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慕容復一心想要重建的燕國,到底有著怎樣的輝煌?

地主最愛星空

慕容復想復興的燕國可不是戰國時期的燕國,而是鮮卑燕國。

西晉八王之亂後,鮮卑慕容部趁勢崛起,歷史上共有五燕,鮮卑貴族。

鮮卑族姓氏的命名特點很有可能是以部落名稱為命名,比如鮮卑慕容、鮮卑拓跋。

(圖片為題主配圖,《天龍八部》的慕容復形象)

前燕

漢朝以來,大量異族人士內遷,這裡面就包括了慕容鮮卑,晉武帝時期慕容氏被封為鮮卑都督,後西晉崩潰,慕容皝自立為燕王,東晉王朝只能承認。前燕就是攻滅冉魏的政權。後來慕容垂在前燕中履立大功,擊敗東晉桓溫,受到慕容評猜忌,因此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苻堅趁勢將前燕滅亡。

後燕

前秦苻堅消滅拓跋鮮卑建立的代國,淝水之戰失敗後,慕容垂趁機自立山頭建立後燕,和前秦對著幹。慕容垂是拓跋珪舅爺,慕容垂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給了拓跋珪復國的機會,後者再次建立鮮卑代國(北魏前身)。真是兒大不由孃舅爺,拓跋珪和慕容垂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拓跋珪聯絡後燕宿敵西燕對抗慕容垂,西燕被慕容垂滅了後,他親征代國,怎奈病死途中,拓跋珪趁勢進攻後燕,後燕崩潰,分裂成南、北燕。

西燕

西燕曇花一現,也是鮮卑慕容氏的政權。前燕皇帝的弟弟慕容泓先立為王,後被貴族所殺,此後其內部的權力鬥爭不斷,虛弱了國力,享國10年。

北燕

北燕已經不能完全成為慕容貴族的王朝,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逃到龍城被鮮卑貴族殺死,繼位的慕容熙也被殺,慕容垂樣子高句麗人高雲和漢人馮跋為帝。終被北魏滅。

南燕

南燕是慕容垂之帝慕容德建立,為避開北魏兵峰逃到黃河以南,後來被劉裕滅掉。


大眼大世界

中國歷史上有影響力的燕國有兩個,一個是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的燕國,另一個是南北朝時期由鮮卑族建立的燕國,但又分為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但四個國家都一脈相傳,都稱之為慕容鮮卑。

慕容父子想恢復的是後者。

據史料的記載,慕容鮮卑是高辛氏的後嗣(這個檔案肯定不靠譜),在秦漢時期被稱為東北夷,後來到了漢代,崇尚大漢的文化,在東漢時期,其部落建立了一個小國,取名慕容,取“慕二儀之道,繼三光之容”之意,其首領稱慕容單于,慕容鮮卑自此流傳。

慕容鮮卑在西晉滅亡後和其它北方的五胡少數民族一樣,開始內遷。從遼西遷到了遼東北,漸漸崛起。

真正讓慕容鮮卑走向強大的是慕容皝,公元333年,慕容皝成為了慕容鮮卑的首領,並很多整合統一慕容鮮卑諸部,於公元337年建立了前燕政權。

慕容皝文治武功,很快讓前燕做大做強,他的任內,南破後趙、北破夫餘、高句麗,成為北方諸胡中戰鬥力最強悍的勢力。

慕容皝能如此牛,全賴於他的幾個兒子,都是能征善戰的驍將,慕容儁、 慕容恪、慕容垂,都是一代名將,尤其慕容恪,可謂是南北朝時期最優秀名將,沒有之一。

公元348年慕容皝病死其子慕容儁繼位,四年後,慕容恪率十萬鐵騎南下,與一代戰神後趙皇帝冉閔決戰於廉臺,上演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雙雄會,最終俘獲讓五胡聞風喪膽的冉閔,一戰封神,並將前燕的勢力範圍擴展到河北。

此戰後,慕容儁稱帝,慕容復的先祖終於成為皇帝序列,前燕也成為能與前秦、東晉對抗的勢力。

稱帝后的慕容儁一度組織百萬大軍,欲徵前秦東晉,一統天下,但可惜天不給面子,360年慕容儁病逝。其子慕容暐繼任,但軍國大事皆由慕容恪處理,慕容恪輔政期間前燕尚能保持強勢,但前燕的一代戰神也於367年病逝,之後前前燕的政局陷入混亂,慕容暐自斷其冀欲除慕容垂,讓前燕最後的名將投奔前秦,從此衰落,370年被前秦所滅。

