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0后摆地摊?

掌上濮阳人

你好,我是

摆地摊的熊爸爸,我是80后,是在农村集市摆地摊的,对于90后摆地摊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不论00后,90后,80后,摆地摊只要能挣钱,我都是举双手赞成。没办法,谁让我是职业地摊人呢。

还有一个,摆地摊虽然比不上公务员那么体面,但是也算是自己一份小的事业,每天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可以累积一些与人交流的经验,也可从中悟出很多销售经验。这对以后的发展还是比较有用的。



那么90后想要摆地摊需要面临哪些问题呢?

一,面子问题:

在我们农村集市上,90后摆地摊的也大有人在,所谓万事开头难,可能第一次会感觉有些丢人,这种心里压力很容易刻服的,多摆几次就不会有这感觉了。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少有人会因为你是摆地摊而瞧不起你,人们只会因为贫穷而瞧不起你。不偷不抢靠正常生意挣钱这根本没什么丢人的。生活是自己过的,不论做什么事,只要心中坦荡,管别人怎么嚼舌根,你又不是人民币,并不能做到人人都喜欢也是正常的。



二,家人压力:

现在的90后很多都已成家了,所以摆地摊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这大多都是家人给的压力。

因为我觉得摆地摊这种小生意还是不稳定的,不管你卖什么,也许旺季的时候能赚些钱,但淡季的时候也许只能糊口,这样家里人肯定会施加压力,觉得摆地摊并没有每个月拿固定靠谱。

所以在摆地摊前一定要想清楚了,多少要点经济基础,争取家人支持,找准好的项目,找一个退路,给自己多长时间,给定一个目标,要在这摆地摊的一年或两年时间内挣多少钱?万一没挣到钱,家里人的生活是否有保障?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摆地摊的熊爸爸

其实可以理解。

摆地摊也算是个小小的创业吧。如果做得好,摆地摊月入过万也是有可能的。

之前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妈,大家还记得吗?

一句霸气的“我月入三万,怎么可能少你一个鸡蛋?”让多少上班族瞠目结舌,这也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引来众人讨论。

确实,有不少上班族朝九晚五,拼死拼活才能拿到一点死工资,远远比不上一个混得好的摆摊小贩。

很多90后毕业后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投身于摆摊生活,从此告别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算是潇洒快活了。

不过有人会说了,摆摊的辛苦你们不懂,虽然收入可观,但其中的心酸也只有摆摊人自己能懂。

确实,摆摊挺难的。

在外头,有同行之间和你抢占摊位,自己何时出摊都要掐好点,因为一个好的地理位置真的对一天的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人流量,才能接下来考虑成交量。

否则免谈。

先不说同行竞争激烈,时不时地城管大队也得来横插一脚,让人为难。

摆个摊真是不容易,这儿那儿都得顾虑。

难啊!

而且,自己辛辛苦苦摆个摊,家人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

回家时,耳边时不时地传来一声:“你说你不好好工作,摆什么摊啊,一天天地瞎折腾,脑壳疼!”

这时如果自己坚持,免不了引来一场"家族大战"。

算了算了,还是默默无闻地干吧。

其实90后都是年轻人,不过十几二十几,选择出去摆摊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就因为自己年轻,机会还有很多,摆摊这事儿,完全可以等到自己晚年时闲来无聊再去干,毕竟在外头看到摆摊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

很少

很少有年轻人干这事儿。

大学毕业出来摆摊的就更少了。

虽说这也算个小小的创业,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失业"风险太大啦!

三思而后行吧。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90后的年轻小伙拉不下脸来干这事,遇到熟人,多少有点为难。

毕竟自己招架不住他们的盘问,聊着聊着就尴尬了,聊着聊着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因为不好意思,很多人选择不摆摊,那就在某个繁华地段租个店铺吧,至少这样自己还算得上个小老板。

嘿嘿,

心里暗自窃喜着。

但有没有想过,

租店铺要什么,钱啊!

