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慕容复一心想要重建的燕国,到底有着怎样的辉煌?

地主最愛星空

慕容复想复兴的燕国可不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而是鲜卑燕国。

西晋八王之乱后,鲜卑慕容部趁势崛起,历史上共有五燕,鲜卑贵族。

鲜卑族姓氏的命名特点很有可能是以部落名称为命名,比如鲜卑慕容、鲜卑拓跋。

(图片为题主配图,《天龙八部》的慕容复形象)

前燕

汉朝以来,大量异族人士内迁,这里面就包括了慕容鲜卑,晋武帝时期慕容氏被封为鲜卑都督,后西晋崩溃,慕容皝自立为燕王,东晋王朝只能承认。前燕就是攻灭冉魏的政权。后来慕容垂在前燕中履立大功,击败东晋桓温,受到慕容评猜忌,因此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坚。苻坚趁势将前燕灭亡。

后燕

前秦苻坚消灭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国,淝水之战失败后,慕容垂趁机自立山头建立后燕,和前秦对着干。慕容垂是拓跋珪舅爷,慕容垂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给了拓跋珪复国的机会,后者再次建立鲜卑代国(北魏前身)。真是儿大不由娘舅爷,拓跋珪和慕容垂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拓跋珪联络后燕宿敌西燕对抗慕容垂,西燕被慕容垂灭了后,他亲征代国,怎奈病死途中,拓跋珪趁势进攻后燕,后燕崩溃,分裂成南、北燕。

西燕

西燕昙花一现,也是鲜卑慕容氏的政权。前燕皇帝的弟弟慕容泓先立为王,后被贵族所杀,此后其内部的权力斗争不断,虚弱了国力,享国10年。

北燕

北燕已经不能完全成为慕容贵族的王朝,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逃到龙城被鲜卑贵族杀死,继位的慕容熙也被杀,慕容垂样子高句丽人高云和汉人冯跋为帝。终被北魏灭。

南燕

南燕是慕容垂之帝慕容德建立,为避开北魏兵峰逃到黄河以南,后来被刘裕灭掉。


大眼大世界

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燕国有两个,一个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的燕国,另一个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燕国,但又分为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但四个国家都一脉相传,都称之为慕容鲜卑。

慕容父子想恢复的是后者。

据史料的记载,慕容鲜卑是高辛氏的后嗣(这个档案肯定不靠谱),在秦汉时期被称为东北夷,后来到了汉代,崇尚大汉的文化,在东汉时期,其部落建立了一个小国,取名慕容,取“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之意,其首领称慕容单于,慕容鲜卑自此流传。

慕容鲜卑在西晋灭亡后和其它北方的五胡少数民族一样,开始内迁。从辽西迁到了辽东北,渐渐崛起。

真正让慕容鲜卑走向强大的是慕容皝,公元333年,慕容皝成为了慕容鲜卑的首领,并很多整合统一慕容鲜卑诸部,于公元337年建立了前燕政权。

慕容皝文治武功,很快让前燕做大做强,他的任内,南破后赵、北破夫余、高句丽,成为北方诸胡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势力。

慕容皝能如此牛,全赖于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能征善战的骁将,慕容儁、 慕容恪、慕容垂,都是一代名将,尤其慕容恪,可谓是南北朝时期最优秀名将,没有之一。

公元348年慕容皝病死其子慕容儁继位,四年后,慕容恪率十万铁骑南下,与一代战神后赵皇帝冉闵决战于廉台,上演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双雄会,最终俘获让五胡闻风丧胆的冉闵,一战封神,并将前燕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河北。

此战后,慕容儁称帝,慕容复的先祖终于成为皇帝序列,前燕也成为能与前秦、东晋对抗的势力。

称帝后的慕容儁一度组织百万大军,欲征前秦东晋,一统天下,但可惜天不给面子,360年慕容儁病逝。其子慕容暐继任,但军国大事皆由慕容恪处理,慕容恪辅政期间前燕尚能保持强势,但前燕的一代战神也于367年病逝,之后前前燕的政局陷入混乱,慕容暐自断其冀欲除慕容垂,让前燕最后的名将投奔前秦,从此衰落,370年被前秦所灭。

384年前秦淝水之战后,原来投奔前秦的慕容垂自立门户,慕容垂也是一条好汉,十多年的时间开拓了不少疆土,盛时疆域达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数省,但慕容垂后继无人,其子慕容宝在394年参合陂被北魏大败,自此衰败,396年慕容垂病逝后 二年,北魏就大举攻后燕,占据了后燕大部分领土,407年,后燕彻底消亡。

