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大王庙!运河西岸的河神!

位于宿迁市区大运河西岸项王桥附近的大王庙,相传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二十三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各代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在2005年整修过程中,意外发现镶嵌于墙壁上的3块碑刻,碑刻的形成时间分别是康熙四十六年,乾隆二十九年和嘉庆三年。其中嘉庆三年的碑刻记载了中运河一段美丽的传说。

宿迁大王庙!运河西岸的河神!

大王庙碑文

碑文的开头写道:“宿迁城外东南圩运河之西岸有金龙四大王庙,中供大王像、左供张老爷像、右供先曾祖文襄公像,旁列侍者二人。庙之建不知起自何时,而文襄公像则由江西各帮官丁塑以供奉者。”张老爷是黄河之神,文襄公是清代河道总督靳辅的官称,他们为什么要将靳辅的像塑于庙中呢?碑文中有所交待。

相传康熙年间有一江西运粮船队,从黄河向中运河行驶途中,时间已近深夜,突然天空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行进中的船队迷失了方向。不知往何处去的粮船被迫在漫无边际的波涛中左右盘旋,任其漂泊,船工们期盼着风停雨止,期盼着救命的船只。但风越刮越大,雨愈下愈急,阵阵狂风时而卷起巨浪重重地撞击船板,湍流一个接一个的向粮船袭来,似乎要吞掉这运粮船队。

宿迁大王庙!运河西岸的河神!

大王庙碑文

船队在激流中搏击,在风雨中挣扎,沉船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就在这十分危险的生死关头,闪电下忽然发现前方似乎有船,船工们定睛看去,望见船的桅杆上有忽明忽暗的灯光,灯光下闪现“总河靳字”四个大字。于是船队就掉帆向灯光驶来。当粮船随前船驶出风大浪急的黄河进入中河口后,这时再寻找前面挂灯的大船,大船已经杳无踪影。他们认为这是河神靳辅为船队引航所为,让他们化险为夷。于是这支船队回去后就联合江西各帮官丁,将文襄公靳辅的像塑于大王庙中。

宿迁大王庙!运河西岸的河神!

大王庙

2018年5月18号正在修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