刚毕业的大学生,你有吗?

富二代除外。

……

这就是个坑,能爬起来的都是英雄;要是爬不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就等着还贷款吧。

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学校某专业的某男大学生,因为对"卖煎饼果子月入过万"而深信不疑,坚持自己创业。

一年后,亏损几万老老实实回去上班了。

看到这,想必有人会问,卖煎饼果子成本不高,怎么可能亏损几万?假的吧!

怎么可能?

那就让我来告诉你,

事实的真相就是他租了个店面。

从此入不敷出,很是后悔啊!

明明一个流动小摊就能解决的问题,他偏偏要靠一个繁华地段的店面来解决。

你说能不亏吗?

这时有人又会说了:"街上这种小吃店很多啊,照你这么说,他们都要亏本了?"

试问,能盘下店面卖小吃的都是何许人也?

要知道,他们大多都是从摆摊起步的,积累到了一定的资金人脉,才敢自己开店啊!

我就见过一卖煎饼果子的大叔,在初中的校门口摆摊。

几年后再次看到他,还是在摆摊。不同的是,人家手上多了个金链子,还戴着个金戒指。

啧啧,这小子日过得……


总之,摆摊是个辛苦活,切莫好高骛远。

吃得苦中苦,才方为那啥嘛。

大家都懂的~



这点新鲜事儿

摆地摊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凡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得的财富,都是值得尊敬的。


90后摆地摊也是值得尊重的。现在90后也不年轻了,90年的人今年已经29周岁了,马上就是30岁的人了。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仍然在奋斗着努力着。

只要是用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去赚钱,都不丢人。

反而是那些不学无术,好吃懒做,不去努力奋斗的人才丢人。

当然摆地摊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要步入正轨,最好是将来能租赁一个门头房,无论是做餐饮还是做小生意也好,都是可以考虑的。


心态决定一切
我是恰如夏花,陪大家一起回答。

90后摆地摊怎么看?不啃老、不坑爹、不怕丢面子,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赚钱,让他人说去吧!


前两天,女儿闹着要去看电影,手机上买好票后,看还有一段时间才上映,就沿着一条大街走了一段。在一个转角处,一个买油炸小土豆的小摊人气非常旺,女儿闹着要去买一份。我走过去,摊主是个约莫二十岁左右小男生,戴着口罩,一手快速翻滚着油锅里的土豆,一手忙着给顾客补钱,尽管动作非常熟练,但是眼神中还是流露出几分稚气。炸土豆的所有装备都放在三轮车上,来去非常方便。


一份油炸小土豆价格是7元钱,整个制作过程大约三分钟左右,还可以同时做几份。土豆是提前煮熟的,只需要通过油炸加热,再撒上胡椒面、辣椒粉和鸡精等作料,装进一次性的小碗即可。春节期间,这条街人流量非常大,我粗略估计,从下午六点开始,到十一点收摊,五个小时随便卖300碗,收入2100元,而主要成本不过是土豆、作料和煤气。我买过后,就特别感慨,别看只是个小生意,利润却非常可观,是个赚钱的好门路。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当今的部分小青年,找工作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这也怕脏,那也怕苦,一年到头也攒不了几个钱。都是虚荣心在作怪,都是所谓的面子在作怪。摆地摊怎么了,别看天桥上手机贴膜,贴一次10块20块,擦皮鞋,擦一次鞋3元基本零成本,他们的收入比坐办公室的低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风下,谁能合法地赚到钱就是王道,今日摆地摊,明日也有可能是大老板,不是吗!

北大博士还杀猪呢,不是也杀出名堂了吗?放下面子,放下虚荣心,只要能够为你的生存带来物质财富,就是摆地摊也是好工作。

我是恰如夏花,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问答。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前行的动力!

