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迷思之二:加密貨幣何去何從?

不論是投資金錢還是投資學習,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是:短期期望過高,長期期望過低。

最近加密貨幣市場有點命途多舛。比特幣從2018年初雄赳赳氣昂昂邁向20000美金大關之後便一瀉千里,截至5月24日,其幣值只剩7500美金左右了。而其它的加密貨幣跟比特幣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比特幣漲它們跟著漲,比特幣跌它們跌得比比特幣還快。看看下面圖中顯示的九大加密貨幣七天的價格走勢圖,是不是像是同一張圖?各種加密貨幣的價格走勢如此一致,正說明了人們對加密貨幣的現狀理解不夠透徹,只能將比特幣的價格作為市場的風向標來決定買入或者賣出。幣圈有所謂“價值投資”之說,可是從加密貨幣走勢的強相關性來看,人們似乎無法看清每種加密貨幣有什麼獨特的價值。

区块链迷思之二:加密货币何去何从?

作為區塊鏈迷思系列的第二題,我想試著從政府監管、區塊鏈技術本身、交易市場等幾個角度來探討一下加密貨幣市可能的影響因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鑑。在提出自己的觀點之前,我想帶大家瞭解一下最近區塊鏈領域發生的一些值得關注的事件。

一些值得關注的事件

(1)央視財經頻道“三問區塊鏈”。2018年5月21日到23日,央視財經頻道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市場的亂象進行了報道。指出了以下三點:

第一,交易所上幣機制不明確。交易所利潤來源主要有三種:


  • 交易手續費:知名交易所一天的手續費收益有200萬到800萬美元

  • 上幣費:一種加密貨幣需要被交易所接納才能夠廣泛交易和流通。交易所收取高額的上幣費,就相當於一個公司上市,需要把整個市值的20%-30%交給交易所。

  • 交易所自己發行加密貨幣:目前,幣安、火幣、OKEX三大交易所,都發行了自己的虛擬貨幣。以5月1日到15日交易額來看,三個幣種的日均成交額分別為BNB7000萬美元,HT 8000萬美元和OKB 2.5億美元。

第二,交易所潛在的操縱市場行為。2018年03月30日凌晨5時許,數字貨幣交易平臺OKcoin國際網站OKEx上出現近一個半小時的極端交易行為。對此,OKEx今天上午發佈了《關於OKEx對異常交易進行回滾的公告》,稱香港時間2018年3月30日5:00—6:30,有異常賬戶通過大量異常操作,導致BTC期貨合約價格異常,大幅偏離指數。OKEx稱,將把合約數據回滾至香港時間2018年3月30日5:00,回滾預計要15:30結束,可能會根據進度提前或延後,將每兩小時通報進度。

第三,持幣者的投機心態。比特幣價格的暴漲和造富神話讓一些人看到了利用加密貨幣一夜暴富的機會。為了追逐暴富夢,很多持幣者追求早期買入某種加密貨幣,以期待貨幣升值。很多加密貨幣項目在沒有任何開發進展和落地進展的情況下就已經取得上千萬的市值(“空氣幣”),其中大部分項目在短期內被拋售,幣價歸零,投資者損失慘重。最新的調查顯示,80%以上的加密貨幣持有者屬於短期持有類型,長期持有者僅僅佔13%。

(2)加密貨幣交易所OKEx技術升級出現漏洞。2018年5月22日晚間,有投資者稱OKEx法幣交易賬戶出現轉賬bug,即A向B轉賬法幣USDT(1USDT≈1美元),B收到轉賬後,A賬戶內USDT不會減少,並且已有投資者利用此bug提現。對此,OKEx並未確認並回應稱,由於技術升級,少量用戶資金出現顯示錯誤,現已暫停提幣及法幣交易,用戶的資金安全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3)CoinCheck宣佈下架DASH等四種加密貨幣!2018年5月22日,日本交易所Coincheck已經確認下架三種匿名幣:門羅幣(XMR)、達世幣(DASH)和Zcash(ZEC)。另外,Augur的代幣也將在下月退出這家交易所。作出這一決定是因為Coincheck在NEM攻擊之後,收到了來自日本金融監管部門的整改通知。這幾種加密貨幣主打匿名功能。匿名加密貨幣的標榜的特色為所有者無法在區塊鏈上被追蹤,這使得他們可以更容易地將這些貨幣用於洗錢。

