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否應該退出小學課本?

用戶65262218

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解決的是,現在的小學課本到底選了哪些魯迅的文章?如果只是《少年閏土》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類的,我覺得不應該退出,到是要好好保留一下。從讀《少年閏土》的體會來說,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先從功利角度說,現在作文分數在中、高考中比重越來越重,那到底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先了解寫的好的是什麼樣的。從描寫人物的角度,我覺得無論從任何時代看,對於閏土的這段描寫是最為經典的: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有沒有一個活潑可愛、機敏聰明的小男孩躍然紙上的感覺?如果把這段話吃透學會,你還需要擔心孩子描寫人物時只會說“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嗎?

2、再從擴大孩子的視野角度來說:現在的小學生有幾個去過真正的農村,大部分都和小時候的魯迅一樣,看著四角的天,閏土對話中,講的西瓜地裡的小故事、小動物都透著鮮活的味道,字裡行間全是生命的氣息,在城市裡讀小學的我第一次看到這篇課文就被深深震憾了。

3、教會孩子正確理解和朋友的分離。現在的好些孩子情感都特別脆弱,動不動分個手、離開個家、被人說了幾句,就要死要活,遇到問題根本不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裡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著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託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我在朦朧中,眼前又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讀完了什麼感覺,有點傷心,又有點釋懷是吧,讓文章告訴孩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啊,所以和好朋友分開後傷心是正常的,痛苦是正常的,但是你可以懷念,可以在心裡祝福他啊。

最後說一點,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看《少年閏土》,真的很喜歡,但是老師們一做公開課就講這篇文章,那頁書都翻爛了,估計那個時候大家都要聽吐了,這恐怕是我能想到這篇文章唯一的瑕疵了。

PS:“人跡罕至”這個成語,你是什麼時間學會的?我的回答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紅彤彤的雲密佈

建國以後,魯迅在中小學課本的地位,彷彿是鎮宅的門神,春晚綁定的馮鞏老師。

至於偉大的魯迅該不該退出小學教材,也是爭議很久的事情,從課本強制一統的“急急如律令”鬆口以後,這個問題就開始成為公共場域裡的一場大撕逼。這個問題應該會一直討論下去吧,因為我們這個國度,熱衷開會,喜歡爭辯、愛和稀泥的熱情遠勝過喜歡討論本身。

我們每個人都比神仙還明白,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墊腳石,了不起眼,但位置核心,方寸之石可以挽大廈之將傾,甚至是輔助文化復興之基業。所以這些年來,小學教育特別是教材實踐中,一些本來被壓制住的疑慮紛紛浮出水面,最核心的問題,我想不外乎白話與文言的比例設置問題,以及魯迅該不該被“辭退”或者打發“退會”了。


首先,“清退”魯迅不是“罷免”魯迅,更不是否定魯迅,而是他的文章與思想實在“藥性”過重,不大適合小學的“教育療法”。

我們知道,提議迅哥兒掙脫教育家給他打造的“鐵屋子”,讓魯迅走出小學生課堂,不和小朋友廝混,走向更廣闊世界,是特別讓一些朋友倍覺傷感情的事情,甚至於聲色俱厲如喪考妣。這些朋友群體有個基本特徵,多數都是中年以上,在社會中頗有地位,有著一呼百應地動山搖的話語權,也掌握著中小學教改乃至輿論喉舌的命脈,他們從小讀魯出生、受魯影響,視為精神偶像,讓魯迅走出小學課程,簡直如同拆除他們的精神聖殿一般嚴重,就像如今面對八九零後青年非議張國榮先生一樣是需要勇氣的。

而問題重心在於,小學生教育不是某群人的情感問題,更不是否定魯迅價值、意義、和地位的問題。而是在中小學特別是小學教育中,需要特別清楚、特別求實的承認,魯迅的文章、思想確實和當下的小、初學生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有著極大的差距,在實踐中處處體現出扞格不入的狀況。這一點,凡是接受過大陸小學教育的童鞋們、中小學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大概體會最深。