南燕是慕容皝的幼子慕容德建立的国家,后燕被北魏撕得七零八乱,仍有不少的兵权的慕容德看侄儿慕容宝是扶不起的阿斗,干脆自己做皇帝,自立建立了南燕,慕容皝的几个儿子确实都挺牛,慕容德的南燕虽然地盘虽小(山东及河南的一小部分,都广固),但挺不容易的存活下来 ,直到慕容德死后方被东晋刘裕所灭。

当初前秦分裂,趁机起事的还有慕容儁的儿子慕容冲,有五胡十六国第一美男,(美女?)的传奇人物,前燕灭亡后慕容冲被前秦皇帝符坚纳入后宫极为宠爱,符坚兵败后慕容冲率2万部反秦,证明自己更愿意做男人而不是王的男人,慕容冲于385年称帝,建立西燕,但次年慕容冲即而知中被杀,西 燕这个政权也只维系了十年,后来被慕容垂的后燕吞并。

五胡十六国时代,慕容鲜卑确实是一个惊艳的名词,也难怪慕容复父子念念不忘,希望能有朝一日复国,重塑辉煌。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电视剧《天龙八部》中那位为了复兴燕国而不择手段的慕容复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慕容氏的燕国究竟是什么。笔者今天给大家捋一捋慕容氏与燕国的故事,看看历史上的慕容燕国到底有多强大。“慕容”氏本身就是一个鲜卑姓氏,因此我们可以确认慕容复的祖上就是五胡16国时期的鲜卑族慕容部。根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被列入五胡16国的燕国一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这些就是慕容复的祖先们所建立的燕国,也就是说慕容复的祖先是鲜卑族拓拔部人。


(慕容公子复国思考中……)

慕容皝的前燕(337年~370年)

337年,鲜卑族慕容部的首领慕容皝(前燕文明帝)在辽东自称燕王,揭开了前燕的序幕,他就是慕容复的祖先。慕容皝的一生可圈可点,他先后击败羯族、宇文鲜卑,讨伐高句丽,奠定了前燕崛起的根基。慕容皝病死后,传位给慕容俊(前燕景昭帝),揭开了前燕问鼎中原的时代。

公元350年,鲜卑的名将慕容恪(慕容俊的4弟)用铁马阵击败冉闵,打开了前燕通往中原的道路,后赵的残部和冉闵的军队都被前燕消灭。就在前燕的霸业如火如荼地发展时时,慕容俊却英年早逝。他临终前传位给幼子慕容瑋(前燕幽帝),并让4弟慕容恪辅政。慕容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继续辅佐幼主,开疆拓土,终于将国力推至极盛。

全盛时的前燕占据了辽东、河南、河北大片领土,与淮南的东晋、关中的前秦三分天下。宗室名将慕容恪去世后,前燕幽帝慕容瑋逐渐昏庸,不仅不理政事,还逼走了另一位宗室名将慕容垂,导致前燕迅速衰落。公元370年,前秦苻坚发动灭燕之战,在邺城之战中歼灭了前燕30万主力军,最终将前燕灭亡,俘虏前燕幽帝慕容瑋,立国不久的前燕灭亡。


(前秦灭前燕)


慕容垂的后燕(384年-409年)

后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后燕成武帝)原本是前燕的吴王,他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5子,也是慕容复的祖先。这位慕容垂从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慕容皝南征北战,继承了其父慕容皝的军事才能。史书上赞他“

年少机敏,善于用兵,性格沉毅”。

公元369年,前燕的吴王慕容垂被奸臣慕容评所逼,连夜投奔了关中的前秦。就在慕容垂出走的第二年,内忧外患下的前燕被前秦所灭,此时距离慕容垂的父亲慕容皝称燕王不过才33年而已。前燕灭亡时,慕容垂虽然已身在敌国,但却念念不忘要为慕容鲜卑复国。

淝水之战后,前秦陷入四分五裂的危机中,慕容垂一直等待的复国的机会终于来了。384年,已经58岁高龄的慕容垂召集鲜卑残部,在邺城宣布复兴燕国,建立了五胡16国中的后燕,史称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继续南征北战,先后击败丁零族、铁弗匈奴、鲜卑族拓拔部等敌对势力,基本上恢复了前燕时代的版图,但却也是鲜卑族慕容部最后的荣光了。396年,已经70多岁高龄的慕容垂在与北魏皇帝拓拔珪的战争中去世,后燕帝国迅速崩塌瓦解。