恰如夏花

一个人想要过得好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在没有优越的先天条件下,没有富二代那种几亿创业资金的支持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这并没有错,摆地摊没什么丢人的,摆地摊也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赚来的干净钱,比起那些偷鸡摸狗的人强多了。



笔者也是摆地摊过来的,每天起早贪黑的出摊,刮风下雨就会断了生计,有时候还要面临城管的追赶,个中艰辛,只有经历过来的人才能体会,加上现在各个城市的创卫行动,攀比文明城市的评比之风盛行,摆摊之人的路越来越难走了,也希望给正在摆摊的,或者曾经摆摊的人一些祝福,他们为了生活不容易,2018大家一起共勉。


卖鞋子的球迷

关于90后摆地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毕竟每个人思想不同,消费需求不同,生活态度也不同。

同样做为90的我也会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先不说90后,先说说地摊,现如今的地摊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的杂乱无章,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地摊是只会在某个集中的地方出现,譬如夜市,步行街,逐渐形成了一种规模,甚至是成为某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关于地摊上卖的产品也会有很多的看法,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更多的人应该都会考虑质量这块,我也是会首先考虑,但是随着现在国家对市场的管理,质量这块相比之前的地摊产品好很多。人们关于地摊都不会陌生,而且现在的地摊都是在夜市,或者步行街,这两个地方我觉得无论你的消费观念如何,都会有去过,地摊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买过,就算没买过应该也会去逛过,我觉得现如今的地摊已经不是以前的地摊,现在的地摊集中成规模,方便了很多人,地摊上产品也越来越多,能够让很多人轻松的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质量这块前面也说过,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市场的严格管理,质量这块也会有所保障。今天的地摊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杂乱无章,而是成规模的,我个人有时间的时候会去可以摆地摊的地方去转转,看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有时也顺便消磨一下时间。总而言之,无论是逛地摊的人,还是摆地摊的人,简称买卖双方,既然地摊存在了,也肯定有它存在的意义。

再说90后,没有人能够给90后定义成什么样子,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进步,可能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可能是全新的一种方式,就像60后不能理解70后,70后不能理解80后那样,不能说60后落伍,90后前卫,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当时的一种方式,这可能是大环境的影响,每个年龄段都有好与坏之分,凡事无绝对,没有谁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只能说90后一代,终将会呈现出属于自己的一种方式,科技就是一代代人最好的见证。90后也会去学习中华5000年的文明历史,90后也懂得实干兴邦,空谈误国,90后也会知道什么是责任,90后也有大格局,在此作为90后也不敢妄谈90后,因为就像地球有白天也有黑夜,在这里引用一句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再来看90后摆地摊这个总的主要问题,就像我前面一直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有觉得这是放下面子实干的,有觉得这是不努力学习的结果,也有觉得这是开始创业的基础。也有人会说作为90后摆地摊没有什么大格局等等不同的看法。其实就像我上段说90后一样,90后其实很优秀,有白天也有黑夜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划,地摊也是一种成规模的行业,选择做一个行业很简单,做到优秀很难,作为90后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一定要到优秀,老话说:行行出状元。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敢于创新,或许90后会摆出不一样的地摊。


俗1118

一提到摆地摊,有人可能会觉得丢人,遇到熟人会尴尬,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丢人的,可能有的人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有点尴尬,等收到第一笔钱的时候心里这种尴尬就一扫而过了,凭自己的能力挣钱,不偷不抢,有啥丢人的?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当时工资也不高,就想着能做点兼职啥的,当时住公司宿舍,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有个广场,人流量很多,晚上跟同事去玩的时候也看到很多摆地摊的,后来就和一个朋友商量一起合作,网上买了些小玩具小首饰,开启了摆地摊模式。记得一天,就卖了两个小物品,整了五块钱,人流量不少,上前围观的也不少,但是不大好意思跟人家介绍,一说还脸红,不过当卖出第一件物品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第二晚,效果好了许多,收益也多了,慢慢的就放开了。后来因为工作忙了起来没时间去了,就没再干。虽然挣的钱不是很多,但收获不小,锻炼了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做好自己就好!