(4)智能合約的技術漏洞。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智能合約可以實現區塊鏈上平臺上交易的自動執行,真正做到“價值互聯網”。由於智能合約一旦部署就不能更改也不能撤回,商家在使用智能合約進行交易時慎之又慎。最近接連爆出幾個加密貨幣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給區塊鏈的落地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 2018年4月22日,BEC智能合約出現重大漏洞,攻擊者可以通過代幣合約的批量轉賬方法無限生成代幣。也就是說,攻擊者的賬戶不會轉出任何BEC,但接收方卻可以收到大量的BEC。

  • 2018年4月25日早間,火幣Pro公告,SMT項目方反饋今日凌晨發現其交易存在異常問題,經初步排查,SMT的以太坊智能合約存在漏洞。

  • 2018年5月24日,EDU和BAI代幣爆出重大安全漏洞,攻擊者不需要私鑰即可轉走任意地址上的EDU/BAI資產。

(5)2018年5月20日,工信部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通過分析全球200多個應用案例,提出了區塊鏈的典型應用場景。列舉了6個應用相對成熟、應用前景廣闊或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應用場景,並對區塊鏈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展望。

雖然這些事件大多是負面的事件,並且對加密貨幣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從這些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巨大的泡沫期之後,人們(尤其是政府和研究機構)對加密貨幣的認識已經變得更加的清楚和深刻。區塊鏈技術本身和加密貨幣交易所自身存在的缺陷正在逐步的暴露出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加密貨幣市場的規範,加密貨幣市場應該會迎來涅槃重生,走向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加密貨幣走向的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一:政府的態度

先通過一個典型案例來觀察政府的態度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2018年5月24日 16:16,鏈得得發佈快訊,美國司法部對比特幣價格操縱進行刑事調查,四分鐘之後,比特幣價格連續下跌,從7500美元跌倒最低7353美元。

区块链迷思之二:加密货币何去何从?

不得不說,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可能是加密貨幣未來走向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由於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對於全世界的政府都是一個新興事物。其獨創性的數據存儲方式和信任建立的方式可能會給互聯網行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另一方面,整個區塊鏈行業目前尚處於其發展的非常初期階段,無論是從技術的成熟度、產業落地進展和大眾對該技術的認知等等角度來講,都是非常不完善的。在這個階段,如果政府對加密貨幣進行強監管,則可能會導致國家錯失整個區塊鏈行業發展的先機,而如果對加密貨幣市場放任自流,則可能會因為市場的不規範性而擾亂國家的金融秩序。因此,目前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大都採取嚴密監控和積極探索同步進行的態度。

目前來看,各國政府對區塊鏈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和全面了。比如,央視財經頻道2018年5月23日提出的,區塊鏈無“幣”也能“火”的觀點,就表明政府已經開始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區分看待。在充分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革新性的同時,也充分了解加密貨幣之於區塊鏈的作用和性質。

我想下一步,政府應該開始對加密貨幣市場進行解構,分析不同類型的加密貨幣的落地前景,對產業的推進作用,以及開始研究加密貨幣最可行的運行機制,推出相應的標準。例如,2018年5月22日,日本政府要求其國內交易所Coincheck下架三種匿名幣:門羅幣(XMR)、達世幣(DASH)和Zcash(ZEC),就是為了打擊利用匿名加密貨幣進行洗錢的行為。