慕容德的南燕(398年-410年)与冯跋的北燕(409年-436年)

慕容垂一生以用兵而见长,连北魏的开国皇帝拓拔珪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惜他的后继者慕容宝却是个典型的“二世祖”。在公元396年的参合坡之战中,慕容宝统率15万燕军,在绝对的优势下竟然被新兴的北魏王朝(鲜卑族拓拔部)击败。后燕的大部分疆域都被北魏攻下,国力也一落千丈。参合坡之战后,北魏将后燕的疆域拦腰斩断,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

南燕:参合坡之战后,北魏军队大举进攻邺城时,后燕宗室慕容德率领鲜卑残部逃往山东一带,保存了燕国的国号,并自立为主。历史上将慕容德建立的燕国称为南燕。南燕国力弱小,仅仅存在了12年就被东晋的刘裕灭掉了。

北燕:后燕的大部分疆域都被北魏占领,只剩下一小部分河北地区的领土,作为后燕的延续。公元409年左右,后燕的末代皇帝慕容云死于政变,权臣冯跋最终夺取了政权,历史上将冯氏所建立的燕国称为北燕。北燕从建立之时起,就不断遭到北魏入侵,在延续了20多年后,被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所灭。


(慕容复的祖先们)


中外历史

前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慕容皝所建.建国初期,



都城为龙城,后迁都邺城(见邺).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西接前秦,与东晋以淮水为界.亡国前,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余,口九百九十八万余.历三主,共三十四年(337 - 370). 魏晋之际,鲜卑慕容氏自辽西迁于辽东北.294年,其酋长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307年前后,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西晋亡后,慕容廆得汉族士人辅佐,以大棘城为中心据有辽水流域,受东晋官爵.子慕容皝继立.于337年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皝继续尊奉东晋,并用兵扩展领地. 342年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东破高句丽,攻灭鲜卑宇文部及夫余,成为东北地区强大国家.348年皝死,子慕容儁继立,349年进攻后赵,夺得幽州,迁都于蓟(今北京西南).352年击败冉魏,占有河北,随后,慕容儁乃抛弃东晋旗号,自称燕皇帝. 帝系表 357年迁都邺城.慕容儁自恃强盛,检括人口,欲使步卒满一百五十万,以攻灭前秦,为大臣所谏阻.360年慕容儁病死,十一岁的太子慕容暐继位,皝弟慕容恪辅政,前后七年,前燕王朝政治稳定,恪还率兵攻占东晋的河南、淮北土地. 公元366年,慕容恪病死,前燕王朝走向衰落.369年东晋桓温北伐,燕军连败失地,.由于前秦王猛建议援助前燕,慕容垂在前秦军队的帮助下,在襄邑大败晋军,桓温退走.但随后,慕容垂由于受到排挤,投靠前秦,前燕失去中流砥柱,国力更加衰落.370年前秦王猛率大军攻燕,破邺城,俘慕容暐,前燕亡. 慕容廆时即招徕流民,在辽水流域设置侨郡(皝时改郡为县),许多山东、河北一带的汉族世家大族纷纷迁徙辽西,投靠慕容氏.又将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大批迁徙到自己的统治区内.除以州郡县管理编户外,还用军事化方式占有大量称为营户、军封或荫户的人口,也有被榨取高额地租的屯田民户.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与汉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统治.前燕政权循魏晋九品官人法(见九品中正制),肯定士族特权,承认坞主壁帅势力.境内大族势力有所发展.368年,一次就搜括出荫户二十余万户.又兴立学校,培养统治人才.慕容皝时能留意农桑,兴修水利,国势日盛.到慕容暐时政治腐败,矛盾交错,终至亡国. 据史书记载,苻坚灭前燕,得郡157,县1579,户2458669,口9987935. 前燕的皇帝系为: 高祖武宣皇帝 慕容廆(追封) 太祖文明皇帝 慕容皝 烈祖景昭皇帝 慕容儁 隐宗幽皇帝 慕容暐 后燕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由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权. 前秦在383年淝水之战大败后,投降了前秦的前燕有势力贵族慕容垂于384年集合鲜卑建国.385年起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 394年灭西燕.统治范围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 407年被北燕所灭. 详细资料: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垂所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历七主,共二十六年.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 帝系表前燕慕容暐在位时,慕容垂因宗室内部矛盾投奔前秦,为苻坚将领.淝水之战后,垂至邺拜谒先人陵墓.时丁零族翟斌于河南起兵反秦,镇守邺城的苻丕(苻坚庶长子)命垂及宗室苻飞龙前往镇压.途中垂袭杀飞龙,与前秦决裂.384年,垂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国,史称后燕.有众二十余万,进围邺城.385年苻丕自邺城撤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河北之地尽属后燕.386年,垂自立为帝,定都中山.392年消灭割据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权,394年灭西燕,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版图. ت395年垂命太子宝率军八万进攻北魏,在参合陂(在今山西阳高境)大败.396年垂亲率大军往攻,一度取得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同年四月垂病死,谥曰成武皇帝,庙号世祖.子宝继位.北魏拓跋圭以步骑四十万来攻,夺取晋阳, 进围中山.397 年宝突围北奔龙城(今辽宁朝阳),兰汗弑宝,汗谥宝曰灵帝(后盛追谥宝为惠闵皇帝,庙号烈宗).宝长子盛平定兰汗叛乱后,被群臣拥立为皇帝.开封公详、赵王麟先后据中山称帝,十月北魏攻下中山,河北郡县尽为魏有,后燕被分截为两部分.401 年盛为臣下所杀,辛酉,葬盛于兴平陵,谥曰昭武皇帝,庙号中宗.垂少子熙立.407年汉人冯跋等杀熙,谥曰昭文皇帝,庙号代宗.拥立养子慕容云(高句丽人,本姓高氏)为主,后燕亡. 后燕大体承袭前燕制度,除州郡县治理的编户之外,还有不隶郡县而属军营的人口.后燕慕容氏以坞堡主为守宰,与汉族豪强大族合作,共同统治.慕容宝时核定士族旧籍,分辨清浊,尊重士族特权,大族势力得以发展.他又下令校阅户口,罢除军营封荫之户,分属郡县,招致怨恨和反对.后燕原不采用胡汉分治政策,但慕容垂时已由太子宝领大单于,置留台于龙城.慕容盛时曾立燕台于龙城,以统诸部杂夷.慕容熙即位,将北燕台改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后来在龙城实行了胡汉分治. 后燕的南支——南燕后来被东晋大将刘裕所灭. 后燕的北支——北燕(冯氏燕国)


