨軟件。發貨人發佈訂單形成電子發貨單,接單人根據電子發貨單報價,發貨人根據報價查看接單人的資質評價以及是否有保證金將運費支付平臺,到貨點確認鍵接單人秒收運費。這就是近段時間火起來的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app,全社會搶單做到資源最合理的分配,只是需要把電子訂單稍微改一下就可以適應外賣行業了。


創業特種兵

簡單一點說就是平臺太黑,根本不拿騎手當人看。
下雨天瞬間派這麼多單子,一小時內得全部送達,而且其中有不少只給半小時時間的。取餐商家分佈在一個大商場的負一層到五層,還有商場周邊。單取餐一個小時能全取了就燒高香了。超時就罰錢,不管你那麼多。另外,各種罰款,各種背鍋。踏踏實實賺錢卻被各種歧視等等都是乾的人越來越少的原因。還有就是太危險,為了少被平臺扣錢罰款,不得不闖紅燈,逆行等等,別說我們為了賺錢不要命甚至危害公共安全,只因為平臺罰你錢的名目多到你想不到,而且沒有申訴的可能性。所謂的申訴渠道就像聾子的耳朵一樣,只是做樣子給吃瓜群眾看的,一萬例申訴不見得能成功一例。相反,一旦出了事平臺會推的一乾二淨,因為你入行前都會籤一些協議,大體意思基本就是得按交通規則來,否則出事與平臺無關之類的。沒幹過的都會認為肯定得遵照交通規則送餐,可實際上平臺不會給你那麼多時間的,要是按了交通規則送,呵呵,看平臺能不能變著法罰哭你。所以,奉勸那些被媒體忽悠月入上萬,想來幹這行的兄弟們,千萬別入坑。我們在單價最高的一線城市想月入過萬都得全月無休,每天干十多個小時,吃飯都不敢收工,你想想得付出多少吧。總之,我個人認為平臺為了自己發展,無限壓榨騎手,是這行越來越少人乾的主要原因。


立19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