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他,正值30岁,正是挥洒青春的年龄。然而就在这一年,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前臂,成了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谁能想到,25年来,他凭着惊人的毅力挑战自我,终于劈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之路。 他就是涟源市三甲乡十甲村的村长—梁运清。图为梁运清在割牧草,准备饲养黑牛。


25年前的他,正值30岁,正是挥洒青春的年龄。然而就在这一年,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前臂,成了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谁能想到,25年来,他凭着惊人的毅力挑战自我,终于劈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之路。 他就是涟源市三甲乡十甲村的村长—梁运清。图为梁运清在割牧草,准备饲养黑牛。

25年前的一个夏天,梁运清看别人用雷管在河里炸鱼,每次都能炸很多,于是他也萌生了炸鱼的想法,哪曾想,意外发生了,他永久性的失去了右前臂。之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里,不曾出门。此时,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当时,他是全家的主劳动力,前几年在涟源城里卖肉存的那点积蓄早已花完,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在亲戚和朋友们的多次规劝下,他重新出山。首先是在涟源城里摆地摊卖衣服,开始生意还好,后来就让妻子守着摊子,自己则去广州发展。图为养殖户给梁运清打电话,说自家的牛出现了问题,希望他能过来看看。


来到广州的梁运清开始与别人合伙开了铸造厂,然而,上天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每次一签下合同,铁价就上涨,虽然没亏本,但没有赚头。如此反复三年后,梁运清从厂子里退了出来。图为梁运清处理完矛盾后签字。

2013年,梁运清50岁了。他带着妻儿们回了家乡,准备开办养殖场。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乡镇畜牧站、企业办找干部咨询,搭车跑工商局、农业局、畜牧局、残联,一次、两次、三次……牛场的执照批复终于落地。紧接着他跑了很多个黑牛养殖场,跑了很多个交易市场,请教了数十个畜牧师、养殖专家,读了很多本科普书籍,在网上查了很多养殖技巧……图为梁运清帮贫困户查看牛的健康程度。

牛场开起来了,为了收割完牧草,饿了,吃点咸菜伴高粱杆充饥;累了,睡在草垛上;冬天,牛群没有足够的防寒草料,他守护在冰冷的草房过夜,体验牛群是否寒冷;夏天,不顾蚊叮虫咬,常常等到深夜牛舍安静下来才离去。在一次冬草储运时,梁运清开拖拉机栽倒在白雪茫茫的路边洼地,车子怎么也上不来了,他一只手抱着大石头一块一块往轮胎下垫,直到天黑才艰难从山下把草料运达牛场,他黑青着脸、满身泥水、冻得发抖。


通过努力,梁运清的牛场现在年销售额已达到百万。2014年,村委换届选举时,梁运清以最高票数当选为村主任,他含着泪水讲,“乡亲们,咱留守在村的劳动力一起行动起来,放下你的麻将扑克,以智慧和勤劳投入战斗吧,为了母亲的微笑和妻儿的幸福,借力大好政策,有钱的占股投资,没钱的出主意出力气,有劳就有得,天道酬勤啊!”图为梁运清的妻子在喂牛。“现在他是村支书,所以养殖场的事情过问很少,我也只能硬顶上了。”

如今,湘中黑牛的养殖已经成为村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平均每个贫困户养殖3头黑牛,年收益达到万元以上,基本实现脱贫致富。 梁运清说:“我是党员,致富不能忘了大伙,我一个人搞活了还不行,全村人富裕了,才是我今生追逐的梦。”图为梁运清在开荒,准备种植牧草,如今,村里已经种植了几百亩的牧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