384年前秦淝水之戰後,原來投奔前秦的慕容垂自立門戶,慕容垂也是一條好漢,十多年的時間開拓了不少疆土,盛時疆域達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數省,但慕容垂後繼無人,其子慕容寶在394年參合陂被北魏大敗,自此衰敗,396年慕容垂病逝後 二年,北魏就大舉攻後燕,佔據了後燕大部分領土,407年,後燕徹底消亡。

南燕是慕容皝的幼子慕容德建立的國家,後燕被北魏撕得七零八亂,仍有不少的兵權的慕容德看侄兒慕容寶是扶不起的阿斗,乾脆自己做皇帝,自立建立了南燕,慕容皝的幾個兒子確實都挺牛,慕容德的南燕雖然地盤雖小(山東及河南的一小部分,都廣固),但挺不容易的存活下來 ,直到慕容德死後方被東晉劉裕所滅。

當初前秦分裂,趁機起事的還有慕容儁的兒子慕容衝,有五胡十六國第一美男,(美女?)的傳奇人物,前燕滅亡後慕容衝被前秦皇帝符堅納入後宮極為寵愛,符堅兵敗後慕容衝率2萬部反秦,證明自己更願意做男人而不是王的男人,慕容衝於385年稱帝,建立西燕,但次年慕容衝即而知中被殺,西 燕這個政權也只維繫了十年,後來被慕容垂的後燕吞併。

五胡十六國時代,慕容鮮卑確實是一個驚豔的名詞,也難怪慕容復父子念念不忘,希望能有朝一日復國,重塑輝煌。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電視劇《天龍八部》中那位為了復興燕國而不擇手段的慕容復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慕容氏的燕國究竟是什麼。筆者今天給大家捋一捋慕容氏與燕國的故事,看看歷史上的慕容燕國到底有多強大。“慕容”氏本身就是一個鮮卑姓氏,因此我們可以確認慕容復的祖上就是五胡16國時期的鮮卑族慕容部。根據《十六國春秋》的記載,被列入五胡16國的燕國一共有4個,它們分別是前燕、後燕、南燕、北燕,這些就是慕容復的祖先們所建立的燕國,也就是說慕容復的祖先是鮮卑族拓拔部人。


(慕容公子復國思考中……)

慕容皝的前燕(337年~370年)

337年,鮮卑族慕容部的首領慕容皝(前燕文明帝)在遼東自稱燕王,揭開了前燕的序幕,他就是慕容復的祖先。慕容皝的一生可圈可點,他先後擊敗羯族、宇文鮮卑,討伐高句麗,奠定了前燕崛起的根基。慕容皝病死後,傳位給慕容俊(前燕景昭帝),揭開了前燕問鼎中原的時代。

公元350年,鮮卑的名將慕容恪(慕容俊的4弟)用鐵馬陣擊敗冉閔,打開了前燕通往中原的道路,後趙的殘部和冉閔的軍隊都被前燕消滅。就在前燕的霸業如火如荼地發展時時,慕容俊卻英年早逝。他臨終前傳位給幼子慕容瑋(前燕幽帝),並讓4弟慕容恪輔政。慕容恪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繼續輔佐幼主,開疆拓土,終於將國力推至極盛。

全盛時的前燕佔據了遼東、河南、河北大片領土,與淮南的東晉、關中的前秦三分天下。宗室名將慕容恪去世後,前燕幽帝慕容瑋逐漸昏庸,不僅不理政事,還逼走了另一位宗室名將慕容垂,導致前燕迅速衰落。公元370年,前秦苻堅發動滅燕之戰,在鄴城之戰中殲滅了前燕30萬主力軍,最終將前燕滅亡,俘虜前燕幽帝慕容瑋,立國不久的前燕滅亡。


(前秦滅前燕)


慕容垂的後燕(384年-409年)

後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後燕成武帝)原本是前燕的吳王,他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5子,也是慕容復的祖先。這位慕容垂從少年時代就跟隨父親慕容皝南征北戰,繼承了其父慕容皝的軍事才能。史書上贊他“

