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油畫》24寫意專輯入編藝術家——鍾耕略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鍾耕略

旅美藝術家,藝術評論家。196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附中,1972年移居香港;1977年定居美國紐約。在美國和中國(包括香港和臺灣)先後舉辦個展30餘次,曾獲俄亥俄州巴特勒美國藝術學院“第48屆國家年中展評審特別提名獎”、康涅狄格州俐卡美術館美國東方文化基金會“藝術評論榮譽獎”。作品為中、美各大美術館、商業機構和私人收藏。現為北京中國油畫院特邀藝術家、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2008年在廣州設立工作室以來,大部分時間在國內創作、策展、撰寫藝評和參與藝術活動。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寫意新說

鍾耕略 | 文

在中國傳統繪畫裡,寫意畫是相對於工筆畫而言。但“寫意”一詞究竟出於何時,未曾深入考究。在工筆畫成型之前,上古的彩陶繪製就已經呈現出粗獷的線條和寫意的筆法,故寫意並不一定是工筆的蛻變;但後來文人畫的勃興的確為寫意畫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過“寫意”一詞相信在近代才被廣泛使用,且現今越用越濫,只要是不求俏似的作品便視為寫意一路;而把“寫意”一詞引入油畫的領域且大力推廣,則應是近幾年的事。一般人對寫意的理解就是大筆觸揮灑,不拘小節,不拘形貌,只視為一種隨意表達的方式。如此就捨本逐末,沒有真正在“意”上做功夫,畫面不但徒具虛形,且連最基本的審美法則都丟失了。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沙梨澗

45cm×60cm

2014

寫意之說,應是在文人畫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形成的。但早期的文人畫並不粗獷率意,被譽為文人畫之祖的王維,以水墨法烘染營造畫境,將文學性融入繪畫,而產生了詩畫一體的意象。因此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寫意並非一定率意狂放,並非一定不求形似,其焦點應是落在意境之上。其後,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質疑繪畫重形似的標準,更促成了文人畫逐步走向簡筆概念的意趣。而韓拙又明確地區分:“用筆有簡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細者。”他所言的前者顯然屬於寫意一類。遞至南宋的梁楷、法常,明代的陳淳、徐渭,清初的朱耷等,一步步將文人畫的寫意之風推向高潮。清末民初以降,文人畫逐漸步入尾聲。隨著寫意之風氾濫,筆墨已變為一種程式化的工具,不再關心“意”之所在。清代的惲壽平曾經指出:“宋人謂能到古人不用心處,又曰寫意畫。兩語最微,而又最能誤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處;不知如何用意,乃為寫意。”可謂一針見血,力戳時弊。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日落

30cm×40cm

2017年

到底何為寫意?“意”是什麼?如果從惲壽平的意思來解讀,應著眼於“用心”、“用意”之說。思考、醞釀、觀察、構思,乃至技法的張弛尺度皆為“用心”;而他所指的“古人不用心處”則是不露痕跡,用心而不刻意是為高妙。立意、寄意、寓意、意象、意蘊、意境,乃至個人心象的演繹皆為“用意”。如不知如何用心、用意,畫出來的作品就沒有靈魂而只有匠氣了。一般以為工細嚴密的作品易顯匠氣,然而粗筆草草的畫如淪為一種程式又何嘗不是匠氣。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綠色空間之一

時代在演進,觀念在改變,當今我們更應從一個宏觀的高度去理解“寫意”的意涵。寫意只是一個概念,不應侷限於某種形式。“寫”是描繪的技法,“意”是創作的觀念,其核心精神更應在於“意”。有修養的畫家,無論畫風是精工抑或粗獷,每一筆都是他的觀念的演繹。近年流行的風氣將國畫的寫意引入油畫的領域,豐富油畫的表述語言,自然是好事。但如果以為挾持中國傳統繪畫的專有名詞就可與西方繪畫抗衡,那必流於一種民粹式運動的概念,或是一種走捷徑的僥倖心態,於藝術無益。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綠林中的別墅

中國傳統藝術推崇書畫同源,故畫畫又稱寫畫,不單隻書、畫工具相同,而且文人畫更呈現出強烈的書寫性。所謂“寫胸中丘壑”,即為寫意畫的基本精神。不過“寫”只是個表達方式,問題是胸中有無丘壑,又是否是個人的非公式的丘壑。把中國傳統繪畫精神融入油畫的創作中,正是將油畫本土化、民族化的最好途徑之一。但如何把握真正的“意”,深入探索“意”的多種表述層面,則是首要的課題。只要以“意”為前驅,當不至淪為“寫”的工具。再者,注重實驗性、開拓性、研究性和學術性,亦不至淪為一種社會活動的新聞效應。寫意是一種藝術表達手法的概念,他並非一個流派,亦非一種思潮。只要大家都安於靜靜地思考和創作,那中國油畫的發展當會迎來一個美好燦爛的前景。

《当代油画》24写意专辑入编艺术家——钟耕略

櫻花夕照

40cm×30cm

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