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顶嘴、学习没兴趣、在校闯祸,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平时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1

很简单,我们上课的模式一般会带学生预习、学新课,带着他们先把下周学校要学习内容学完。

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会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

学生认认真真看书,我在【说学】的过程中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而只要学生智力正常,就一定是看得懂的,对书本的理解也是差不多的。

然后我们让学生再做下课后习题,他们会惊喜地发现课后习题都会做了。

(课后习题本身就和前面书本知识紧密联系,而且不会太难)

孩子叛逆、顶嘴、学习没兴趣、在校闯祸,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这给学生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学习没有那么难,而且这是他自己学会的,老师也没有给自己讲多少。

学生会觉得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笨”了,学习也不是“那么难”了,所以学生的状态就被带动起来了,且越来越好,越来越有信心了,被点燃了!

很多时候,为什么学生觉得学习难?

因为老师老是拿各种难题给学生做,学生信心首先被打击,其次学生觉得自己一直在做题,却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

2

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已在【上篇】分析,【下篇】分析第三回合和第四回合

第三回合

家长:学生为什么在这边学习很喜欢,但在学校就很反感,甚至和老师对抗?

老师:在我看来有很大程度和学校老师有关。

学校老师对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的不重视和不在乎,会让很多学生产生这种反感情绪。

数学老师和他之间矛盾非常多,两人甚至有点水火不容,一上数学课学生就睡觉;

技术老师的教学呆板迂腐,更多是照本宣科,学生睡倒一大边。

且学校整体氛围不太好,老师不断给学生强化“你不行!你学不好!你选什么物理,你怎么和镇海和效实的学生竞争?”

老师在不断的把负能量传递给学生“你们就是很差劲,你们不会有几个人能考上本科的。”

这种“没有希望”的负能量强化是非常可怕的!人真的是需要被点燃希望!

这种扼杀,会让学生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不行的,不但现在不行,而且将来也不行!老师的这种贬低和扼杀的方式,会使学生不断贬低自己,觉得自己就是loser,就是不行的!

孩子叛逆、顶嘴、学习没兴趣、在校闯祸,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第四回合

家长:我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对他学习也是很重视的,可他为什么不认真学习?

老师:这和您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您自身文化程度的壁垒,导致您的孩子一直以来的教育更多也是仿照周围人。

很多时候不听话就打骂,因为您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您其实自己也很迷茫,更多靠严厉和打骂去压制孩子。

这种方式不但会让孩子孩子口服心不服,而且会导致孩子不可能和你敞开心扉说心里话。

3

综合分析:

如果您的孩子也和我们案例中的学生一样,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习毫无兴趣,在学校和老师有矛盾,有轻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2.在家和父母沟通较少,争吵较多,且表现叛逆,对父母的要求非常反感。

那针对这类型学生,作为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自我修炼,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去拥抱美好的未来呢?

一、家长要先意识到,存在上述两个问题仅仅是表象,背后一定是学生的心理和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大问题。

所以我们着重从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分析:

作为父母,首先要给予孩子无分别的爱。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一切不论优点还是缺点,都要无条件先接纳,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非常重要的一一步。

再者,其实孩子现在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追根溯源都来自于父母,是你们之前给予孩子的种种造就了现在的他。

孩子叛逆、顶嘴、学习没兴趣、在校闯祸,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二、学会接纳自己的孩子的不完美,关注孩子的情绪,帮他们疏导分析问题。

当你学会接纳自己的孩子后,你的心态会越来越平和,而孩子也会感受到你们的变化。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尊重和理解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

正如案例中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后,当老师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家长时,家长自己要先学会正确消化这种情绪,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而不仅仅是情绪的宣泄。

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首先关注的不应是事件或问题本身,而要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帮他疏导情绪再帮他分析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接下来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疏导分析的过程中,把握一个原则:既有理又有情,理是让孩子认识到一定的道理,学会做人做事;情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和理解,做到有情有义。

孩子叛逆、顶嘴、学习没兴趣、在校闯祸,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针对以上两点希望各位家长心态要放平和,不断在实践中去磨炼自己的心智。

孩子的成长,就是父母的一场修行。预祝各位父母修行圆满!

孩子叛逆、顶嘴、学习没兴趣、在校闯祸,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