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穿越之秦國篇·論戶口的重要性

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人難免會膩的。在楚國呆久了也難免想會去別國轉轉吧。春秋時期,晉國是楚國爭霸於天下的主要對手,也是中原地區的第一諸侯大國,同時晉國還是不少楚國人嚮往的國度。因為楚人去多了,成語字典裡就多了一個詞叫“楚才晉用。”到戰國時代,趙魏韓三家聯合起來把晉國瓜分了。晉國沒有了,變成趙國、韓國、魏國。這三個諸侯國雖然繼承了晉國的遺產,但國力水平不可與昔日的“晉國”同日而語。春秋時代,天下之霸主非晉必楚的格局在戰國時代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按著蘇秦和張儀這兩個來自中原地區的縱橫家的話來說:“天下之勢非秦必楚!”

由此“楚才晉用”,到了戰國也變成了“楚才秦用”,秦國也成了很多楚國人趨之若鶩的地方。相比變法失敗因而保持陳舊制度的楚國,變法成功的秦國絕對是一個魅力無限的國度。大把生活在基層的楚國人嚮往秦國的生活。於是,這些人背井離鄉踏上前往秦都咸陽的道路。促使這些楚人背井離鄉的動力並非因為基本的生存。平心而論,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楚國哪怕您是一個不怎麼愛勞作的平民懶漢都沒什麼饑饉之患。那會兒的楚國是典型的地廣人希,幾乎擁有整個南部中國的楚國,人口遠遠沒有三晉多。生活在楚國,就算遇上饑荒也不會被餓死。不中聽說那會兒的南方植物和動物比人多得多。遇上饑荒,您不會打獵的話,啃樹皮絕對沒人和您搶。正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類似上蔡小吏李斯這樣的楚人,他在楚國並沒有生存的壓力。李斯奔去秦國的目的也不在於生存,而在於功名富貴。因為在楚國令尹柱國這樣的要職基本上都是由楚王的親戚來擔任的,所以不是貴族的李斯干一輩子也只是上蔡小吏。而商鞅變法之後推行軍功爵制度的秦國就連最底層的奴隸都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只要您有足夠的軍功就可以改變當下尊卑。秦國最大魅力在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體制。

先秦穿越之秦國篇·論戶口的重要性

咸陽道,其實是一條功名路。但功名路絕對不是好走的。好比您先魂穿到了在楚國,而後您在蘭陵跟著荀子學幾年帝王術,這時候您聽說師兄李斯在秦國發展的不錯,您豔羨的很也踏上前往秦國的道路。只不過靈魂深處還是21世紀認知的您是一個先秦法制意識淡泊的人,不知道先秦時代出入關境是需要憑證的。於是,沒有出關憑證又要去秦國發展的您只好跟要去西天取經又沒有通關牒文的玄奘法師一樣偷渡啦。當您披荊斬棘,幾經坎坷好不容易到達秦國的時候,您不得不面對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戶口!

先秦時代的黑戶口是萬萬做不得,尤其在秦國,因為軍功爵制度和名田制度都和戶口密不可分。沒有戶口就意味著您一無所有。而且這個“一無所有”是十分徹底的“一無所有”,不僅僅是沒有房子沒存款,就連您自己的人身自由都沒有。沒有戶口您多數會被人當成脫籍亡戶者。當然,從楚國偷渡到秦國您本來就是一個脫籍亡戶者。脫籍亡戶在先秦算是一個嚴肅的事情,被逮住的話,您是逃不了處罰的。但是作為穿越客的您一定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啊。按著一般穿越小說編排,這時您多數會遇上一家好心人收留您。現實是您確實可能會遇上一家好心人願意偷偷收留您,但代價是您得在他家當一輩子的苦力。要知道奴隸主也好,地主也罷他們的家裡一樣都是沒有餘糧的,何況收留您的那個好心人可是冒著隱蔽亡人的罪哦。您怎麼好意思在他白吃白住呢!