这个问题之前特意写过一个文章。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天天念叨着要复辟大燕国,到最后连个鸡毛也没能得到。不过历史上确实有慕容氏建立的燕国,而且还不止一个,不过都是鲜卑族建立的,都是亲戚。此大燕国与春秋战国时的燕国没啥关系。而是十六国时期的几个短命的小王国。

历史上一共有:前燕(337年—370年)、西燕(383年—394年)、后燕(384年—407年)、南燕(398年—410年)、北燕(407年—436年)这五个王朝。从前燕开始,先简单介绍一下。等开始南北朝的时候,再详细描写。

1、前燕

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最后被前秦给灭了。就是跟东晋打了个淝水之战的前秦。

前燕版图还很大,俺们山东当时就是属于燕国啊,要是慕容复复国了,俺们山东要归慕容复管辖了。如果一旦实现,实在是不幸啊。

2、西燕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

394年被后燕所灭,历7主,共10年。

3、后燕

后燕(384—407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国家,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后迁往龙城,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5年参合陂之战后,后燕被一分为二,开始衰落。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后燕都城中山。

于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后燕历七主,共二十四年。

4、南燕

鲜卑族慕容德所建,都广固,盛时有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399年滑台为北魏攻占,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兖,入据广固。400年,德改称皇帝。

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亡。

5、北燕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

436年被北魏所灭。

随着北燕被灭,各个燕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慕容复所处的时代大概是公元1000年左右,即使距离最后的北燕,也有近600年的历史了。慕容复的复国就好比现在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大明的子孙,要恢复大明一样不靠谱。哎!也不知道慕容复是咋想的。


东东历史

金庸先生在代表作之一的《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一个叫“慕容复”的人物。

这位慕容复同学出身武林世家江南姑苏慕容氏,家住姑苏燕子坞参合庄。小说中后来交待他是鲜卑慕容氏燕国的皇族后裔。

我们来看下他要“复”的燕国在历史上是是怎样的存在。

咸康三年(337年)十月,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皝自称燕王,史称前燕。咸康七年(341年),东晋任命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

慕容皝建立前燕后正式以慕容为姓氏。慕容皝之后,鲜卑慕容氏家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持续了七十余年。

