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免费的癌症治疗机会,要参加吗?

随着海量抗癌新药的研发,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在进行中。一些患者将临床试验看作救命稻草,产生过度的期望,还有不少人存在偏见,与机会失之交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家对临床试验的不了解,今天就来为大家全面科普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我会被当成“小白鼠”

临床试验是为了测试新药对患者的效果,风险确实有。但这不代表药厂会把患者简单当成“小白鼠”。首先,药厂不会在患者身上随便试药,因为临床试验对药厂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在中国,每位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大约要花费药厂4万美元,药厂他们希望试验成功的心情,绝对一点不比患者弱。

其次,参与试验的风险远没有大家想象的大。临床试验应用的药物,都是经过数年严格测试、多重试验,才会在人体应用;经三期试验,才会决定是否批准上市。患者可以选择参与任一期试验。第一期临床试验时,受试者会从最小的剂量开始使用,而二期、三期的试验,新药物的安全性已有了基本的保证。

误区二:临床试验被分到对照组,就悲剧了

新药临床试验通常都会有试验组和对照组,只有这样的客观对比,才能真正证明新药/疗法有效。但这也就意味着总会有人进入对照组。为了保证试验的客观性,患者进入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是随机的,所以无法保证。很多人之所以担心进对照组,是以为对照组只用无效安慰剂,耽误宝贵的时间。

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没那么无耻。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利益,是所有临床试验的要求。首先,有些癌症临床试验是“单臂”(Single Arm),也就是没有对照组,只有试验组。其次,如果有对照组,癌症新药测试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使用“目前最常用的标准疗法”,而不是安慰剂。比如,在测试最新免疫药物的时候,对照组通常使用标准化疗。

简单总结一下:

• 不参与临床试验 = 使用标准疗法

• 参与临床试验(进入对照组)= 使用标准疗法

• 参与临床试验(进入试验组) = 使用新药

误区三:没有其它选择的末期病人,才会参与临床试验。

误区四:签署了“知情同意表”之后,我就不能退出试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