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刑的刽子手,都是怎么选拔的?

用户65268104

刽子手这个职业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古代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要生活的不错,是绝对不乐意去刽子手的,因此刽子手一般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父传子的情况几乎没有,一般都是要去拜刽子手为师学艺。

所以说一般不存在什么选拔的,只要师傅认为你合格了,你就可以当一个刽子手,只不过呢刽子手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出师的,在大众看来,砍头很简单,就是手起刀落的事情,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头不是那么容易能砍下来的,一定要找到骨骼间的空隙,一刀砍下来,如果一刀没下来,则是说明这个刽子手的手艺不行。

因此古代的刽子手都是要不停的练习的,相传他们都是用冬瓜练习的。题目说到了选拔,每次看到这个词人们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肯定有很多人想当刽子手,居然要选拔,实则不然,古人很迷信,刽子手又是杀业,人们相信这样的人很损阴德,即使他杀的都是该杀的人。刽子手也都有自己的规矩,比如一个人一生只能砍99个头,如果超过了就会遭报应。

在真实的历史中,刽子手的工资是非常高的,每次砍头给的钱都不少,可以这么说,每个朝代的刽子手都是个有钱人,而且他们的外快还不少,比如几乎每次砍头,犯人的家属都会给他给一笔不菲的钱,目的很简单,就是给犯人一个痛快的,让他少受折磨。

可惜的是即使这样还是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一个刽子手,刽子手的晚年几乎都很凄惨,钱再多也没人肯嫁,这样就导致了无后,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讲究传宗接代的,所以古代想当刽子手的人并不多,更不会有什么选拔,都是自愿拜师傅学艺的,只要学成便可以接班,当然了不是每个徒弟都能够顺利通过师傅的考核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在所有的职业中,可能刽子手是最让人害怕的一种职业之一了。他们刀起刀落之间,就是一条人命。所以人们常把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称为刽子手,也表示对这人的厌恶。

但其实刽子手只是一个职业,并且也不见得是一个坏的职业,因为被判死刑里的虽说不免有些冤假错案,但大多数都是穷凶恶极的,刽子手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为民除了害。

那么刽子手是怎么选拨的呢?别看刽子手只是砍个人头啥的,但其实也是一个高精密的工作。刽子手必须精准的瞄准犯人颈椎骨之间的空隙,这样才能做到刀起人头落,不然要是砍在了骨头上,那就在补砍了,但是在行刑上向来讲究只砍一刀,所以必须下刀要准。

所以,刽子手通常是祖传下来的。做为刽子手家族,他们都会有一把十分锋利的宝刀,做为行刑工具。当然也有师父带徒弟的,比中国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他就是拜了一个刽子手为师而进入这个行当的。

那想要成为刽子手,必须的勤练苦功。每天拿着刀对着冬瓜练。这个主要是练两方面:一是练臂力,能不能一刀把冬瓜砍成两瓣。二是,练准星。通常冬瓜上会划上横线,看你的刀是不是正好落在横线上的。

那刽子手练好后,就可以上岗了。刽子手去执行任务时,也是相当的讲究的。

通常他们会在前一晚上,把刀磨好并且烧香祭刀;在行刑前,也会先问清楚犯人的名字免得搞错对象。那行刑时,会让一旁站个人吸引犯人的注意力,而刽子手会在犯人不注意的时候,手起刀落完工。

做完做务后,刽子手会头也不回的到衙门交差,还会叫衙差把自己的屁股以示将晦气打跑。

当然了,虽说这是一门职业,但必竟是杀业,因此刽子手有个潜规则就是砍头不超过99个,不然遭报应。那前面提到的中国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他因为只会这门手艺,而且这门活的工资又比较高,据说晚清时期砍个头,还有四个大洋补助。所以邓海山没有听师父的劝告,他一直砍到中国取消了这个刑为止,据悉是砍了300多个头。

不知是不是真的有报应,邓海山晚年的确是比较苦,因为他名气太响,一般人都不愿接近他,他也没有娶老婆没后人,到老年病死在家中,无人收尸。


悦读会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关于刽子手的电影,讲的好像是一个老刽子手,斩杀的囚犯快一千人了,后来貌似要退休,有个徒弟我记得是钱小豪演的,老刽子手怕厉鬼报仇,就让钱小豪去战一个人,结果钱小豪砍到一半砍不动了好像,还是他师傅帮忙的,十多年了,记不清楚了。



