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奔驰”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未失控,车主或承担法律责任

自3月14日之后,那辆失控奔驰C200L引起的舆论漩涡以不止于“120公里/时”的时速发酵着。随着近日第三方检测数据的出炉,真相似乎要挣脱罗生门的怪圈;涉事车主、奔驰方、媒体之间,硝烟渐逝,这场“闹剧”终于收场了。

第三方“实锤”落下,涉事车未失控

5月27日,央视新闻报道,车主薛先生称其5月26日收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该意见书认定该辆奔驰车3月14日在相关路段行驶过程中未失控。

据鉴定意见书显示,此次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就车辆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车辆巡航系统是否存在故障、3月14日相关路段行驶中是否存失控情况三方面做了鉴定。

“失控奔驰”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未失控,车主或承担法律责任

鉴定结果显示,该奔驰车辆3月14日在连霍高速相关路段行驶过程中,排除脚垫卡滞导致失控的可能性、排除定速巡航功能开启状态下ABS或ESP起作用的可能性,确定驾驶员至少未采取通过将电子挡杆拨入N挡的方式进行强制关闭定速巡航功能操作,结合车辆制动系统、巡航系统均工作正常、无故障的客观事实,综合认定该车不存在失控情况。

此外,意见书还就舆论中对开车门能否减速停车做了认定:车辆行驶速度高于2km/h时,无论驾驶员是否系安全带,打开驾驶员侧车门,车辆均无法减速停车。

事发后

同时,在车辆存储的事件存储器记录数据中,存在一条关于“定速巡航控制关闭”的记录数据。该数据显示,车辆在出厂后仅出现过一次“定速巡航控制关闭”,出现上述记录的车辆总行驶里程为3008km,而鉴定开始时,车辆总行驶里程3551km;车主事发后,从华阴收费站行驶大约800余公里到达成都,也就是说,出现“定速巡航控制关闭”的记录数据,是发生在车主从华阴收费站到成都的路上。

对此,车主薛先生称,并未在事后的华阴至成都段使用定速巡航功能。

车主称仍有疑惑,奔驰一方可以追责

第三方鉴定意见的出炉引来奔驰、涉事车主的回应。

“失控奔驰”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未失控,车主或承担法律责任
“失控奔驰”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未失控,车主或承担法律责任

该车主微博截图

薛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曾发现车辆插入U盘后有读取问题,反映给鉴定机构,鉴定机构现场检测认为是U盘问题,但司法鉴定意见书中对此并未提及。他认为,鉴定中的很多内容较为专业,他需要找了解汽车的朋友帮忙,之后再考虑是否进行第二次鉴定。

就被检测奔驰车辆的现状,薛先生称,检测后,他已在本月5号左右换回,并一直使用;对于该车的定速巡航功能,他表示依旧会使用,“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暂时还没有发现太大问题。”

律师丁光海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车主已违反交通法规,并涉嫌对奔驰公司造成剩余损害,根据刑法规定,损害他人声誉罪行,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失控”事件引各方猜测,车辆安全成关注重点

“失控奔驰”事件发生后,立刻引起各方关注,尤其是是各方说法不一,令事件陷入“罗生门”。

3月14日,车主薛先生称驾驶其奔驰C200L开启定速巡航后,遭遇车辆失控、无法减速和停车,并以120公里/时的速度飞驰在高速路上1个多小时。媒体报道称,奔驰售后通过后台操作致使车辆停下。

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众人的关注,随后奔驰官方称,现在的技术并不能后台操控汽车运行。车主则解释是通过解开安全带、开关车门进行降速。

“失控奔驰”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未失控,车主或承担法律责任

在鉴定中,定速巡航系统成了事件的主角。此前,奔驰方面曾表示,定速巡航系统是车辆电子系统的一部分,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取消,且其运行状况可被多个相应的控制单元进行持续实时监测;若电控系统出现故障,相应的控制单元会存储故障代码。

最终,第三方鉴定结果出炉,并且获得了双方的认可,这辆“失控奔驰”终于驶向了终点,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失控的车辆是否还会再出现?技术与法律都面临新的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