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免費的癌症治療機會,要參加嗎?

隨著海量抗癌新藥的研發,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在進行中。一些患者將臨床試驗看作救命稻草,產生過度的期望,還有不少人存在偏見,與機會失之交臂。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家對臨床試驗的不瞭解,今天就來為大家全面科普最常見的誤區。

誤區一:我會被當成“小白鼠”

臨床試驗是為了測試新藥對患者的效果,風險確實有。但這不代表藥廠會把患者簡單當成“小白鼠”。首先,藥廠不會在患者身上隨便試藥,因為臨床試驗對藥廠來說是非常昂貴的!在中國,每位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大約要花費藥廠4萬美元,藥廠他們希望試驗成功的心情,絕對一點不比患者弱。

其次,參與試驗的風險遠沒有大家想象的大。臨床試驗應用的藥物,都是經過數年嚴格測試、多重試驗,才會在人體應用;經三期試驗,才會決定是否批准上市。患者可以選擇參與任一期試驗。第一期臨床試驗時,受試者會從最小的劑量開始使用,而二期、三期的試驗,新藥物的安全性已有了基本的保證。

誤區二:臨床試驗被分到對照組,就悲劇了

新藥臨床試驗通常都會有試驗組和對照組,只有這樣的客觀對比,才能真正證明新藥/療法有效。但這也就意味著總會有人進入對照組。為了保證試驗的客觀性,患者進入試驗組還是對照組是隨機的,所以無法保證。很多人之所以擔心進對照組,是以為對照組只用無效安慰劑,耽誤寶貴的時間。

事實並非如此,科學家沒那麼無恥。最大限度保證患者利益,是所有臨床試驗的要求。首先,有些癌症臨床試驗是“單臂”(Single Arm),也就是沒有對照組,只有試驗組。其次,如果有對照組,癌症新藥測試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使用“目前最常用的標準療法”,而不是安慰劑。比如,在測試最新免疫藥物的時候,對照組通常使用標準化療。

簡單總結一下:

• 不參與臨床試驗 = 使用標準療法

• 參與臨床試驗(進入對照組)= 使用標準療法

• 參與臨床試驗(進入試驗組) = 使用新藥

誤區三:沒有其它選擇的末期病人,才會參與臨床試驗。

誤區四:簽署了“知情同意表”之後,我就不能退出試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