不过这部片子里提到了刽子手的一些基本要求,刽子手一般都是祖传的,很多都是穷苦人民出身,一个好的刽子手要练上几十年甚至更久。



一:锻炼胆量;要是杀个鸡都害怕那如何成为一名刽子手,不能临阵被吓跑吧!所以他们从小就开始练习杀生,不过哪有人给他杀呢?所以一般都是家禽什么的,练练胆子,长大了一些就开始要斩杀一些大动物了。

二:好刀好手法;成为刽子手的最基本的设施配备要有洗吧锋利的刀,这是其次的,同时要练就一套出神入化的刀法,这个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比如有的家属让你尽量留个全尸,也就是头不要砍断,这就需要技术了,有的刽子手一刀下去人死了头都还在脖子上,还以为自己没死。



三:不断练习;所谓熟能生巧,为了能让保住这饭碗,刽子手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绝不能出现犯人一刀没砍死的情况,这样的话下次就没人用你了。他们如何练习?一开始是拿个冬花,画一条线,等你能每次都从这条线那里劈开就算可以了,从劈冬瓜到削稥头,再到熟悉人的颈部关节,就算这样,在执行中也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够顺利完成“人头落地”的任务。


所以很多人对刽子手的选拔主要从手法以及胆量,讲究快、准、狠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里素质;其实还有一个体格因素,从普遍意义上说体格大的人臂力会好些,所以我们印象中的刽子手一般都是身材魁梧的,其实在清朝很多刽子手体型都不大,但是臂力很好,据说有6秒砍一个头,三十多个人几分钟就砍完了。


羽评历史

古代的刽子手算作一个职业,但是地位并不很高,如果严格来说他们算一类杀手。虽然说案件往往会有判错的时候,但是更多是为民除害,因为被判死刑的都是穷凶极恶之辈。

Δ刽子手

别看刽子手只是一刀的工作,其实要真正算起来还是一个精细活。因为砍头必须瞄准脊椎骨之间,万一砍到骨头上,做不到手起刀落。有的时候甚至需要补一刀,但是行刑一般只允许一刀。

古代的刽子手一般是祖传手艺,家族里面通常会配备一把祖传的砍头刀。除了这一种就是拜师学艺,中国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就是通过拜师才进入这一行。

Δ行刑后

无论祖传或者是拜师,都需要夜以继日的训练。首先必须有能力把冬瓜砍成一半,第二个就是需要练习准度,冬瓜上的标记还不能砍歪。满足上面两点才能出师!

行刑之前需要先问清楚,受刑之人是谁,避免砍错以后冤魂索命。行刑结束之后,必须头也不回的立刻就走,否则会被冤魂缠绕。还会让人衙役拍打自己屁股,表示把晦气打走。

Δ配图


刽子手之间都有一条不成文的习惯,一生中砍头的数不能超过九十九,否则会有报应上身。然而中国最后一名刽子手邓海山,因为实在没有人代替自己,总共砍了三百多个人。一生未曾婚娶,到死连收尸人都没有。


史之策

刽子手在我们家乡被称为“砍老壳的”,顾名思义就是砍脑袋的人。现在已经没有刽子手这个行当了,但是杀猪屠狗这个专业是有的。因此我认为古代的刽子手都是从专业屠夫或者退役军人中选择。


刽子手只是执行国家法律的差役,他们砍头只是依法行刑,因此我认为死者不当归罪于刽子手。说到选拨刽子手,那自然优先选择杀人不眨眼的退役士兵,一则他们在战场杀人如麻,手法熟练,心理素质高;二则也算是转业有工作。其次就是选择屠夫,他们经常杀生,对于杀人也就相对容易些,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快速适应。

最后就是传承了,毕竟刽子手也是一门行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总有人会选择学习斩首作为工作。著名的刽子手也会带徒弟来增加收入或者给自己养老送终。那么刽子手带出的徒弟无疑是更好的招聘对象!




大秦铁鹰剑士

一般刽子手有一个不成形的规矩,就是一个刽子手不能砍头超过一百个,基本上都砍99个,就不在干这一个行当了,刽子手一词听起来就让人害怕,手起刀落一条人命就这样呜呼了,在生命与死亡之间仅仅一刀之隔。听起来那么毛骨悚然。关于如何选拔,在我看来应该有以下几点,1,刀法准确,不能一刀下去,不叫砍头了,弄成腰斩了,那事就麻烦了,2,力气要大,不能一刀下去,脑袋还没有短,人起来就跑了,这些人还要满地去抓,你说说,就不叫砍人了,这就叫杂技了吧。3,在一个胆子要大,胆子不大,还没砍人,自己吓尿裤子了,这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