im8090

我91年,在大学的时候就摆过地摊,每到过年的时候我还有冲动摆地摊。90后摆地摊怎么了?一没偷二没抢的,靠自己的辛苦劳动挣钱没有什么就比别人低一等的感觉。相比较我感觉比那些背地里做些坑蒙拐骗偷的事,在外面穿的人五人六的有些人强多了。再说摆地摊发财致富的不是没有,在我们许昌有一个锁超市的大老板,也是从摆地摊起的家。

说了那么多,只想说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自己觉得对的有前途,就去做。不要在乎那么多的流言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不定以后谁嘲笑谁,笑到最后的才是最大的赢家。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

任何人只要靠自己双手劳动获得财富和经验,是应该大力支持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手机,玩游戏,逛淘宝,希望自己的工作轻松,不劳而获。90后摆地摊未尝不是好事,可以锻炼自己沟通能力,和学习如何进货渠道,再进一步给自己定目标给自己销售额,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现在工作招人都需要有经验人事优先考虑,那么摆地摊是低门槛,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开始赚多赚少无所谓,时间久了,就知道这个市场人们的需求点,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卖大家需要的产品,这也是赚钱的一种方法。不仅自己受益,还可以给需求者便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但是,做事一定要有恒心,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些商业界的大佬们如何把一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做成了专家,最后成了赢家,这也是成功因素之一。支持每个人靠双手赚钱。社会经验不是别人给予的,是自己给予的。


灵佳语

90后摆地摊,我看行。

我是80后,以前我也摆过地摊,卖过衣服,卖过水果。简单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卖衣服的时候,是2007年在南京江宁上班,空闲时间比较多,和另外两个同事合伙的,他们俩个到广州去淘尾货,我在当地服装收库存,可气的是他们两个在广州淘好货,打包好后走物流,最后打包好的货给不良商家调包,有一半又次又烂,无奈,下班后我们三个推了一辆三轮车到江宁大学城附近,卖,小孩的裤子好卖一点,卖了近三个月,路过的有点感兴趣的能便宜就宜卖了,有的半卖半送给同事了。这事完了,也没亏多少,但是三个人痛并快乐着。

我父母是卖水果的小贩,我深知他们的辛苦,每次逢年过节回去就帮父母卖水果,清明节我的小镇正好又是物资交流会(赶集),清明节扫墓,所以那几天,小镇上人特别的多。我帮我父母卖甘蔗,早上起来赶不上吃早餐就去刨甘蔗了,不是很熟悉,弯着腰,不会用巧劲,连刨三根手就酸疼,到中午的时间,只穿一件短袖都觉得热,中午人更多,不停地刨,汗如雨流,刨几下就擦一下,渴了饿了吃甘蔗,一天我刨两百根左右,辛苦吃力。过年二十左右就卖苹果和桔子盒装的,前十年左右,过年拜年都是拎一箱苹果或桔子什么的,所以我和父亲四五点就在批发市场,一箱一箱把小货车装满,六七点到菜市场门口,又一箱一箱的搬下来码好,开卖,到晩上七八点又一箱一箱装开回家,卸货,再回去装,天天如此一直帮到上班,很辛苦,不过看到父母开心就很欣慰。

90后的朋友们,摆地摊很锻练人,态度、交流、心态、眼光、体力、手段、洞察力、方法、危机事件的处理等等方面都能提升自己,个人认为坚持是最重的。

摆地摊是一件很微小的一件事,全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摆地摊,其中很多人为此发了家致了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义乌———鸡毛换糖的故事,义乌很多人都是从贩卖开始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摆地摊,首先是卖东西,简单说就是二道贩子,但要坚持下去做好做强不容易。我认为贩卖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自己,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自信、品格,让更多的人认可你,你才会越走越远!!!

简单说了一些,希望给大家一点点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