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談兩次航天發射失利,究竟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國很少連著失敗?

MyVlog


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從官宣和民間推斷兩方面來分析。


一,官宣

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表示,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征”永遠在路上。


一個多月以來,型號隊伍和航天專家同舟共濟、夜以繼日、集中會戰,深入開展問題覆盤、原因分析、試驗驗證等歸零工作,目前兩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機理已基本明確。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在航天全線組織開展了全面質量整頓和複核複查,對原定近期執行的火箭發射計劃進行了適度的調整。

二,民間推測

大家都非常關心國家的航天事業,街頭巷尾熱議不斷,概括起來有點像陰謀論,但是不可不防。從這次長征五號B的發射時間安排上,也能切實感受到謹慎行事。

5月5日16點左右,宣佈發射時間是18點06分;
5月5日18點整發射,488秒後,成功入軌。

時間安排也許是巧合,但是充滿想象。

三,2020年發射記錄

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發射成功,文昌;

2020年4月9日,長征三號乙發射失敗,西昌;

2020年3月24日,長征二號丙發射成功,西昌;

2020年3月16日,長征七號甲發射失利,文昌;

2020年3月9日,長征三號乙發射成功,西昌;

2020年2月20日,長征二號丁發射成功,西昌;

2020年1月16日,快舟一號甲發射工程,酒泉;

2020年1月15日,長征二號丁發射成功,太原;

2020年1月7日,長征三號乙發射成功,西昌。


四,長征五號發射記錄

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遙一重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

2019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遙三重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失利;

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遙一重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


急速馬力快de源碼控


5月5日晚,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召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有媒體提問,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你們在不到1個月時間內,取得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打了個翻身仗,主要都做了哪些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表示: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征”永遠在路上。一個多月以來,型號隊伍和航天專家同舟共濟、夜以繼日、集中會戰,深入開展問題覆盤、原因分析、試驗驗證等歸零工作,目前兩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機理已基本明確。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在航天全線組織開展了全面質量整頓和複核複查,對原定近期執行的火箭發射計劃進行了適度的調整。

作為系統最複雜、安全要求最高的一項航天工程,載人航天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至上。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擔負著發射空間站艙段的重要使命,關係到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能否實現,容不得任何閃失。在前期開展的大量質量安全與可靠性工作基礎上,針對近期出現的兩次發射失利,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和任務相關係統迅即開展了故障剝離和舉一反三,進行技術狀態和產品質量的再複查再複核再確認,全面排查風險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方案預案,努力使失利的教訓變成寶貴的財富。

此次發射成功,不僅實現了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戰告捷,也為中國航天打了個翻身仗,為後續任務增加了更大信心。長五B火箭首飛成功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計劃也公佈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迎來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實施的“開門紅”,拉開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介紹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Java實用技術


一直以來,中國航空航天都代表著中國製造和中國科技的最高水平,中國的航天水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和夢想。但是就在2020年間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失利兩次,極大地打擊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第一次發射失利發生在3月16日,中國在海南文昌航空發射中心實施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時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導致的飛行失利。

第二次發射失利發生在4月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負責將印尼衛星送到既定軌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一、二級火箭運行正常,三級火箭出現運行異常,導致火箭和衛星墜毀。

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是一款最新設計的運載火箭,飛行風險本身就比較大,如果出現失利還可以理解,但是長征三號乙是一款安全運行了許多年的“老”火箭,也出現看了失利,這充分說明了航天產業是高精尖和高風險的產業。兩次接連失利,極大地打擊了中國航天事業的信心。

一兩次的失利並不可怕,只要是能夠堅定信心,努力改進,找出出現問題的關鍵,火箭發射的失利必將成為中國航天事業歷史上的寶貴財富。

關於火箭發射失利的原因,網絡上有許多的論斷,這裡就總結幾個流傳最廣的論斷。

論斷一,技術方面的失誤。

在火箭發射失利之後,失利火箭的研發專家和航天專家深入開展問題調研和覆盤,進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和實驗驗證,基本上已經實現兩次發射失利的故障定位和發生機理,為今後中國的航天發射積累了寶貴經驗,與此同時,對中國航天全線組織開展了質量整頓和複核複查,對於原定的發射任務時間進行了調整。

論斷二,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出現了大量的人才流失現象。

2018年,“張小平離職事件”曾經刷爆網絡,雖然最終證實張小平並不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技術靈魂人物,但是中國航天事業人才流失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近年來,隨著國內民營航天事業的發展,吸引了大批航天事業的人才加入其中。體制內科研人員之所以選擇加入民營航天企業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就是薪資待遇肯定會更上一層,其次在民營企業中更容易出成果,晉升之路和個人機遇更加的廣闊。

國家政策正在鼓勵民營航天事業的發展,許多在體制內的優秀人才選擇加入民營企業也是有利於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但是中國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不能因為民營企業的而受到影響,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優秀科研人員的福利待遇和晉升機制,讓中國航天成為能夠吸引優秀人才的平臺。

論斷三(純屬猜測)美國研製秘密武器干涉中國航天發射。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美競爭已經不可避免,在航天事業方面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也是愈演愈烈。網絡上出現了許多美國正在研製太空武器的消息。近年來,美國多次以中國為“假想敵”,聯合盟國進行以陸戰、海戰、空戰、太空戰、網絡攻擊等涉及多領域的戰略演習。

2018年6月18日,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法令,美國國防部下令開始組建“太空軍”,美國太空軍獨立於美國空軍,成為美國第六大軍種。特朗普表示,美國對地外空間的探索事關國家安全。美國在太空中僅有"存在感"是不夠的,還要具有"統治力"。建立太空軍對於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而言至關重要。

在2020年3月13日,美國太空軍與導彈系統中心宣佈,一種專門用於阻止衛星發射的新型干擾器已經交付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第四太空控制中隊。這種干擾器系統可以暫時癱瘓衛星信息傳輸,是美國首款公開宣佈的太空“進攻型”武器。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防止敵對勢力對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破壞。

在中國航天發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次的失利,每一次的失利都在促使著中國的航天事業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任何的阻礙都不能阻擋中國航天事業的進步,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必將更好的綻放在太空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