所以,我們的教育課本理應因勢順導,理清一些不適合其年齡特徵、心理狀態的課文,讓中小學語文教育更加合理和完善化。甚至我想,魯迅本人如果在世,以他的一貫主張和邏輯,倘若知道大家這麼搞法,讓他的文章的入主小學課本,他都會玩命反對之。他不愧是個偉大而有自知的人,生前就反覆表示,青年人最好不要讀他的文章,因為他寫下的文字,要麼晦澀,要麼激憤,要麼陰鬱黑暗。


其次,我們看看中小學特別小學教育中強化魯迅的成效如何

其實,魯迅“加盟”小學教育機構近六十年,還該不該“續簽”,最有說服力的理由是看這麼多年下來,教育實踐的成效如何。

我認為,魯迅的“常駐”小學課堂,其教育成效即便不能說是完全失敗的,也應該說是非常讓人失望的。 這個問題當然見仁見智,可能永遠無解。但是,這個問題又是全體國民都可以感同身受的,因為九年義務教育貫徹以來,幾乎人人都是參與者,而且這個問題倘若沒有達成 共識,日後我們的子孫幾代都還要深受此中的困擾。魯迅的思想是即為深切深刻的,文章又幾乎無一例外的晦澀難懂,主持者的擁魯派絞盡腦汁讓魯迅在小學課堂分一杯羹,然後處心積慮的選擇一些魯迅文章中最粗淺的部分——什麼“窗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什麼《故鄉》、《藤野先生》、《三味書屋》之類,可是,各位同志,你們是否可以坦白承認,不要說你小學那時天降大任能“懂”,甚至於十年八年以後,到了你大姨媽成為常態、夢遺已然習慣的年齡,對於這些課文您到底理解了幾成?

所以,從小學課堂中請出魯迅,從實際成效來看,也是理所當然的,完全不必文過飾非。


最後,我們參照看看中小學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於哪裡

平日我們檯面上的人物一談到中小學教育理念問題,就天外飛仙一般不著邊際使勁往大說。

其實完全不必如此遮掩。我們還是務實一點,讓上帝的還給上帝,魔鬼的還給魔鬼,小朋友的還給小朋友。我不才,理清一下思緒,參考下赫爾巴特、杜威、贊科夫等教育學大家的理論,認為中小學特別是小學的語文課程其教育核心的邊界在於:

1,識文斷字,給予最基礎的漢字識別、作文指導。

這個功能設置真的和魯迅沒啥關係。因為魯迅的文章,其表達個性、別緻,基本脫離“常規”,是漢語文學大道上的“超級賽車手”,小朋友學走路都沒多久,教他滑板車都是危險,你還讓他學“老司機”?顯然期望值過高。而且,魯迅這麼強悍文學基因的常年入駐,其實也並沒有讓我們的小學生朋友在語文學習、作文表達、文化提升上有更多的助力,反倒是和其餘不恰當的課文一起,阻礙著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更好、更合適的文章吸收、學習更為正確的作文表達,獲取更為優良的文學素養。魯迅文章該不該入駐小學課本,正是這一集體反思的體現之一。

2,“健康人性塑形”和“初級人文精神薰陶”的初衷。小朋友是人生中的基礎階段,不僅身體在成長,精神也在塑形,因此,對於其教育需要健康、人性第一,人文為中心,在課文的選擇中應力求明白曉暢、觀念易懂、文字優美、思想溫和等這些方面都能結合較好的文章。魯迅當然並非是“不健康”的,只是其佶屈聱牙的文字表述、其有仇必報的人生觀念、其負氣鬥狠的生活態度、其尖刻凌厲的處事風格,實際不適合還沒有較好理解能力的中小學生朋友,讓魯迅影響他們,不僅是揠苗助長,說得刻薄一點,也就是自家掘坑自家埋。也正因如此,過去海外大學者林毓生先生有個很震驚人心的觀點,認為建國後某個時段青年群體的狂亂,與魯迅的“鬥狠”的教育傳統和思想資源有著千絲萬縷的干係。

