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前段时间有媒体在盛传小米即将上市的消息,说是小米将于今年在香港上市,估值达2000亿美元。而根据路透社去年12月底的一篇报道,有投行认为小米上市估值为1000亿美元是合理的。

这大概也是网传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的由来。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作为一个在2010年成立的初创公司,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千亿市值,小米是如何做到的?

我一开始注意到小米是因为他们的手机系统。当时被奉为经典的水果机刚刚发布不久,安卓机作为打败功能机的新秀,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因为安卓系统的开放性,也可能是用户腻歪了NOKIA等手机一成不变的界面,导致了那个流行刷机的年代。所有安卓用户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将国外流行的系统搬进国内,刷了个遍。很多手机论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由于手机刷机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并且一键刷机等软件还没有出现,那些懂刷机并会制作精美ROM的技术人士在论坛里被尊称为大神,呼风唤雨。手机用户追寻最新最靓的ROM到了一个如痴如醉的地步。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米UI出现了。尽管UI并不完善,但是凭借清新的界面和贴心的功能优化,小米UI迅速捕获了一批用户的心。从一开始的仅支持少部分HTC机型,小圈子流行,到后来用户数的暴涨,支持机型的增加,小米UI走出了小圈子面向了大众。

那个时候刷了小米UI的用户喜气洋洋,不被小米UI支持的手机用户则翘首以待,迫不及待地尝试第三方移植的小米UI。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这个时候米粉形成了,品牌的口碑也有了深厚的基础,所以不久后小米宣布要做小米UI专属手机的时候,所有粉丝都欢呼了。

小米手机注重性价比,定位中低端,推出后迅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步。小米稳扎稳打一步步从手机衍生出手机配件,电视盒子,移动电源,路由器到现在的空气净化器,电饭煲,平衡车等智能硬件。

在2013年小米宣布要打造一个小米生态链的时候,我并不感到意外,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一步。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如果小米一开始就做空气净化器,电饭煲等智能硬件,会成功么?我认为这些行业内的现有巨头肯定分分钟灭了小米,并且消费者也不会买账。那为什么现在消费者能够认可并欢迎小米的智能硬件?

我认为小米的成功是所有的产品都遵循围绕一个基础点的原则,做强做大品牌支撑后,再围绕该基础点进行发散。

小米的基础点是什么?

要理解这点离不开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雷布斯」。

我们从雷军的简单履历表可以得知,他学习的是计算机,毕业后也一直在软件业闯荡。无论是早期的黑客经历,还是现在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的职务,抑或北京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的身份都证明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强大实力。

所以到后来雷军成立小米公司发布小米UI,都是围绕他在软件上的造诣而前进。因此,小米的基础点就是扎实的软件开发

用户从小米UI开始逐步接受并认可了小米在软件上的专长,对小米形成了「良好体验、高颜值」的印象,这就是小米的专属标签。

到后来小米每每发布新产品,用户都会将产品的特点比对小米标签,再进一步强化这个印象。于是到现在小米顺利地从手机系统研发公司转型为智能硬件公司。

到此,雷军宣布要投资海内外硬件创业公司,打造「小米生态链」完全顺水推舟合情合理。

我自己使用过小米手机、小米路由、小米插线板、小米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我在这些产品上都能找到和小米UI类似的新奇、体贴的体验。如果有人说小米的产品是该品类中最好的,恐怕很多发烧友会跳脚;但不能否认的是小米的产品最有话题,最有期待性,这一点和苹果产品有相似性,这就很厉害了。

尽管小米现在没有造车,但如果雷布斯宣布他要造车的话,我认为消费者也会对小米汽车形成「高颜值、良好体验」的刻板印象,购买的动力已经形成,不战而胜!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再来看看乐视

创立人贾跃亭工作后接触的是移动通讯,乐视公司的前身西贝尔通信科技公司也是凭借在无线流媒体上的研发优势,给了乐视一个不错的开头,所以乐视的基础点是

无线流媒体

乐视在流媒体上成功后,也逐渐形成了在线影视娱乐的标签,这在后面开展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上也获得了加强。

到乐视上市后,贾跃亭宣布要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这也是围绕在线影视娱乐这个标签进行运作,没毛病。

到后来乐视致新、乐视移动、乐视影业、乐视体育等子公司相继成立,也是将上述标签逐一落实,到这也没啥问题。但是接着成立的网酒网是什么?再后来的乐视汽车又是什么?至此已经脱离标签太远。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有人评论说乐视是「步子太大扯着蛋」,我不否认。尽管贾跃亭因为资金链断裂卖掉乐视,但倘若他稳扎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将乐视打造成中国的Netflix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前提是贾跃亭是真的想做事。

所以总结下来,小米的成功在于围绕自身在软件方面的基础点,不断做大做强,在成功将小米生态链的基础打牢后,再顺势推出生态链产业,显示出雷军闲庭信步般的稳健。

而乐视的失利在于获得生态链基础后,过快开展各分支业务,甚至在分支业务尚未站稳的时候,分流资源开拓和基础点无关的业务,显示出贾跃亭急于求成的毛躁。

同样是打造生态链,乐视被卖,小米员工即将财富自由,为啥?

有时候,慢也是快,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