慕容皝称燕王后与中原的后赵联合消灭段氏鲜卑,又迁都龙城,大败高句丽,消灭宇文鲜卑一统辽东。

慕容皝去世后,其子慕容俊继位,采纳汉族谋士和弟弟慕容垂的建议,趁后赵皇帝石虎去世诸子争位中原大乱的良机挥师南下。

在公元352年的廉台之战,慕容俊的弟弟、先锋慕容恪以连环马骑兵方阵大败石虎养孙冉闵的精锐步兵,消灭了冉闵建立的魏国。

前燕相继收降了原后赵的大部分地区,慕容俊于公元352年称帝定都邺城。在北中国仅与前秦相对峙,慕容鲜卑的帝业达到了顶峰。

前燕在慕容暐在位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384年,前秦在淝水之战败于东晋,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

同时慕容暐的弟弟慕容冲(小名凤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马)也建立了一个燕国,史称西燕。394年西燕被后燕所灭。

公元386年至公元394年不到十年中,慕容垂又从东晋手中夺取淮北青、兖、徐诸州,清剿了河北一带叛军平定清河渤海诸郡,征服鲜卑贺兰部,再度击败高句丽夺回辽东,并消灭反叛的丁零翟氏政权和同宗慕容永治下的西燕夺取晋阳等要地,占据了除晋北河套一带北魏政权以外的关东其余地区,恢复了前燕强盛时期局面。

后燕后来在与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参合陂一战后元气大伤,传奇人物慕容垂也因此病亡,最后在北魏攻击下北逃后建立北燕,后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灭。

留在南部的一支后燕皇族由慕容德收拢成立南燕,后于409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到小说《天龙八部》历史背景时已经灭亡了近700年。

在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中最具影响的一个是辽东鲜卑慕容氏的燕国,一个是漠北鲜卑拓跋部的北魏。前者曾与前秦共同主导北中国,后者曾经统一过北中国。


赵燕云

慕容复想要重建的燕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而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燕国。

慕容氏共建立了五个燕国: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

1,前燕(公元307~370年)慕容皝所建。

前燕在北方与前秦东西并立。

公元369年,前燕慕容垂击败桓温北伐后被朝臣所忌,出逃前秦。

公元370年,前秦苻坚在慕容垂帮助下灭前燕。

2,西燕和后燕

公元383年,苻坚不听王猛遗言南征东晋,败于淝水。北方大乱。

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同年,慕容泓建立西燕。

公元394年,慕容垂灭西燕,后燕一统慕容氏。


后燕与后秦(姚苌杀苻坚所建)在北方东西并立。

3,南燕和北燕。

公元398年,鲜卑拓跋氏崛起,拓跋珪建立北魏。

北魏击败后燕,将后燕拦腰截断,北为北燕,南为南燕。


南燕为慕容德所建。

北燕为鲜卑化的汉人冯跋所建,以慕容云为傀儡。

5,公元410年,东晋刘裕灭南燕

公元436年,北魏拓跋珪灭北燕一统北方。

至此,五个燕国全部灭亡。

总结一下,前燕被前秦所灭,前秦南征东晋失败后,慕容氏建立后燕和西燕,随后后燕灭西燕,统一慕容氏。

与此同时鲜卑拓跋氏崛起,建立北魏,北魏首先将后燕拦腰截为两段,南为南燕,北称北燕。

北燕被北魏所灭,南燕被刘裕所灭。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公元420年,宋取代东晋,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心向青山

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一心要恢复的燕国,是东晋十六国时候的先辈慕容燕国。

东汉时期,由于对匈奴作战一再胜利,为了解决北方胡人一叛再叛的问题,东汉政府放开内地对于臣服的胡人的限制,意图通过臣服胡人内迁到长城以南一线,用以抵抗北方仍旧未臣服的胡人,以夷制夷。此后胡人南迁规模不断扩大,而随着匈奴等民族的内迁,其原先活动的地域逐渐被更北方的胡人占据,其中就包括属于东胡之一的鲜卑,他们填补了匈奴等民族原先的活动地域空白后,仍在停留脚步,而是仍旧向南,向中原迁徙。

在东汉王朝一直到曹魏时期,由于中央政府的强大,汉人政权的稳固,这些胡人是不敢造次的,因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遭到汉人打击,比如官渡之战后,袁绍败亡,其子逃入北方的胡人民族乌桓之中寻求庇护,而曹操大军一直追至辽西,在白狼山一战(白狼山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而灭掉乌桓全族,所以在中原王朝强大是,胡人是不敢造次的。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将傻儿子司马衷列为太子,同时有感于篡魏时曹魏宗室的衰弱教训,开始大封司马氏诸侯,结果是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皇后疯婆子贾南风专权,继而司马氏诸王的八王之乱,掀起的腥风血雨,比照东汉末年的战乱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晋的八王分封形式