可能我們會設想:沒有魯迅的日子會如何? 我們舉臺灣省為例。在“魯迅離家出走”的臺灣地區,其基礎學校的語文教育,一貫的不曾有魯迅的身影。而實際效果上,普遍公認的,其中文基礎教育要遠遠優勝於我們,其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成效也遠過大陸。謂予不信,您有興趣話可以翻翻檯灣省的聯考語文試卷和我們的高考語文考卷對個對比;更深入的,可以看看人家那邊報考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的試卷和我們這裡的中文系試卷的難易程度;還有更高階的,看看灣灣省作家如董橋、龔鵬程、張大春這些人的文章,是如何把我們的作家的文字比的粗鄙的。也就是說,沒有魯迅的中文基礎教育,並不會引起什麼後果。


因此,魯迅課文應該走出小學課堂特別是是小學課本。也就是說,按魯迅的說法,自此以後,是應該改換些態度和方法的。而老實人誤將縱錯當作寬容,一味姑息下去,則現在這樣的混沌狀態,是可以無窮無盡的。

也就是說,魯迅及其文章是我們這個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但是,這項遺產也不能演變成為大人世界對著小朋友精神壓迫的工具。

魯迅呼喊:“救救孩子”!你們聽到了嗎?



劉愚愚

魯迅作品與當前文學創作潮流不相符。當前文學的商業性、娛樂性和大眾性,導致文學已不再具備單一的審美、教化和啟蒙的功能,人們對文學多抱的是一種“玩”的心態,文學創作與其它網絡遊戲活動沒有了本質的區別,方塊字的寫作也就是一種發洩私憤、記錄心志的工具,文學家也不再是什麼高人一等、令人仰慕的文化精英。“新概念”、“下半身”、等充斥文學寫作,青少年們對超女、快男的興趣遠比魯迅要大得多。同時,青少年們閱讀的對象也與魯迅作品的嚴肅、尖銳格格不入。

當今文學的創作已從以往的表現歷史現實退回到了書寫內心、展示自我、探討人性。活躍在當前文壇的大作品,也多是探索人性、描寫自我的作品,與魯迅作品的歷史味、時代味、政治味,表現主題的深刻相去甚遠。但是無論理由如何,這些其實都不應該成為魯迅作品全面退出中學課本的理由。“對中國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和知識分子來說,魯迅對國家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文學領域,他的作品鼓勵人們對社會進行反省。即便現在閱讀魯迅的作品,你還能受到強烈的啟發。


車邏輯的邏輯

最後,很簡單的一個判斷:學習魯迅作品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對孩子的未來作用在哪裡?


用戶5521427161


來強行回答一波吧,首先我得態度很簡單,呼籲這些得人 腦子裡有屎💩,因為很多朋友就魯迅先生文學才能地位等因素做了分析,所以再不做論述。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多年以前,有人呼籲要改國歌,理由是現在我們國家已經獨立了,也沒有什麼奴隸了,當然要改啊~

乍一聽起來到也有道理,可是有個屁得道理啊,第一,這首歌從外敵入侵開始,就逐漸唱響在神州大地,哪怕現在我們有好日子了,那前任的流血犧牲就可以不說了?理由就是哎呀呀好血腥哦對孩子子不好巴拉巴拉之類的

第二,國雖大,忘戰必危。核心就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就目前國際形勢來說,我國國土雖大,但是爭議和危機不斷,美,日,歐,印,熊,哪個對我們友好,哪個又不是時時刻刻想給我們一刀?