年少機敏,善於用兵,性格沉毅”。

公元369年,前燕的吳王慕容垂被奸臣慕容評所逼,連夜投奔了關中的前秦。就在慕容垂出走的第二年,內憂外患下的前燕被前秦所滅,此時距離慕容垂的父親慕容皝稱燕王不過才33年而已。前燕滅亡時,慕容垂雖然已身在敵國,但卻念念不忘要為慕容鮮卑復國。

淝水之戰後,前秦陷入四分五裂的危機中,慕容垂一直等待的復國的機會終於來了。384年,已經58歲高齡的慕容垂召集鮮卑殘部,在鄴城宣佈復興燕國,建立了五胡16國中的後燕,史稱後燕成武帝。慕容垂在生命的最後十幾年裡,繼續南征北戰,先後擊敗丁零族、鐵弗匈奴、鮮卑族拓拔部等敵對勢力,基本上恢復了前燕時代的版圖,但卻也是鮮卑族慕容部最後的榮光了。396年,已經70多歲高齡的慕容垂在與北魏皇帝拓拔珪的戰爭中去世,後燕帝國迅速崩塌瓦解。

慕容德的南燕(398年-410年)與馮跋的北燕(409年-436年)

慕容垂一生以用兵而見長,連北魏的開國皇帝拓拔珪都不是他的對手,可惜他的後繼者慕容寶卻是個典型的“二世祖”。在公元396年的參合坡之戰中,慕容寶統率15萬燕軍,在絕對的優勢下竟然被新興的北魏王朝(鮮卑族拓拔部)擊敗。後燕的大部分疆域都被北魏攻下,國力也一落千丈。參合坡之戰後,北魏將後燕的疆域攔腰斬斷,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

南燕:參合坡之戰後,北魏軍隊大舉進攻鄴城時,後燕宗室慕容德率領鮮卑殘部逃往山東一帶,保存了燕國的國號,並自立為主。歷史上將慕容德建立的燕國稱為南燕。南燕國力弱小,僅僅存在了12年就被東晉的劉裕滅掉了。

北燕:後燕的大部分疆域都被北魏佔領,只剩下一小部分河北地區的領土,作為後燕的延續。公元409年左右,後燕的末代皇帝慕容雲死於政變,權臣馮跋最終奪取了政權,歷史上將馮氏所建立的燕國稱為北燕。北燕從建立之時起,就不斷遭到北魏入侵,在延續了20多年後,被

北魏太武帝拓拔燾所滅。


(慕容復的祖先們)


