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發展面臨哪些短板?

沙漏遺愛

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很有難度的問題。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杭州發展面臨的短板有三:

首先在於經濟地位不高。杭州是上海南翼的重要中心城市,受上海經濟輻射,歷史上經濟地位並不高。在國家大力發展重工業之時,杭州並不是重點城市,國家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政策下放都不多。城市主要著力在輕工業上。曾經一度,杭州在浙江的經濟中心地位幾乎被寧波所取代。

其次在於省管縣政策的副作用。浙江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實行省直管縣政策,所以浙江有很多的經濟強縣。即使如蕭山、餘杭等早在2001年就成了杭州的區,但省管縣政策富裕這些強縣、強區地級市經濟管理權限,導致市縣(區)各自為政問題突出。杭州統籌區域發展能力有限。浙江這點和江蘇剛好相反,同為上世紀80年代的試點省,江蘇主打城市(市管縣),浙江主打縣(省管縣)。

再次在於人才短板。杭州本身高校不多,遠不如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自身培養人才力度有限,以前也沒有阿里巴巴等企業去吸引市外人才。即使是阿里巴巴馬雲,也是在北京、上海無法落腳,才最終無奈回到杭州創業,卻沒想到創造了一個經濟史上的奇蹟。

以上三方面短板,浙江省、杭州市一直在努力解決,一是規劃了杭州都市圈,除了杭州下轄區縣外,紹興、嘉興、湖州的一些區縣也被納入,這直接提升了杭州在浙江乃至長三角地區的經濟中心地位;杭州都市圈經濟已經開始輻射安徽黃山等地。而阿里巴巴等企業的發展,也助推了杭州經濟地位的提升。

二是將省管縣政策副作用降到最低,在保障縣(區)經濟活力的同時,主動實施制度創新,推動城區一體化建設,消除市縣(區)之間的行政壁壘,實現市縣(區)抱團發展,真正挖掘杭州都市圈甚至杭州灣都市圈經濟的潛力。

三是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生態引進人才,這個靠的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雖然,國內的頂尖人才還是願意也有能力留在上海、北京等,但那些在上海買不起房的人才則更願意選擇將杭州作為創業之地。當然,人才肯來,首先當地得有錢。無論政府引進人才也好,企業引進人才也好,這幾年杭州還真得不差錢。這也保障了杭州可以持續不斷地吸引人才集聚。反過來,人才得集聚推動了城市經濟發展。今天的杭州,已慢慢形成創業生態良性發展態勢。


單問者

第一,經濟沒有支柱性產業,個體經濟體繁榮但過份分散。除了阿里,沒有特別有優勢的經濟體。

第二,大區域統籌協作發展不夠,比如臨安,變區快一年了,與杭州仍然完全是兩個城市,彼此根本沒有相融之處。交通無任何改善與對接,沒有一條真正的通勤公交到新的區。更別說同城同待等問題了。

第三,交通是經濟繁榮的保障之一,杭州的公交體系落後於很多城市。地鐵線少,公共汽車老爺車一般,因為立體交通匱乏,過紅燈到車站的設計模式,導致杭州的公交效率十分低下。杭州根本沒有真正的快速公交,看看北京的三環主路,一圈能到很多重要的地方,但所需時間卻很短。杭州根本沒有這樣的立體公交模式。交通不暢,對人才民生影響巨大,許多人每天疲於奔命,還哪兒有精力去發明創造?

第四,行政單位搞最多跑一次,但基層比如社區辦事,十次也辦不好!這樣的辦事體系會影響更多的人。畢竟很多事,我們都要從基層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