同樣的理由,第一,那個時代離我們有多遠?一根指頭算10年,傻逼們搬起來腳趾頭算 ,夠用。學醫救不了這個人是最無奈也最心酸的事實,國雖大民雖眾,奈何精神不醒,又有何用?甚至在當時,連改一個標點,換一把椅子,都是流血犧牲,就更加不要說精神意識了。何況,就目前,愚昧得人依舊存在,縱然那場精神覺醒得的鬥爭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些西方糟粕,但是你生病吃藥都有副作用,咋滴,不吃啊?

第二,孩子還小這個想法是立不住得。小小孩子奧數學的英語學的奧賽去的特長學的,怎麼一提這樣的文化就不行了?那豈不是連最起碼的建國鬥爭也不能說?問什麼?流血啊,戰爭啊?

扯犢子,這群人我一般叫做牧羊犬,血性需要培養,他們應該知道自己身體裡留著什麼名族得學血液,他們得知道,自己要學什麼精神,才能不被外國人打進來,搶錢搶物搶女人,不被奴役,才能知道改該做什麼,才能人讓名族興盛。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種抓起不是簡簡單單英語奧數,也不是特長班,最重要的,魂的教育,精神的教育。

以上。


匪我無酒

我剛回答了一個。出師表是不是應該退出中學課本?現在又討論說魯迅是否應該退出,小學課本。我想說。語文課本應該退出小學的生活。教育,這不是瞎胡鬧嗎?如果高等數學裡面。微積分不學了。函數不學了。數學原理,也不學。那麼還有開設,數學這門課的意義嗎?

新中國成立以後。魯迅的文章在中小學課本的地位。那就是萬曆朝的張居正。去火耗的于成龍啊!偉大的周樹人的文章是不是該退出中小學語文教材?這也是一個爭議,很久的話題。前幾天。中華好詩詞的官方微博賬號上。說,中學。古文,課文要從18篇增加到,72篇。這個問題應該會一直討論下去吧!因為我們這個國度就喜歡無中生有。熱衷於開會喜歡爭辯,愛活稀泥的熱情,永遠勝過,討論問題本身價值的含義。魯迅的文章常駐中小學課堂。是語文教育的成功典型案例。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全體人民,都感同身受。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來。沒有人不會背魯迅的文章。三味書屋。紀念劉和珍君。祝福。故鄉。藤野先生。因為魯迅先生的思想是極為深刻的。她受過良好的私塾學的教育。又有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新的文化思潮。文章既有晦澀難懂的一面。又有新文學的清新一面。魯迅的文章非常優美,文學性很強,雖然通常評論,只注重其中的抗爭意味,憤怒或吶喊。究其原因,這是時代因素所造成的。其實把這些激烈的東西,全部去掉。周樹人依然是文學造詣,頂尖的大師,文學巨匠,這是毋庸置疑的。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文學需要改革。藝術需要創新。這些事情也在困擾著,當今的學術界。有些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經過了長期的抗日戰爭,民族解放戰爭。中華民族飽受外族侵略之苦。那個時期成長起來的一批偉大的優秀文學作家。他們是經歷了時代的考驗。他們的作品也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康熙王朝裡面。陳道明主演的康熙。有一段經典的臺詞。說,崇禎皇帝才吊死在煤山上,才幾年吶。那棵歪脖樹。還在故宮後面的景山上。你們都忘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和平時期,要更需要新時期的戰鬥精神。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英雄革命氣概。

我們這個時代是需要魯迅這樣的知識分子的。任何時期的語文教科書,都需要。而不是應該討論是不是把魯迅的作品要請出去的問題?要請出去的。是那些沒有思想內涵,在文學上沒有藝術成分的作品。你能說,洛神賦寫的不好嗎,說離騷楚辭。不是經典作品嗎?