中外歷史

前燕 十六國之一.鮮卑貴族慕容皝所建.建國初期,



都城為龍城,後遷都鄴城(見鄴).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的一部分,西接前秦,與東晉以淮水為界.亡國前,有戶二百四十五萬餘,口九百九十八萬餘.歷三主,共三十四年(337 - 370). 魏晉之際,鮮卑慕容氏自遼西遷於遼東北.294年,其酋長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開始了定居的農業生活.307年前後,慕容廆自稱鮮卑大單于.西晉亡後,慕容廆得漢族士人輔佐,以大棘城為中心據有遼水流域,受東晉官爵.子慕容皝繼立.於337年稱燕王,建燕國,史稱前燕,皝繼續尊奉東晉,並用兵擴展領地. 342年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東破高句麗,攻滅鮮卑宇文部及夫餘,成為東北地區強大國家.348年皝死,子慕容儁繼立,349年進攻後趙,奪得幽州,遷都於薊(今北京西南).352年擊敗冉魏,佔有河北,隨後,慕容儁乃拋棄東晉旗號,自稱燕皇帝. 帝系表 357年遷都鄴城.慕容儁自恃強盛,檢括人口,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以攻滅前秦,為大臣所諫阻.360年慕容儁病死,十一歲的太子慕容暐繼位,皝弟慕容恪輔政,前後七年,前燕王朝政治穩定,恪還率兵攻佔東晉的河南、淮北土地. 公元366年,慕容恪病死,前燕王朝走向衰落.369年東晉桓溫北伐,燕軍連敗失地,.由於前秦王猛建議援助前燕,慕容垂在前秦軍隊的幫助下,在襄邑大敗晉軍,桓溫退走.但隨後,慕容垂由於受到排擠,投靠前秦,前燕失去中流砥柱,國力更加衰落.370年前秦王猛率大軍攻燕,破鄴城,俘慕容暐,前燕亡. 慕容廆時即招徠流民,在遼水流域設置僑郡(皝時改郡為縣),許多山東、河北一帶的漢族世家大族紛紛遷徙遼西,投靠慕容氏.又將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大批遷徙到自己的統治區內.除以州郡縣管理編戶外,還用軍事化方式佔有大量稱為營戶、軍封或蔭戶的人口,也有被榨取高額地租的屯田民戶.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與漢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統治.前燕政權循魏晉九品官人法(見九品中正制),肯定士族特權,承認塢主壁帥勢力.境內大族勢力有所發展.368年,一次就蒐括出蔭戶二十餘萬戶.又興立學校,培養統治人才.慕容皝時能留意農桑,興修水利,國勢日盛.到慕容暐時政治腐敗,矛盾交錯,終至亡國. 據史書記載,苻堅滅前燕,得郡157,縣1579,戶2458669,口9987935. 前燕的皇帝係為: 高祖武宣皇帝 慕容廆(追封) 太祖文明皇帝 慕容皝 烈祖景昭皇帝 慕容儁 隱宗幽皇帝 慕容暐 後燕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由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權. 前秦在383年淝水之戰大敗後,投降了前秦的前燕有勢力貴族慕容垂於384年集合鮮卑建國.385年起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 394年滅西燕.統治範圍包括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 407年被北燕所滅. 詳細資料: 十六國之一.鮮卑族慕容垂所建.都中山(今河北定縣).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歷七主,共二十六年.十六國後期中原地區最強盛的一個王國. 帝系表前燕慕容暐在位時,慕容垂因宗室內部矛盾投奔前秦,為苻堅將領.淝水之戰後,垂至鄴拜謁先人陵墓.時丁零族翟斌於河南起兵反秦,鎮守鄴城的苻丕(苻堅庶長子)命垂及宗室苻飛龍前往鎮壓.途中垂襲殺飛龍,與前秦決裂.384年,垂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國,史稱後燕.有眾二十餘萬,進圍鄴城.385年苻丕自鄴城撤往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河北之地盡屬後燕.386年,垂自立為帝,定都中山.392年消滅割據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權,394年滅西燕,基本上恢復了前燕版圖. ت395年垂命太子寶率軍八萬進攻北魏,在參合陂(在今山西陽高境)大敗.396年垂親率大軍往攻,一度取得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同年四月垂病死,諡曰成武皇帝,廟號世祖.子寶繼位.北魏拓跋圭以步騎四十萬來攻,奪取晉陽, 進圍中山.397 年寶突圍北奔龍城(今遼寧朝陽),蘭汗弒寶,汗諡寶曰靈帝(後盛追諡寶為惠閔皇帝,廟號烈宗).寶長子盛平定蘭汗叛亂後,被群臣擁立為皇帝.開封公詳、趙王麟先後據中山稱帝,十月北魏攻下中山,河北郡縣盡為魏有,後燕被分截為兩部分.401 年盛為臣下所殺,辛酉,葬盛於興平陵,諡曰昭武皇帝,廟號中宗.垂少子熙立.407年漢人馮跋等殺熙,諡曰昭文皇帝,廟號代宗.擁立養子慕容雲(高句麗人,本姓高氏)為主,後燕亡. 後燕大體承襲前燕制度,除州郡縣治理的編戶之外,還有不隸郡縣而屬軍營的人口.後燕慕容氏以塢堡主為守宰,與漢族豪強大族合作,共同統治.慕容寶時核定士族舊籍,分辨清濁,尊重士族特權,大族勢力得以發展.他又下令校閱戶口,罷除軍營封蔭之戶,分屬郡縣,招致怨恨和反對.後燕原不採用胡漢分治政策,但慕容垂時已由太子寶領大單于,置留臺於龍城.慕容盛時曾立燕臺於龍城,以統諸部雜夷.慕容熙即位,將北燕臺改為大單于臺,置左右輔.後來在龍城實行了胡漢分治. 後燕的南支——南燕後來被東晉大將劉裕所滅. 後燕的北支——北燕(馮氏燕國)


這個問題之前特意寫過一個文章。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天天唸叨著要復辟大燕國,到最後連個雞毛也沒能得到。不過歷史上確實有慕容氏建立的燕國,而且還不止一個,不過都是鮮卑族建立的,都是親戚。此大燕國與春秋戰國時的燕國沒啥關係。而是十六國時期的幾個短命的小王國。