再往前一步,政府應該開始區分對待不同類型的加密貨幣,並且區分加密貨幣在區塊鏈中的不同作用。例如,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支付類加密貨幣,它能實現的功能比較有限,基本上只能支持相互的轉賬。比特幣因為其高知名度和接受度,它的價格漲跌已經幾乎成了加密貨幣市場的風向標。但是那些知名度較低的加密貨幣,例如狗狗幣、萊特幣等等,由於應用領域有限,市場接受度很難提高,可能面臨逐漸被淘汰的命運。

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底層公鏈加密貨幣,作為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潤滑劑,可以實現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的執行和價值的傳遞,因此其落地前景和應用範圍比支付型加密貨幣要廣泛的多。現在非常流行的分佈式應用(DApp),就是在底層公鏈上開發的應用。隨著區塊鏈在不同領域的逐漸落地,各國政府應該開始逐漸意識到區塊鏈對各個產業領域的推動作用。

應用型的加密貨幣(代幣)。通常,基於以太坊等底層公鏈開發的DApp,會發行自己應用內部通行的代幣,就是應用型的代幣。

比較知名的有Augur(REP)和Loctrip(LOC)等。這種加密貨幣的價值,通常取決於該項目的落地前景和市場規模。很多空氣幣也是屬於這種類型,通常一個只有幾個人的小團隊,會聲稱自己將利用區塊鏈技術改造某某產業,然後發佈一本(大部分內容是抄來的)白皮書。在項目沒有任何開發進展的時候,先發行自己的代幣,然後上交易所開始募資(ICO)。團隊發行的加密貨幣通常數以十億計,即使一個一塊錢人民幣,也是幾十億。由於項目處於非常早期階段,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這個項目的前景,因此很多時候都是靠一些營銷手段或者找大佬站臺來提高募資金額。至於項目最終能否完成,似乎沒有人保證,也沒有人在乎。這樣賺錢未免來得太容易了些,我想各國政府應該很快會出臺政策,規範應用型加密貨幣的發幣流程和發幣資格,減少空氣幣和割韭菜現象的產生。各位投資也要擦亮眼睛,盯緊自己購買的加密貨幣的開發進展,如果發現項目開發不利,要當機立斷。

總之,隨著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性質和功能的認識越來越清楚,不同類型和質量的加密貨幣應該會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慢慢的,真正有價值和有落地前景的項目會獲得支持,而那些渾水摸魚的空氣項目將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並且被市場拋棄。

影響因素二:區塊鏈項目的落地進度(開發進度)

這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網上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言論,說區塊鏈除了用來發幣和炒幣,還能做什麼?換個角度想,如果區塊鏈只能用來發幣和炒幣,那這些幣還有價值嗎?人們願意去買賣加密貨幣,本質上是相信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確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就像馬雲說,自己看好區塊鏈的應用前景,但是認為比特幣是泡沫;微軟在區塊鏈領域積極佈局,發佈了Azure 雲區塊鏈服務,但是比爾蓋茨聲稱“如果可以,我會做空比特幣”。

區塊鏈項目的落地進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加密貨幣的中期走向。如果區塊鏈應用遲遲不能落地,那麼人們對區塊鏈應用價值的質疑將會越來越強烈,做空加密貨幣的聲勢也將更加強大。只有通過落地的區塊鏈項目,通過人們的親身使用體驗,人們才能夠近距離認識加密貨幣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作用,能夠分清楚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優劣。

目前來看,區塊鏈項目的落地依然存在一些困難,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智能合約是底層公鏈落地的基礎,但是智能合約出現的漏洞使人們對此望而卻步。文章開頭提到幾個智能合約漏洞的案例,使投資者凍著損失上千萬美元的加密貨幣。智能合約這樣的高危險性顯然難以滿足人們日常高頻交易安全性的需求。因此,智能合約開發的標準化和安全性的提升是區塊鏈項目落地的首要前提。