魯迅先生的文章,和作品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這是代表當時反對封建文化的一面旗幟。尤其是對國民劣根性的揭示。這代表了一種先進文化。一旦魯迅的文章被刪去。就像是割裂了一個文化樣式。魯迅先生的文章,已經成為一種符號性的象徵東西。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靈魂。一種文學上別樣的美麗。滕州一中。中學高級語文老師曾經說過。魯迅是中國現當代,非常重要的,文學作家。對社會問題,看得非常深刻。作品中充滿了責任心,同情心,非常值得當今的學生,好好的閱讀和品味。如果說從課本中刪去魯迅的文章。再到去圖書館裡,去借書來讀魯迅全集。無從瞭解中華民族抗爭的勇氣。他的文章是具有民族氣節的,是和那個時代相掛鉤的。歷史意義和文學意義的完美組合,反映在魯迅的文章當中。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是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找出美來。讚美,陶醉,那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想把魯迅的文章。從中小學語文課本。刪除的人。這些人,是將祖國的未來變成萬劫不復奴才的人。

提出問題的這些人啊,我覺得對魯迅的文章還是知之甚少的。魯迅不只是說寫過狂人野草散文集,雜文集這些東西。還比如寫的。明清小說史略。她的文筆是非常好的。魯迅可以說是白話文小說裡的一個個天才。不論是我們熟悉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像這樣的作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你現在的,哪個青年文學作家還能寫出這樣的東西的。他的作品是。文學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大神之作。別說是,寫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甚至讓學生全文背誦都不為過。


嚴行露

當然不應該退出小學課本。浦東教研員、作家夏智認為:“魯迅的作品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這是代表當時反對封建文化的一面旗幟,尤其是對國民劣根性的揭示,這代表了一種先進文化。一旦刪去魯迅的文章,就割裂了一個文化樣式”,在一個不公平的社會里,有人怕魯迅,怕魯迅的匕首與投槍,更怕有人學魯迅,怕人們受魯迅的薰陶製造出更多的匕首與投槍。

正如夏老師所說,魯迅代表中國的先進文化,魯迅文章已成為一種符號性的東西,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靈魂,一種別樣的美麗。語文特級教師陸繼椿認為:“魯迅是中國現當代非常重要的文學家,對社會問題看得非常深刻,作品中充滿了責任心、同情心,非常值得當今的學生好好閱讀、品味。”從課本中刪除魯迅文章,等於是從小抽去了中華民族抗爭的勇氣,抽掉了有壓迫就有反抗的精神脊樑,抽掉了冷眼看世界的眼睛,這會讓我們未來的花朵,因軟綿綿的“平和”教育而喪失了血性和抗爭的因子,變成溫順的綿羊。魯迅先生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想將魯迅文章撤出課本的人,實在是想將祖國未來變成萬劫不復奴才的人。


春秋史社

文章艱澀難懂不是不讀魯迅的理由,《論語》、《道德經》一樣不容易懂,不妨礙我們小時候背誦的。真正不讓小孩子讀魯迅,是因為我們接觸的都是“壞魯迅”的文章。

魯迅是否退出小學課本,其實應該拆解成兩個問題:

1. 文學史上的魯迅,是不是該退出小學語文課本。

2. 作為批評家的魯迅,是不是該退出語文課本。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文學史上的魯迅,是不是該退出小學語文課本。

魯迅可以說是白話文小說創作的第一個天才,不論是我們熟悉的《狂人之日》、《阿Q正傳》,這樣的作品是足以寫入文學史的,可以說,這樣級別的神作,寫入課本可以,甚至讓小學生全文背誦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且我們也不要覺得小學生背誦魯迅怎麼了,比如前陣子的一箇舊瓶新酒梗:

兩個朋友在火車站站臺等火車,一個忽然對另一個說:“你等下,我去買幾個橘子”。另一個人說:滾,我才不是你兒子呢。

這個梗就來自朱自清《背影》一文,大家都背過,所以就很容易會心一笑。像魯迅創作的白話小說,水準非常高的,甚至高過同時期的沈從文,朱自清的作品都能上,魯迅的就更應該上了,絕對的好東西。

