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號丨那天,媳婦來到我們中隊

點擊上方“人民武警”可訂閱哦!

熄灯号丨那天,媳妇来到我们中队

上士解偉光滿頭大汗,到天津站迎接第一次來隊的新婚妻子邵俐俐。

天津站前,海河蜿蜒,洋房高樓鱗次櫛比。解偉光帶著妻子,花了約摸半小時腳程,飽覽了這片勝景。踏覓海風拂過的橋樑拱道,呼吸著這座大城市獨有的韻味,妻子洋溢在幸福中。而後,他們追隨人群,鑽進地鐵。

兩小時後,還沒到中隊。走出地鐵站,打上出租車。出城入郊,景色頓變。妻子開始算賬——從老家邢臺坐火車到天津,花了62元5角,僅用了4個小時。下火車後,地鐵每人4元、打車70多元,折騰了近兩小時。妻子有些不高興。

老家人都知道丈夫在大城市當兵。可看到沿途的水塘、葦溝,來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中隊營區時,邵俐俐覺得丈夫“吹牛”了,甚至覺得他“不誠實”。

下午,安頓停妥後,解偉光提議,帶邵俐俐到中隊守衛的庫區周邊轉轉,去看看他們的哨位。邵俐俐悶悶不樂地跟在後頭,一言不發。

趕上下雨,中隊為他們準備了兩雙雨靴、一把大傘。到哨位,要走一公里多泥濘路,繞繞曲曲盤著田埂、蝦塘。中士黃小錦帶班下哨回來,立正後敬了個軍禮,“嫂子好!”弄得邵俐俐有些不好意思。

“你們平常也是這樣走嗎?”邵俐俐問。媳婦難得主動,解偉光有些興奮:“平常可美了!我們騎自行車。”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

這裡四周都是曠野,地平線上依稀露出城市的邊緣,直線距離至少七八公里。天似穹廬,籠罩四野,看得到完完整整的日出日落,天氣好的夜晚,星月皎潔,頗有靈氣。算是大城市難得的殊勝之處。

魚池、蝦塘、農田、葦蕩……一年四季,陰晴雨雪,各有不同顏色。官兵從哨位望向遠方,有時候望到夢想,有時候望見鄉愁。

這條上勤通道孤立在曠野中,連著營區和庫區。本是柏油鋪設,無奈大風總是搗亂,吹來沙土,蓋住路面,一下雨,就變得泥濘不堪。官兵說,這是一片“吹滿風的平原”,無論白天黑夜,總是聽得到呼呼的風聲。有時送來清涼,有時卻像刀子。

蚊子是個大問題,簡直難以想象。夏夜裡經過水塘邊上,蚊子像雨點一樣,往人臉上撲。官兵把蚊不叮、藿香正氣水、風油精、花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據說有奇效。

到哨位附近時,已是傍晚,暮色蒼茫,庫區森嚴。邵俐俐想登上哨樓看看,沒想到解偉光斷然拒絕。執勤重地,生人勿進。她只好在返回路上,繼續聽丈夫講哨位的故事。

3號哨最重要,也最特殊。新兵最怕在這裡上哨。往內是重點守衛的危險品倉庫,往外是一片墳地。夜裡黑壓壓,嗚嗚的風聲砭人肌骨,有時淅瀝蕭颯,有時奔騰澎湃。草叢間總是窸窸窣窣,像是赴敵之兵,銜枚疾走。水塘裡偶爾撲通一聲,沒有後續響動,這是魚兒打挺。還有鳥飛、蟲鳴、蛙叫……

探照燈範圍有限,聽音辨聲,至關重要。官兵練就了特殊本領,從細小的聲響,分辨得出是刺蝟、野兔,還是黃鼠狼,魚兒打挺、野鴨撲騰,絕對不同。中隊組織專勤專訓,設了特殊課目,“藍方”人員潛進水塘、葦溝,在田埂間埋伏、草叢裡匍匐,製造不同聲響,專門考驗哨兵。

今年除夕,飯菜剛上桌,3號哨兵報告火情,中隊立馬全員出動。天津有除夕掃墓的習俗,燃放煙花引燃野草,西風正烈,火勢向庫區猛竄。消防車趕到,但受路況限制,進不來。官兵在上風向打火、在下風向挖壕,奮戰了10個多小時,用光了40多個滅火器,在救火場上迎來大年……

沒上哨樓,光聽解說,邵俐俐覺得意猶未盡。短短半天裡,她對丈夫的中隊、對他們守衛的哨位,有了不同認識。“距離產生美。”官兵們日日夜夜守衛著偌大的危險品倉庫,其實就是守著一段距離,讓危險遠離人民群眾,官兵也因此遠離繁華,心甘情願。

大學生士兵張宏程,因為年齡過槓,考學夢想落空,一度有些失落。那天也是一個雨夜,走在上勤路上,踏著泥濘、迎著風雨,他感覺自己和所有趕赴戰場的戰士一樣,有著一樣的使命擔當、一樣的壯烈情懷。一個霹靂、一聲炸雷,張宏程望見前方哨位上的燈盞,像是暴風狂雨中海面上的燈塔,心裡猛然頓悟、解脫。

中隊官兵確實不簡單。在城市邊緣,緊鄰繁華,又遠離繁華的哨位上,創造了連續58年安全發展業績,連續4次被總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二等功4次、三等功16次……

真正的美,需要細心感受。邵俐俐發現,不管何時,中隊官兵的作戰靴,總是擦得油光鋥亮。7年前,中隊搬來這塊營區,歷年來官兵們種下的龍爪槐、大楊樹,有的已經亭亭如蓋,樹與樹間對正看齊,煞是好看。大家自己動手,平整出的訓練場,就連邊沿的磚石,都碼得那樣齊整,令邵俐俐心頭產生了一種難以表達的敬愛。

時間飛快,住了整整一週。解偉光提前一天為她電話約車。臨行前一天,列兵賈宇昊告訴嫂子,聽說天津的小洋樓獨一無二、聽說海河的夜景美輪美奐,建議她去看看。他說中隊一年一度都要組織“津門一日遊”,別提自己有多向往了……

在他身邊的日子,最清晰的就是上哨路上的那把大傘,還有濛濛細雨中的那些話兒。

(推薦人:張錦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