歷史上一共有:前燕(337年—370年)、西燕(383年—394年)、後燕(384年—407年)、南燕(398年—410年)、北燕(407年—436年)這五個王朝。從前燕開始,先簡單介紹一下。等開始南北朝的時候,再詳細描寫。

1、前燕

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燕”。其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幷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歷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最後被前秦給滅了。就是跟東晉打了個淝水之戰的前秦。

前燕版圖還很大,俺們山東當時就是屬於燕國啊,要是慕容複復國了,俺們山東要歸慕容復管轄了。如果一旦實現,實在是不幸啊。

2、西燕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國時期慕容泓繼前燕亡國以後建立的政權,史家稱其為西燕。

394年被後燕所滅,歷7主,共10年。

3、後燕

後燕(384—407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國家,建立者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後遷往龍城,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滎陽自稱燕王,建立後燕。395年參合陂之戰後,後燕被一分為二,開始衰落。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後燕都城中山。

於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後燕歷七主,共二十四年。

4、南燕

鮮卑族慕容德所建,都廣固,盛時有今山東及河南的一部分。399年滑臺為北魏攻佔,德率眾向東,攻取青、兗,入據廣固。400年,德改稱皇帝。

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廣固,超被俘斬,南燕亡。

5、北燕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化的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

436年被北魏所滅。

隨著北燕被滅,各個燕國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慕容復所處的時代大概是公元1000年左右,即使距離最後的北燕,也有近600年的歷史了。慕容復的復國就好比現在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自己是大明的子孫,要恢復大明一樣不靠譜。哎!也不知道慕容復是咋想的。


東東歷史

金庸先生在代表作之一的《天龍八部》中塑造了一個叫“慕容復”的人物。

這位慕容復同學出身武林世家江南姑蘇慕容氏,家住姑蘇燕子塢參合莊。小說中後來交待他是鮮卑慕容氏燕國的皇族後裔。

我們來看下他要“復”的燕國在歷史上是是怎樣的存在。

鹹康三年(337年)十月,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皝自稱燕王,史稱前燕。鹹康七年(341年),東晉任命慕容皝為使持節、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州牧、大單于,燕王。

慕容皝建立前燕後正式以慕容為姓氏。慕容皝之後,鮮卑慕容氏家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持續了七十餘年。

慕容皝稱燕王后與中原的後趙聯合消滅段氏鮮卑,又遷都龍城,大敗高句麗,消滅宇文鮮卑一統遼東。

慕容皝去世後,其子慕容俊繼位,採納漢族謀士和弟弟慕容垂的建議,趁後趙皇帝石虎去世諸子爭位中原大亂的良機揮師南下。

在公元352年的廉臺之戰,慕容俊的弟弟、先鋒慕容恪以連環馬騎兵方陣大敗石虎養孫冉閔的精銳步兵,消滅了冉閔建立的魏國。

前燕相繼收降了原後趙的大部分地區,慕容俊於公元352年稱帝定都鄴城。在北中國僅與前秦相對峙,慕容鮮卑的帝業達到了頂峰。

前燕在慕容暐在位時亡於氐人苻氏的前秦。384年,前秦在淝水之戰敗於東晉,慕容垂復國建立燕國,史稱後燕。

同時慕容暐的弟弟慕容衝(小名鳳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馬)也建立了一個燕國,史稱西燕。394年西燕被後燕所滅。

公元386年至公元394年不到十年中,慕容垂又從東晉手中奪取淮北青、兗、徐諸州,清剿了河北一帶叛軍平定清河渤海諸郡,征服鮮卑賀蘭部,再度擊敗高句麗奪回遼東,並消滅反叛的丁零翟氏政權和同宗慕容永治下的西燕奪取晉陽等要地,佔據了除晉北河套一帶北魏政權以外的關東其餘地區,恢復了前燕強盛時期局面。

後燕後來在與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參合陂一戰後元氣大傷,傳奇人物慕容垂也因此病亡,最後在北魏攻擊下北逃後建立北燕,後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滅。

留在南部的一支後燕皇族由慕容德收攏成立南燕,後於409年為東晉劉裕所滅。到小說《天龍八部》歷史背景時已經滅亡了近700年。

在鮮卑族建立的政權中最具影響的一個是遼東鮮卑慕容氏的燕國,一個是漠北鮮卑拓跋部的北魏。前者曾與前秦共同主導北中國,後者曾經統一過北中國。


趙燕雲

慕容復想要重建的燕國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而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鮮卑慕容燕國。