這時,您或許會想不對啊!按著一般穿越故事的發展應該是穿越者被好心人收留後,穿越者用自己掌握得21世紀的知識來報答好心人,順便揚揚自己的名氣,之後等著達官貴人三顧茅廬來請您做他的門客或者直接把您推薦給君上。理想和實現是有距離的,正常秦國人要是自己家窩藏一個脫籍亡戶的人,絕對不會宣揚地讓人知道。因為一旦鄰居知道了揭發他的話,他會因為隱蔽您而給帶來自己不必要的官司。其實正常的秦國人壓根就不會知法犯法毫無好處來幫您隱蔽。您這樣的脫籍亡戶人士要求不能太高,有人收留就不錯了。如果您實在不承受奴役呢,那麼您可以計劃第二次逃亡。這次逃亡直接官府自首去吧。因為商君變法後的秦國,他的法治建設還是滿系統的。在秦國吧,身高不到成年標準的娃一些罪名可以酌情減免。自首者也可以酌情減刑。自首的好處是不僅可以爭取到寬大處理,您還能順便舉報一下那個知法犯法的“好心人”。這也算是戴罪立功吧。沒有遣送的話,您說不定刑滿以後就可以在加入秦國籍啦。雖然您登記入的戶口是類似刑徒之類的賤籍,但也算在秦國定居了呀。

說起來先秦時期的戶口,籠統地可以分兩大類,一是普通的平民戶籍,二是特殊戶籍。特殊戶籍也可以籠統地分為兩類,一是特權階級的戶籍,這其中包括宗室籍、宦籍等等。二是底層的賤籍,這個包括贅婿之籍、刑徒之籍等等。一般來說您要是通過正常合法手續去申請普通戶籍應該是不難。接下來介紹一下幾條裡耶秦簡裡一般秦人登記入戶時必填的內容。

先秦穿越之秦國篇·論戶口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里耶秦簡k27的內容如下:

第一欄(戶主):南陽戶人荊不更變強

第二欄(妻子):妻曰嗛

第三欄(兒子):子小上造口

第四欄(女兒):子小女子駝

第五欄(備註爛):臣曰聚

伍長

秦國的戶口登記少不了戶主的名、籍貫、爵位和戶主的家庭成員。第五欄的內容和我們今天檔案備註類似,一般著錄的是“臣”之名啥的,以及其是否擔任伍長。其次,父子的爵相同會出現在同一欄中,比如裡耶秦簡K17:

第一欄(戶人、兒子):南陽戶人荊不更黃口

子不更昌

第二欄(妻子):妻曰不實

第三欄(兒子):子小上造悍

子小上造

第四欄(女兒):子小女子規

子小女子移

一般來說秦人成丁後,會從家裡分出來獨立開戶,但是也有些特殊情況。不僅成年的兒子沒從家中分戶出去,就連兄弟也會記載一個戶口本里,比如裡耶秦簡K2/K3:

第一欄(戶人、弟弟):南陽戶人荊不更宋午

弟不更熊

弟不更衛

第二欄(弟媳):熊妻曰口口

衛妻曰口口

第三欄(兒子、侄子):子小上造傳

子小上造逐

熊子小上造口

第四欄(侄女):衛子小女子

第五欄(備註欄):臣曰[木嵩]

裡耶秦簡K2/K3裡,我們不難發現宋午家少了一個人,那就是宋午的老婆。《裡耶秦簡的發掘報告》說宋午的老婆之所以沒有被著錄,是因為她已經銷戶了。而銷戶的原因在秦國無外乎死亡或者離婚。《商君書·境內》篇雲:“四境之內,丈夫女子皆有名於上,生者著,死者削。”但凡是秦人都從出生到死亡都必須得去官府做登記。秦國土著可以申請更動戶籍,但是一定要去官府登記。因為自說自話更動戶籍沒有登記是要罰兩副甲的。另外,類似您這樣楚國裔的第一代移民,在秦國也被人稱謂“新民”或“臣邦人”。

