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场作弊有哪些手段?被抓住会怎样?

bcvbcvbvc

夹带小抄、勾结看守官吏、泄题、贿赂主考官等都是常见的手段。

明代《礼部志稿》中则记录了考场防止作弊的手段和对作弊者的处罚措施。:举子入场就要严加捜检,才能放入考场。进入考间后,不许交头接耳,写完两篇以上才能去厕所,还要派人跟随来回。如果考生有夹带文字进场、离开考舍与别人互换考卷等行为,或者看守考场的士兵或者此处的匠人纵容其行为的,一经抓获就要问罪,考生严重的要发配充军,工匠发配到口外为民,士兵调去边远地区,卫官则罚俸一年。

这种在各种地方夹带小抄,试图带入考场的作弊还属于比较常见的情况,毛笔的笔杆,衣服的内侧都是常见的隐藏之处。与负责看守的官吏士兵合谋的也不算太难。还有走上层路线,直接贿赂主考官沆瀣一气的。《唐会要》中提到,唐宣宗大中元年二月,有吏部宏辞举人漏泄题目之事,被御史台弹劾。结果是负责考试的考试官刑部郎中唐扶,侍郎裴稔、郎中周敬复被外调、降职、罚俸。参与作弊,已经登科的十名考生也被黜落。

《清实录》中也记载有康熙年间,考官不专注于遴选人才,而是忙着收贿赂,考试作弊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情况。于是康熙下旨,凡是帮助考生作弊的正考官、副考官等人,都要从严处置。京城的考场设监试御史,外省则令各府抚按纠察,如果与考官合谋作弊,一并治罪。

不过,《郎潜纪闻三笔》里则有关于名臣阮元放过作弊考生的逸闻。阮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在多个省份任巡抚、总督职位。他曾任山东、浙江学政。据传,他当学政的时候,遇到生童夹带,定要仔细查阅。如果是考生亲生所抄又有条理,就放其一马,准其入学。如果是由别人代抄,小抄的内容也陈旧,即按例治罪。如果确有其事的话,大概类似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笔记工整,头脑聪慧,犯了错也能心软的情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