五胡乱华形势图

八王之乱的乱局给了在南迁至中原的胡人以可乘之机,匈奴刘渊,羯人石勒等先后起兵,逐鹿中原,他们建立的前赵和后赵,先后出现在中原大地,而此时的鲜卑人慕容部也开始在南迁地的辽西之地起兵建国,定都于龙城(今辽宁朝阳)这就是史上的“前燕”,前燕国在冉闵颁布杀胡令之时开始南下,并击杀冉闵,占据河北、山东、河南大部,一时间风光无两,可是此时前燕国遭遇到了风头正劲氐人苻坚大帝的前秦,最终,慕容垂等皇族叛降苻坚,其他慕容皇族被俘虏,前燕灭亡。

前燕和前秦形势图

前秦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大败于东晋,前秦迅速瓦解,统一的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慕容垂等趁势起兵,重建燕国,是为“后燕”,后燕基本上恢复前燕的版图,不过此时在后燕的西部,原来被苻坚俘虏并安置在长安的前燕慕容皇族也趁势起兵,建立燕国,史称西燕,不过西燕后背后燕的慕容垂灭国。慕容垂晚年后,在北方遭遇到同为鲜卑人的拓跋氏的强势崛起,并建立魏国,是为“北魏”,慕容垂死后,后燕无法与北魏匹敌,多次战败,丧土失地,再后来更是不堪北魏攻击,后燕皇帝慕容宝带领皇族和部分军队仓皇逃亡北方龙城老家,但是由于逃的实在是狼狈,居然将同为慕容皇族的大将慕容德落下了山东,而留下的慕容德看回老家的路已经被北魏堵死,而且好像慕容鲜卑的骨子都有当燕王的冲动,于是慕容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称帝,建立燕国,是为“南燕”。后来刘裕北伐时将南燕灭亡,并将热衷建立燕国的南燕慕容氏全部屠杀(据说因为慕容氏都是英俊不凡,而且都想成为燕王,桀骜不驯)。

后燕、西燕、南燕和北燕

逃亡到老家的北燕,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而且还总出暴君,国土面积狭窄不说,还昏招百出,后来被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冯宏兄弟篡位,他们建立的燕国,被称为北燕,但是这个北燕应该不是慕容复口中大燕过了吧。

除了这众多的前、后、西、南、北燕国,于慕容鲜卑有关还有在青海甘肃一带的吐谷浑,最初为吐谷浑为慕容鲜卑庶出长子,因与嫡出慕容首领发生矛盾,一怒而迁至青海建国,国家一直持续到唐代,但是这个吐谷浑汉化水平不高。一直游牧生活。

也许正是慕容鲜卑百折不挠的“燕国”情节,促发金庸老先生的创作灵感,创作慕容复这个人物,然而让人感叹的是,尽管慕容们百折不挠,但是每当他们强势崛起时,他们的身边总有一个比他们更强大、更具活力的存在,这也是慕容家族的悲哀吧。

悲催的慕容复(☄⊙ω⊙)☄


大东北的小豆包

每次看《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总觉得金庸先生对他恨得太深了。自从金庸先生追夏梦被拒后,他恨上了所有的小白脸。在他的小说中,小白脸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杨康、慕容复、林平之、宋青书、郑克爽、田归农,真是一言难尽。杨过作为主角都被断了一臂,算是手下留情了。其余的人要么不得好死,要么生不如死,可见金庸先生对慕容复们有多恨。

书中的慕容复口口声声要复兴大燕,并为子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为了复兴大燕,他可以无视深爱他的表妹,可以杀死忠心的兄弟。可以说他可以放弃其他一切。

这个大燕究竟有多么辉煌不好说,老编只知道慕容复生活在北宋哲宗年间,此时距大燕被北魏所灭已经快七百年了。此时人心思定,没有人知道大燕是什么鬼,只有一个即没有政治基础,又没有军事基础的人在天天喊着要复兴大燕。这就好比我们的朋友圈中有一个人天天喊着要复兴大明一样。

看样子在小白脸中金庸先生最恨慕容复,因为他一出场就是疯的。


沙场秋点兵

是南北朝时期的燕国,鲜卑慕容家。没有怎样的辉煌,他二哥闹事就解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