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 合肥造多強

據江淮晨報報道,從家電、到汽車;從筆記本電腦,到平板顯示;從洗髮水,到保溫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種種,都已可以用“合肥造”。

不僅僅是種類齊全,家電、裝備製造業、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汽車產業成為合肥四個產值超千億產業。新能源產業呈現集聚效應,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太陽能光伏等產業初步確立了全國領先優勢。在先進製造業中,合肥是全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家電城,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四大件產量突破6000萬臺套,居全國首位。

“第一名”可不僅僅是家電行業的專利,合肥的語音產業獲批首個“國家智能語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列入省部共同打造的千億產業。光伏產業獲批“國家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城市”,正在著力打造“中國光伏第一城”,新能源汽車產業獲批國家推廣應用示範城市,推廣應用規模位列全國第一。

合肥還是重要的裝備製造城,是全國最大的挖掘機、叉車、輪胎生產基地之一,重裝變壓器、鍛壓裝備生產位居全國前列。合肥是汽車城,是全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全系列汽車生產基地。

光用“厲害”可能不足以為合肥製造業添加註腳。

那我們不妨將合肥製造業拆解開來,用其中11個亮點產業的成就,來看看“合肥造”到底有多強?

@家用電器

四大件產量連續多年居全國之首

家電產業是合肥首個邁入千億產值的產業。合肥既是全國最大的“中國家電產業基地”,也是國內家電品牌最為集中的地區,現已擁有4個國際品牌和12個國家級名牌。家電產品佔據國內近20%的市場份額,近日又成功獲批國家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現已形成集家電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及相關配套企業集群的完整產業體系,產業綜合配套能力日趨完善,核心配套率達75%,形成了“龍頭企業—大項目—產業鏈—製造基地—產業集群”發展模式。2017年“四大件”總產量首次突破7000萬臺,連續多年居全國之首。

@裝備製造

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前列

裝備製造業是合肥市第二個突破千億的產業,近年來合肥裝備製造業取得顯著發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新興產業裝備異軍突起,工程機械、大型成套裝備的部分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佔有率躍居國內前列,擁有安徽叉車、日立建機、應流集團、合肥鍛壓、天威合變等優勢企業集團,以及東華工程、水泥研究院等成套裝備研發和生產企業。2017年,在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回暖向好的帶動下,合肥裝備製造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增速達15.1%。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具有中國最全的商用車產品型譜

擁有11家規模以上汽車整車及專用車生產企業以及250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現已形成以輕型、中型和重型載貨車、客車、商務車、微型車、轎車為主導產品的系列化發展格局,具有中國最全商用車產品型譜,擁有30多個系列400餘種車型,年產能達到120萬輛。2016年成為合肥市第四個“千億產業”。2017年,合肥汽車產業實現產量53.8萬輛。

@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

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已聚集了科大訊飛、賽為智能、協創物聯網等一批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領域龍頭企業,形成了覆蓋語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基礎平臺、物聯網、智能客服、穿戴式設備等的完整產業鏈。目前,智能語音產業已被國務院列為重點佈局的11個領域之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列入工信部首批三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試點之一。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平臺日服務量達40億人次,用戶達9.1億戶,與全國超2萬家智能硬件客戶建立合作關係,以“訊飛超腦”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已領先全球,成功佔領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2017年,全市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7.4%。

@集成電路

年複合增長率居全國前列

合肥市堅持將集成電路產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在全國率先出臺專項產業政策,組建總規模2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併購基金,營造良好環境,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爆發增長,已被列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重點佈局城市,成為國內少數幾個擁有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全產業鏈的城市,集成電路年複合增長率居全國前列,規模居全國第6位。目前,合肥已集聚各類集成電路企業120餘家,擁有晶合晶圓、聯發科技、兆易科技等業內知名企業。特別是晶合項目的成功量產,有效填補了國內空白,提高了驅動芯片的國產化率,實現了“中國芯合肥造”。預計2017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產值超230億元。

@新型平板顯示

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佈局

按照“龍頭企業—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瞄準全球顯示產業及技術發展動向,與京東方合作,先後建設國內首條液晶面板6代線、8.5代線和全球首條10.5代線,匯聚了彩虹、樂凱、康寧、三利譜等上下游企業100多家,累計投資1500億元,形成了涵蓋上游裝備、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組以及下游智能終端的完整產業鏈,實現“從沙子到整機”的整體佈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新型顯示面板生產基地。2017年,新型顯示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20.8%。

@光伏產業

裝機規模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近年來,合肥市依託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及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建設,創新推動光伏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2017年,電池片、組件、逆變器主要產品出貨量達21GW,產業規模佔全國10%以上。5戶企業列入工信部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公告名單,10戶企業產品獲光伏領跑者先進技術認證,15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形成了光伏玻璃基板-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光伏系統集成的垂直產業鏈。在全國首創光伏扶貧“合肥模式”,實現“輸血式”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已併網的村級和農戶光伏扶貧電站5863個,“三無”特困戶光伏應用實現全覆蓋。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併網光伏發電系統達1.3萬多個、裝機規模突破1.7GW,位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全年光伏發電11億千瓦時,約佔全社會總用電量的3.8%,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2萬噸。

@新能源汽車

推廣量居全國前列

全市共聚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70餘家,擁有江淮汽車等整車生產企業6家,電池製造及系統集成企業5家,組建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和產業技術創新戰備聯盟。2009年以來,合肥市先後入選國家首批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和5個“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城市”,被列為國家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第29屆加拿大世界電動車大會期間,合肥作為中國唯一城市榮獲“世界最具影響力電動汽車城市”稱號。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近8萬輛,約佔全國推廣總量5%。2017年,實現增加值超50億元。

@生物產業及醫療裝備產業

疫苗、試劑、抗體藥、多肽藥領域都有基礎

@新材料

細分領域多項技術國內領先

目前已初步形成新型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電子信息材料、新型建築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納米材料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基礎,並在工程塑料、新型顯示、新能源、金屬材料、納米材料、薄膜、新型牆體等材料領域有一定優勢。鐵基超導、尺寸可控尼龍微球、呋喃聚酯、石墨烯合成、納米吸附材料等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已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量子通信

技術產業化走在世界最前沿

全球首個遠距離量子通信幹線——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項目正式開通運行,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技術的實用化和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研製出多光子可編程量子計算原型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首次實現十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的量子計算芯片,向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超級計算機能力、達到被國際學術界稱為“量子稱霸”的里程碑邁出重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