智能合約是一個新興事物。雖然智能合約的概念在1994年就被提出,但是一直沒有得到重視。直到2015年以太坊開發者將智能合約的概念引入區塊鏈領域,人們才開始重新開發智能合約。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人們還沒有形成一套標準和安全的智能合約開發流程,也沒有一個智能合約安全性的檢測標準。為了將智能合約引入以太坊,以太坊社區開發了一套獨立的智能合約語言“solidity”。但是其他的底層公鏈,像是EOS和NEO,都有其智能合約開發體系和開發標準。各個公鏈之間開發語言和開發標準的不同,給DApp開發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第二,區塊鏈的數據處理速度和處理費用可能會阻礙DApp的流行。在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系統當中,為了能夠讓人們對系統的現狀達成共識,一些重要的數據要放到區塊鏈上儲存和公開。但是將數據放到區塊鏈上並不是免費的,在以太坊上,DApp的使用者需要給“礦工”支付GAS(即一種認證費);通常礦工們會優先選擇認證費高的交易進行認證。引入認證費的概念,是為了防止大量無價值交易(操作)佔用區塊鏈空間和礦工們的認證時間。但是在網絡擁堵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認證費用來使自己的交易優先被放到區塊鏈上,這很大的提高了DApp的使用成本。例如,在2017年12月,一款很火的區塊鏈養貓遊戲加密貓(CryptoKitties)造成了以太坊網絡的擁堵,加密貓的生產費用從0.001 ETH上升到了0.002 ETH(發文時,一個ETH為700美元)。

区块链迷思之二:加密货币何去何从?

另一方面,區塊鏈的數據處理速度也會影響DApp的使用體驗。以太坊區塊鏈每秒只能處理10筆左右的交易。通常一個交易(例如生成一個新的遊戲角色或者遊戲角色升級)需要十秒左右才能被放到區塊鏈上,這對於很多遊戲玩家來講是很糟糕的體驗。很多新的公鏈,例如EOS和ADA,都在努力提高區塊鏈的數據處理速度,提高DApp的使用體驗。

在傳統的區塊鏈系統中,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坊,這種共識機制是PoW(工作量證明),即不同的計算機通過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來取得記賬的權利(即挖礦)。比特幣開發的初衷是為了讓每一臺計算機都有記賬的權利,但是隨著“挖礦”硬件的演進和礦池的出現,記賬權出現了中心化的趨勢。如下圖所示,前三大礦池已經控制了超過50%的系統算力。

区块链迷思之二:加密货币何去何从?

算力的集中對於賬本的真實性和安全性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果比特幣的前三大礦池聯合起來,完全可以控制整條區塊鏈,將符合自身利益但是虛假的交易記錄放到區塊鏈上(51%攻擊)。最近發生的幾起51%攻擊的案例,給分佈式記賬的安全性敲響了警鐘。

区块链迷思之二:加密货币何去何从?

總而言之,區塊鏈要想展現其顛覆性,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當區塊鏈應用得到大規模落地的一刻,整個加密貨幣的格局必然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影響因素三:交易所

說來很神奇,在標榜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誕生的加密貨幣,其交易場所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心化的機構。由於加密貨幣需要在交易所交易才能夠逐漸取得認知和流通,加密貨幣交易所掌控了很多加密貨幣的命脈。由於巨大的利益的驅使,中心化的交易所在缺少監管的情況下可能做出有損加密貨幣市場的舉動,例如將空氣幣放到交易所進行交易等等。另一方面,中心化的交易所可能會有加密貨幣失竊的風險。2014年初,日本的加密貨幣交易所MtGox發生比特幣失竊案件,共丟失85萬個比特幣,直接導致該交易所破產,而比特幣的價格也腰斬,從1200美元跌倒了600美元。

目前來看,如何規範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上幣機制,提高交易所的安全性將是加密貨幣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一環。

總結

2018年,加密貨幣市場過山車一般的漲落,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很多人在不瞭解加密貨幣,不瞭解區塊鏈的情況下就衝進了交易市場。也許有人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實現了“一夜暴富”,但是更多的人卻不得不面臨被套牢,被“割韭菜”的命運。

也許對待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我們需要用一種更長遠的眼光更加冷靜地看待。我們需要等待區塊鏈項目真正落地、市場真正規範的時候,才能認清加密貨幣的價值,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