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插秧技术有哪些?

辫子小叔

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水稻的插秧也出现了很多新兴的插秧技术,有的是为了提高通风透光效果,有的是为了有机种植除草,还有的是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下边我就介绍下这几种插秧技术吧。


1、宽窄行插秧技术。常规插秧是行距30厘米。宽窄行插秧则是行距为20:40的行距,平均行距还是30厘米。采用这样的行距插秧可以提高行间的空气和光照的通透性,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泥温;另一方面由于单个行距加宽10厘米,也让40厘米的行宽有了轻微的边际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增产作用;通风透光率的增加,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有机物的积累,也一定程度上增加抗倒伏能力。

2、侧深施肥插秧技术。侧深施肥插秧技术是从日本和韩国流传过来的新技术,在黑龙江农垦已经推广了大概5年的时间。这种技术采取不施用底肥,在插秧时利用侧深施肥插秧机将侧深施肥专用肥和秧苗一起下地,肥料施在秧苗根系侧5厘米深3厘米的位置,利用田面泥浆的淤合能力将肥料封闭在泥浆中,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损失。使用这种技术在一些地力好的地块可以免去施用穗肥的过程,做到全期只施用一次肥料。减少肥料的浪费,降低化肥使用量。并且这种方式化肥的利用率较高,秧苗返青快、分蘖快,比常规手扬撒施肥料的方式节省人工等特点。

3、覆膜插秧技术。覆膜插秧是有机水稻种植上最近几年出现的技术,采取可降解的黑膜在膜上插秧,利用黑膜增温、不透光的特性来杜绝水田地里杂草的发生。目前覆膜插秧有机插和人工插秧两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解决了有机种植中杂草的发生,但是作业效率较低。正常的高速插秧机一天作业面积在50-60亩,但是覆膜插秧每天只能插秧20亩地,作业效率低了一半多。

4、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技术。目前这种插秧机都是国产的。采取17:33的平均行距25厘米的行距规格,具有明显增产的效果同时由于密度的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变大。


5、钵育摆栽插秧技术。这个技术是成套的设备来作业,成本较高。一套设备在50万左右,包括一体化的播种覆土利和插秧机。播种采取每个钵控4-5个粒,平均用种量250-300斤每360平方米,育机插大苗、在棚内争抢积温、多育出一片叶在插秧的方式。由于播种量的降低,用苗量也增加。正常360平米的大棚插秧面积在50-60亩,而这种方式插秧的大棚只能插20-30亩,这种方式育出来的秧苗壮、带分蘖下地、机插不伤根、下地没有缓苗的过程。优点非常多,能有效的增产,尤其是在有机水稻种植及跨区种植方面。


以上是我们农垦现在已经推广或者小面积使用的插秧技术。我是黑龙江农垦的一名基层水稻研发人员,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1)插秧期的确定

最早插秧期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当地温稳定通过15℃时,即可开始插秧,18℃时为最适插秧期。最晚插秧期与安全抽穗期有关,即要保证安全齐穗期以前抽齐穗。各地可根据安全齐穗期的温度指标找出安全齐穗期日期,向前推50~60天。

(2)合理插秧密度

一般每公顷栽插穴数为22.5~52.5万,每穴4~7苗,基本苗90~375万。生育期长、多穗型品种分蘖能力强,应少插一些基本苗,多争取一些分蘖穗;相反,生育期短的品种、大穗型品种,就必须插足基本苗,依靠主茎穗。肥力高、插秧早,稻株分囊力强,栽插密度要稀;反之,栽插要密。

(3)保证插秧质量

插秧要求“浅、直、匀、齐”。“浅”,即栽插深度2~3cm浅插有利于早返青、早分集;“直”,即秧苗垂直,不东倒西歪不躺秧、飘秧;“匀”,即行距、穴距和每穴苗数要匀;“齐”,目秧根对齐,插秧深度深浅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


农学谷

水稻插秧由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两大类。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插秧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不只是在南方稻区特别是在东北水稻主产区,大面积采用机械插秧。

寒地水稻常见的插秧机有进口的洋马、井田,还有国产的德科、小六行。配合机械插秧的技术有很多方面,首先是插秧的时间。寒地水稻采用旱育秧,由于育苗时温度过低,大田还未化冻,因此育苗工作是在大棚内进行的。插秧的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此时气温已经逐渐上升,加上稻池中的水层保温,可以保证插秧后苗免受低温迫害,能够成活。

其次是插秧的密度,这与品种本身的分蘖能力相关,如果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可以适当调大间距,分蘖能力弱的品种要适当密植保证产量。一般插秧机常用的插秧密度是12cm和14cm,可根据品种选择档位。在插秧时还要注意插秧机的行驶速度对密度的影响,尽量保持匀速前进。

插秧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合机插的秧苗,苗龄过大或过小的都会对插秧机有所影响:苗龄过小会发生秧抓抓取量过多,苗龄过大会造成叶片卡在机器上的情况。一般选择株高在13cm左右,苗龄为3叶1心的水稻壮秧进行机械插秧。

现在应用于寒地水稻的除了常见的插秧机还有可以在插秧同时施肥的侧深施肥机,能够减少底肥施用,将返青分蘖肥在插秧同时施入土壤,缩短缓苗时间,增加有效积温积累量,促进水稻高产高效。


特菜答人

我想给大家说说,另类插秧技术。

懒人直播法。

我国南方有些稻田,冬天、春天泡在水里,寸草不生,夏初,我们可以将常规优质高产稻种催芽。在催芽空隙,将稻田里的水放掉大部,只流下泥皮水。然后将催好牙的稻种按照每亩3-4公斤均匀撒播在稻田间,防止鸡鸭鹅下田啄食。待秧苗长出之后,按照正常水稻管理方法管理水稻,一亩田能收获稻谷500-600公斤。

据统计,我国南方冬春季泡水,不长寸草的稻田大约占总稻田的5-10%,面积惊人,而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妇女儿童老人居多,这项技术切实可行,能为农民增加不少收入。

为什么此技术采用常规稻种呢?这是因为常规稻种价格便宜,超级稻种昂贵,在我的家乡湖南市场,超级稻种子100块/kg。我国常规稻有很多优良品种,包括糯稻、占稻,很多品种优质高产。


黄常慧

水稻在我国种植已有上千年历史,传统的插秧是人工栽插。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力低,密度低,深浅掌握不好,秧苗栽插后生长慢,发颗差,产量低。


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水稻种植面积大的地区,都推广了机器插秧技术。机械化插秧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栽插密度好掌握,深浅适中。对以后的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操作方便,产量也有了大的提高。


除了传统的插秧与机械化插秧外,近几年直播水稻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每年小麦收割后,农民对土地进行旋耕.平整,施肥,直接把稻种播在田里。上水浸泡二小时放水,第二天喷上除草剂,待出苗后隔几天上一次水放掉。直到秧苗长到能水管后,就开始水管。直播水稻的优点是,节省劳力,技术简单便与操作,产量也不低。是农村田块较小,劳动力缺乏的种植户的首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