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道”到“佛道”,稻盛和夫強調這三點“禪”學

日本國內外都有很多人說佛教和企業經營盈利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話“自利利他”,佛教認為要想自己獲利必須造福他人,教導人們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讓他人得益。我在企業經營當中也經常要求員工幫助他人。

日本有句話叫作“人情並不是為別人”,意思是說善待別人就肯定有回報。中國也有類似的話“積善之家有餘慶”,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孫孫都會得到幸福。就這點來說,我認為說佛教不適應資本主義、不適應企業經營盈利的說法是錯誤的,以佛教思想為基礎從事企業經營遠遠比一般的企業經營高尚得多。

稻盛和夫

從“商道”到“佛道”,稻盛和夫強調這三點“禪”學

01 本能和理性的作用

在判斷事情的時候,我們用頭腦思考、判斷。如果問:以什麼為基準思考?極端地說,最初的基準是本能。

本能是為了守護自己,為了維持生存,神靈賦予我們的一種能力。本能是主觀的、利己的。比如,在餓得要死的時候,讓別人吃不如自己爭著先吃,沒有這種利己心,人就無法生存。

但是,如果這種本能過大將會怎樣呢?如果是動物,一旦吃飽,就不會再吃。動物不會儲存,但人的慾望會無限膨脹。

這種以本能判斷的情況非常多。要保面子,要裝樣子,這些都是本能所導致的行為。是賺了還是虧了,是否為自己方便,是否對自己有利,是否要爭面子,這一切都是出於本能的判斷。做這樣的判斷,就很容易跌入危險的陷阱,這種例子很多。

首先,能成功兌現“包你賺”這樣的事情,在我的經驗裡是沒有的。

聽了花言巧語,蒙受鉅額損失的例子不少,但順水順風賺到錢的卻沒有。本能是必要的,但本能膨脹就會招致災禍,這在泡沫經濟崩潰中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其次,我們經常講要用理性來判斷事物。如果說本能是主觀的、利己的,那麼理性就是客觀的。這是為了對事情進行推理、推論,神靈賜予我們的一種能力。

我們不斷運用大腦進行邏輯推理,但這個理性不能做出最後的決斷。那麼最後的決斷是由什麼來行使的呢?決策不是依據理性的,在超越理性的地方有某種基準存在。

02 遭遇困難,不要逃避,要從正面應對

在超越理性的地方,拿禪宗來說,會在自己心中看到佛性。或者說經過精神統一,達至所謂的“真我”。這個真我,與森羅萬象、宇宙是同一個東西。

所以佛教講,當我們的意識到達真我時,就進入了開悟的境界,也叫“三昧境地”。那是充滿至上幸福的境地,還有一種說法,真我充滿了愛、真誠與和諧。愛這個詞與佛教中的佈施相同,就是

利他

如果說,本能是主觀的、利己的,這個真我的性質就是利他的。客觀的東西是理性的,但這個真我原本就是利他的。利於他人,從他人的快樂中感受到自己的快樂,而他人的悲傷讓自己感到悲傷。換句話說,為他人盡力就是真我的本質,這就是愛。

我並不是要求大家達到超脫的境界。我想說的是,當意識達到“真我”的時候,事物的真相就會在我們眼前呈現。

我們凡人達不到那個“真我”的境界,並且不管如何修行,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極為罕見。但是,我們可以做出努力,儘可能不依本能,不用理性判斷。只要在平日裡時時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即使到達不了“真我”,也可以逐步接近“真我”,就可以在接近“真我”的地方做出判斷。

研究工作在原地打轉、無法進展時,面對年輕的研究人員,我說:“在遭遇困難時,為了解決困難,要有緊迫感,要從正面應對這個困難。同時,不受一切束縛,只管一心一意,用純粹的眼光注視發生的現象,豎起耳朵,傾聽事物發出的聲音。在那裡,一定會有神靈的啟示。”

這看起來似乎矛盾。遭遇困難的時候,不要逃避困難,而要從正面認真應對,思考思考再思考,進入痴狂的狀態,然後在某個間隙、某個瞬間,在沒有任何束縛、自由自在的空間裡,靈感會突然閃現。所謂發明發現不就是閃現的靈感嗎?或者換一種說法,所謂創造,就是把一切該做的事都做徹底了,盡心盡力了,問題仍然解決不了,感覺無路可走,但仍不執著於任何事物,以謙虛的心境面對現實,這時候創造之神就光臨了。這確實很矛盾:問題非解決不可,極端地執著,又在放鬆時,即在不執著的那一瞬間,靈光閃現,神靈的啟示來了。

03 拂去雜念,新天地顯現

要看清根本性的變革是否到來也一樣,輸入大量信息,細細咀嚼,並不能看出時代的轉折點。用理性收集信息,為了研究而閱讀文獻資料,並不能抓住事物的核心。這裡真的需要的是打開“心眼”。

佛教裡有“五行”這個詞,就是五種修行。

  • 第一種修行叫“佈施”,就是前面講到的要關愛他人的真我的境界。我們達不到真我的境地,為欲所迷、本能赤裸就是我們人,但至少也要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這就是佈施。

  • 第二種修行叫“持戒”,就是遵守戒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規則,要遵守這些規則。

  • 第三種修行叫“精進”,就是要拼命工作。

  • 第四種修行叫“忍辱”,就是不要發洩不平和不滿,要忍耐,要奮鬥。對於一般的工薪族,精進和忍耐是平時就在貫徹的;沒做的是佈施,就是關愛他人做得不夠;遵守戒律或許也做得不好。

  • 第五種修行叫“止觀”,或者叫“禪定”。禪定就是坐禪,就是把心靜下來,度過那清靜的一刻。現在,我們的精神被外界事物所牽制,在辛苦中打轉,苦於研究或者苦於經營。但正因為辛苦,就需要有一刻的禪定。佈施、持戒、精進、忍辱、止觀就是“五行”。

如能徹底地進行這五種修行,據說就能達到前面講的開悟的境界、三昧的境地。或者說,只要把這五行做到極致,就能達到智慧的境界,這是佛教所教誨的。換種說法,就是打開“心眼”,洞察一切。

對於我們這些人,忍耐和精進兩種是一直在做的,只要把佈施、持戒做好,然後抽一點時間,拂拭雜念,統一精神,我們就能看清時勢的變遷。

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收集大量信息,知識淵博,結果只會隨波逐流。這樣根本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核心,不可能觸及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