在秦國“臣邦人”和“故秦人”的待遇說是差不多吧,也對。但是在分工上“臣邦人”和“故秦人”還是有些不同的,用《商君書·徠民》的原話來說,就是“令故秦民事兵,新民給芻食”。當兵是“故秦人”的差使,“臣邦人”在商君變法之初,他們工作是負責供糧草等軍備差使。如果您是本著馬上建功,締造戰神傳說的才魂穿到楚國的話,當您發現自己附魂選錯對象,沒附在楚國貴族的身上,而只是附魂在一個楚國農民身上。屆時您一定很無奈,因為不是貴族的您與軍功沒什麼大緣分。但您很快可以找自己新方向,比如去秦國!商君變法後,秦人不是可以通過軍功爵才改變命運。可到秦國申報完了戶口,您快就能體會到另一種無奈了,因為非秦國本土出生的您不是“故秦人”,註定在秦國也只能繼續投筆從農,而非投筆從戎。因為秦國徵兵輪不到作為“新民”的您啊。不得不說,穿越和投胎都是技術活。一步錯步步錯,想要力挽狂瀾,只能回爐重造了。

先秦穿越之秦國篇·論戶口的重要性

“臣邦人”第二代也分為“真臣邦”與“夏子”兩類。所謂“夏子”,他的父親是“臣邦人”,母親是“故秦人”,說白了就是混血兒;所謂“真臣邦”,他的父母都是“臣邦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秦國如果您是一個“真臣邦”中的君公犯了罪,應判處耐刑以上的話,您家有錢可以拿錢來贖罪。反之,“夏子”就沒這麼走運啦。因為商鞅變法之後,就是秦國的貴族在國法面前特權也沒太多的特權。起碼跟楚國比,秦國貴族日子真心沒那麼好過,商鞅變法時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沒有軍功,連特權的宗室籍都上不了啊。而在楚國呢,貴族是出生就特權籍有沒有軍功都是一樣的。事實上,在楚國如果您不是貴族出身,就算您立有軍功也不會變成貴族,起碼不會成為類似“屈、景、昭”這樣的大貴族啊。雖然滿腹才華的屈原不得楚王重用是個挺讓人嘆惋的事情,但是屈原本人境遇不知道比李斯這樣非貴族楚國小吏好上多少倍。屈原的起點就是大夫級的官,人生不如不過是被同僚排擠,然後被放逐了。其實屈原的不如意也許對如李斯這樣的楚人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就算李斯再怎麼有才華,他在楚國幹一輩子也只是上蔡小吏,了不得跟他的老師荀子一樣混一個縣令,一輩子估計都見不到楚王,也混不進楚國的上層的貴族圈。

荀子的人生很傳奇,來楚國前他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擔任“祭酒”,而“祭酒”這個職位相當於大夫,千萬別小看這個職位,因為這職位可是時不時能見到齊王的。荀子,遊歷秦國的時候,他可是應侯范雎的座上賓,還參見過秦昭王。荀子在他老家趙國,那可是被趙王拜為過“上卿”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荀子最後落腳的楚國是他混得最不盡如人意的吧。因為在楚國的荀子只是一個為人師表的縣令。楚王沒有見亦沒有用荀子這樣的大賢,又怎麼會重用李斯這樣的小吏呢。秦國之所以可以一掃六合,統一天下,不僅僅因為商君變法帶來軍功爵制度,更多的是因為秦國有海納百川的王者風範。六國的士人樂意來秦效力,不是因為軍功爵制度,而是因為秦國能夠真正做到任人為賢。

秦並天下之後,天下人盡為秦人,如“新民”、“臣邦人”這樣略顯外分的稱呼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為了讓六國的故民適應秦法,當好一個秦朝人。秦朝還在各個地方安排了類似“支書”一樣的官來普及秦法。總得來說,秦法挺“嚴己律人”的。而且秦法還挺系統的,比如身高不到成年標準的娃一些罪名可以酌情減免。自首者也可以酌情減刑。數罪俱發,各刑相加。對教唆犯、共犯、累犯加重處刑。誣告反坐。在審理過程中也會區分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故意犯罪叫做“端”,過失犯罪叫做“不端”。

如果能直接穿越成一個“故秦人”從各方來說都有保障的。只是注意一點,在秦國呢,幫助“故秦人”脫籍亡戶是要處罰的,處罰是上造以上的爵罰為鬼薪,公士以下的爵罰為城旦。

總之,且行且珍惜吧!切以為做一個先秦時期的秦民還挺幸福的。對了,在秦國能登記到弟子籍是可以免役的。所以您要是打算直接魂穿都秦國呢,最好也留神一下。

備註:【1】來自湖南省文物考古所《裡耶發掘報告》嶽麓書社,2007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