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每个人都会焦虑,导致焦虑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约朋友谈谈心、去散会儿步或者参加一场冥想就可以缓解焦虑;但对那些长年累月都奋斗在音乐或创意行业一线、同时不得不冒着身心崩溃的风险而继续处于风口浪尖的从业者来说,焦虑的存在就像一座无法逃离的五指山:你越想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挣脱,它对你的控制更变本加厉。

事实上,不管是新人抑或老兵,都或多或少都在被迫应对焦虑这一枷锁。

“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作为两位出身于不同时代、却都引领流行乐坛的巨星,Taylor Swift和Madonna巨大的商业号召力虽然为她们带来了数额不菲的巡演票房,却也让她们不得不面对各种突如其来或者日积月累的负面影响。因此,尽管其艺术生涯已持续数十载,且已在数百万不同的面孔前表演,Madonna至今仍然会在舞台上时常感到紧张。2008年,在接受《Dazed》杂志采访时,Madonna就说自己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

“有好几次,我都感觉台下那群人在呼吸着我的空气,一想到这里,我都要犯恐慌症了。我不可能总是去按照其他人对我的期盼而去生活。”

另一方面,Taylor Swift的焦虑则来自她作为公众人物对过度曝光的担忧。作为现今最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手,Taylor Swift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媒体的神经,她的着装、言论甚至随便一张照片就可以制造一则头条。虽然这些曝光让她与粉丝的距离更近了,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风险。2015年,Swift在接受《NME》杂志专访时,就表达了对这种曝光的担心,并说自己在潜意识中已经衍生出了焦虑。“我每天都会因不同的原因出现在各种新闻中,日复一日的,我开始担心大家就希望看到Taylor Swift搞砸一些事情,然后你便彻底玩完了。”

不过,在面对和处理焦虑时,Madonna和Taylor Swift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Madonna的方式更加贴近大多数人的选择:背过身、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Taylor Swift则选择了与家人谈心,以提醒自己周围所有事情都很好也很重要。

“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Madonna和Taylor Swift并非个例,而且相比一些人,她们要更加幸运。

长久以来,压力和焦虑都是导致精神疾病的主要嫌凶。仅在近两年,我们就失去了许多因精神疾病而选择终结自己生命的音乐人,包括Soundgarden的Chris Cornell、林肯公园的Chester Bennington以及Avicii等,都曾在自杀前备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本月中旬,Frightened Rabbit主唱Scott Hutchison的自杀再次引起了舆论对于音乐行业抑郁问题的探讨。因为就在月初,Scott还在接受Noisey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遭遇到的创作瓶颈的无奈,以及对日复一日的焦虑所抱有的消极态度。

近期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创意行业的精神疾病问题要比其他行业的严重得多。该研究指出,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包括巡演经纪人、音乐人和团队成员,罹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要比整体水平高出5倍,自杀的可能性则要高出10倍。造成焦虑症或者自杀的原因也各种各样,但除了上文提及的一些问题,包括睡眠不足、工作时间过长、所参加的巡演和宣传活动过于频繁等,也是音乐人或者从业者罹患抑郁症的症结所在。

国内音乐人中,周华健就曾因面临唱片时常的衰退患得忧郁症,严重到甚至一度想劫机;朴树也曾因为抑郁症而在名声最旺时突然隐退;杨坤曾受6年抑郁之苦,最艰难时每天都要靠药物来维持;2016年演员兼歌手乔任梁突然身亡令人痛感惋惜,据多位知情人士证实,乔任梁长期患有严重抑郁症。

“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杨坤曾在几次访谈中谈到自己抑郁的经历

毕竟,在艺术家打造出非比寻常的作品的背后,是他们没日没夜绞尽脑汁后的产物。但这种艰苦卓绝的思考和创作过程,却如洪水猛兽一样吞噬着艺术家们,让他们没有时间去过滤那些对自己身心造成负面影响的消极情绪。那些拥有高度创造力的人,通常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者躁郁症。与此同时,随着压力、焦虑和抑郁程度的不断上升,最终促成了其对酒精等重度依赖物的严重上瘾,而焦虑和酒精就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更可怕悲剧的发生。

那么,音乐人和从业者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焦虑问题呢?

克服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先承认自己处于焦虑中。如果你一开始就认清了现实,也知道不光你一个人经历过类似的处境,那么你便不会试着去抵触它。你越接受这种焦虑情绪,清楚它其实是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个阶段经历的问题时,你就越能冷静下来并试着去处理这种情绪。反之,你越是抵制,收到的反效果就越强烈。如果你刚入行没多久,焦虑则可能来自于缺乏经验。这时候,练习和学习将是你缓解焦虑的最佳方式。如果你是一位乐坛新人,需要的可能是多多益善的练习,因为你实战经验更多,你就会越自信。当然,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人,做好准备并且能够在意外发生时正确应对,是这个职业所要求的必需条件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充分的准备仍将帮助你缓解上台表演导致的情绪危机。

“好几次都想直接死在舞台上”,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与此同时,如果你已经是行业的资深老兵,“想得更少”可能将帮助你缓解这种情绪,而冥想可能是你想得更少的最佳途径。作为一位已经75岁高龄、但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的老艺术家,Paul McCartney爵士不断为观众制造着惊喜,也在过去的50年间始终保持着冥想的习惯,并说这种习惯不止一次地将自己从疯狂中解脱了出来。另外,Katy Perry也是冥想疗法的受益者,并说冥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它改变了我生活的方式,改变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在创作前会冥想,也会在表演前去冥想。”

作为一项训练你专注于呼吸和基础思考的精神疗法,冥想不仅会帮你缓解压力,而且能够开拓你的思考方式和视野,同时还能帮助你拓展更开阔的商业策略。事实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并说冥想课程让人们那些负面的情绪减少了。

然而,对于大多数商业决策者来说,日程安排决定了他们已无闲暇时间做其他事情。这时候,冥想可能不再适用于这部分人。而考虑到决策者们通常都想一次性完成所有事情,将目标分成几次去执行似乎更能有效分解焦虑。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过于远大和抽象的目标更容易造成抑郁”。因为当你去考虑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时,在思考过程中你又得加入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将让你产生焦躁感。但如果你能将这些看似过于遥远的目标基于阶段进行切割的话,你所需考虑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因此而减少,这会让你更轻松应对接下来的考验。

事实是,经历和处理焦虑都是你不断提升自己的一部分,如何在应对焦虑和抑郁时不抓狂,不仅考验着一个人的内心,更考验着这个人的毅力和决心。

但就像Kelly Clarkson说的:“没杀死我们的,反而让我们更强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