真正應該滾出小學、中學甚至大學課本的魯迅,正是我們大都數人瞭解的那個魯迅,也就是第二個問題:作為批評家的魯迅,是不是該退出語文課本。

其實這就有點特指了,諸如《記念劉和珍君》這樣的文章,言辭是很犀利,許多人看著也很痛快,但是又能如何呢?其實社會的發展一直在繼續,太陽底下也沒什麼新鮮事,過去魯迅諷刺的問題,今天仍舊存在。所以許多人會覺得,魯迅存在的意義在於他“彷彿插在敵人心臟的尖刀”。

所以有評論者就說,魯迅後來寫評論完全是“以有用之身,行無用之事。”如果他能繼續堅持白話文創作,在今天的影響一定比現在的他要大的多好多。

所以也不要覺得魯迅的批評多麼有價值,在我看來,民國時期被尊敬的只有兩類知識分子,一類諸如劉文典、梁實秋這樣的,他們在戰亂中通過自己的努力,保全了文明的火種;甚至像沈從文、早期魯迅,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豐富了我國文化的內涵邊界,也相當厲害;

另一類則是像瞿秋白這樣,以讀書人之軀直接和侵略者硬撼,死了又怎麼了?憑藉一腔熱血,知識分子不當了!哪怕前面是火海,我認了!

但不論如何,都不是像課本里出現的那個只知道到處噴人的魯迅,在今天看來,那些作品就算是燒了,應該也無所謂吧。


酒騎風

魯迅作品不應該退出小學課本,以魯迅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和影響,其作品都不應該退出小學課本。



毛澤東主席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揚人。

小學課本是需要樹立兒童正確的歷史價值觀。那有誰的作品比魯迅更適合呢?一定有,但是魯迅也一定存在。

首先我們看看那些作品還存在?其實非常多。


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記念劉和珍君》《文學和出汗》《“友邦驚詫”論》《為了忘卻的記念》《拿來主義》《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小說:《孔乙己》《一件小事》《社戲》《故鄉》《藥》《阿Q正傳》《狂人日記》(節選)《祝福》
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
詩歌:《自題小像》《自嘲》

教材版本不同,這是網友的統計,非常之多。其實我上小學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故鄉》(閏土和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論雷峰塔的倒掉》《孔乙己》《社戲》《“友邦驚詫”論》《拿來主義》,其他的印象並不算深。這些作品讓我體會到了100年前的社會風貌,和價值觀。到現在還是影響著我的,比如《拿來主義》…可見文學作品的價值就在這裡。


那麼魯迅作品應不應該退出呢?個人覺得不應該。因為有價值的作品不應該被抹殺,當然也需要引進更多新時代作家的優秀作品,畢竟孩子是社會的未來,需要接受更寬闊更全面的文學思想和價值觀培養和樹立。畢竟百家爭鳴更好。

所以,魯迅作品不能也不必退出小學課本,多加入其他優秀作家的作品就好了。就這樣。


君箋雅侃紅樓

魯迅原名周樹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早年到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後棄醫從文,靠寫文章來拯救舊中國民眾麻木的思想和靈魂。他的文章諷刺了當時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辛辣尖銳,而且許多人物許多現象放在現在仍然同樣適用。譬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每讀一遍他的作品,深入解析,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和感慨。

可見,魯迅在文壇和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堅固不可動搖的。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中國魂”,需要世代傳承。

提到傳承,不得不依靠祖國的花朵們,可是對於小學的孩子來說,年齡以及社會經歷是遠遠不夠的。魯迅的文章處於從文言文向白話文轉變的年代,許多語法語句子語序和現在是有區別的。小學時期的孩子對語言的掌握還只是在初級階段,按當時的語序理解,不由得會產生混亂,因此更多的孩子會覺得晦澀難懂。


除此之外,魯迅身處特殊的歷史階段,不結合當時舊中國的社會歷史背景,很難理解他文章中的深層含義,而對於小學生來說,那段歷史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老師講起來也會覺得事倍功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