慕容氏共建立了五個燕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

1,前燕(公元307~370年)慕容皝所建。

前燕在北方與前秦東西並立。

公元369年,前燕慕容垂擊敗桓溫北伐後被朝臣所忌,出逃前秦。

公元370年,前秦苻堅在慕容垂幫助下滅前燕。

2,西燕和後燕

公元383年,苻堅不聽王猛遺言南征東晉,敗於淝水。北方大亂。

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後燕。同年,慕容泓建立西燕。

公元394年,慕容垂滅西燕,後燕一統慕容氏。


後燕與後秦(姚萇殺苻堅所建)在北方東西並立。

3,南燕和北燕。

公元398年,鮮卑拓跋氏崛起,拓跋珪建立北魏。

北魏擊敗後燕,將後燕攔腰截斷,北為北燕,南為南燕。


南燕為慕容德所建。

北燕為鮮卑化的漢人馮跋所建,以慕容云為傀儡。

5,公元410年,東晉劉裕滅南燕

公元436年,北魏拓跋珪滅北燕一統北方。

至此,五個燕國全部滅亡。

總結一下,前燕被前秦所滅,前秦南征東晉失敗後,慕容氏建立後燕和西燕,隨後後燕滅西燕,統一慕容氏。

與此同時鮮卑拓跋氏崛起,建立北魏,北魏首先將後燕攔腰截為兩段,南為南燕,北稱北燕。

北燕被北魏所滅,南燕被劉裕所滅。


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公元420年,宋取代東晉,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心向青山

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一心要恢復的燕國,是東晉十六國時候的先輩慕容燕國。

東漢時期,由於對匈奴作戰一再勝利,為了解決北方胡人一叛再叛的問題,東漢政府放開內地對於臣服的胡人的限制,意圖通過臣服胡人內遷到長城以南一線,用以抵抗北方仍舊未臣服的胡人,以夷制夷。此後胡人南遷規模不斷擴大,而隨著匈奴等民族的內遷,其原先活動的地域逐漸被更北方的胡人佔據,其中就包括屬於東胡之一的鮮卑,他們填補了匈奴等民族原先的活動地域空白後,仍在停留腳步,而是仍舊向南,向中原遷徙。

在東漢王朝一直到曹魏時期,由於中央政府的強大,漢人政權的穩固,這些胡人是不敢造次的,因為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遭到漢人打擊,比如官渡之戰後,袁紹敗亡,其子逃入北方的胡人民族烏桓之中尋求庇護,而曹操大軍一直追至遼西,在白狼山一戰(白狼山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而滅掉烏桓全族,所以在中原王朝強大是,胡人是不敢造次的。西晉統一全國後,晉武帝司馬炎將傻兒子司馬衷列為太子,同時有感於篡魏時曹魏宗室的衰弱教訓,開始大封司馬氏諸侯,結果是司馬炎死後,司馬衷繼位,皇后瘋婆子賈南風專權,繼而司馬氏諸王的八王之亂,掀起的腥風血雨,比照東漢末年的戰亂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晉的八王分封形式

五胡亂華形勢圖

八王之亂的亂局給了在南遷至中原的胡人以可乘之機,匈奴劉淵,羯人石勒等先後起兵,逐鹿中原,他們建立的前趙和後趙,先後出現在中原大地,而此時的鮮卑人慕容部也開始在南遷地的遼西之地起兵建國,定都於龍城(今遼寧朝陽)這就是史上的“前燕”,前燕國在冉閔頒佈殺胡令之時開始南下,並擊殺冉閔,佔據河北、山東、河南大部,一時間風光無兩,可是此時前燕國遭遇到了風頭正勁氐人苻堅大帝的前秦,最終,慕容垂等皇族叛降苻堅,其他慕容皇族被俘虜,前燕滅亡。

前燕和前秦形勢圖

前秦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大敗於東晉,前秦迅速瓦解,統一的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慕容垂等趁勢起兵,重建燕國,是為“後燕”,後燕基本上恢復前燕的版圖,不過此時在後燕的西部,原來被苻堅俘虜並安置在長安的前燕慕容皇族也趁勢起兵,建立燕國,史稱西燕,不過西燕後背後燕的慕容垂滅國。慕容垂晚年後,在北方遭遇到同為鮮卑人的拓跋氏的強勢崛起,並建立魏國,是為“北魏”,慕容垂死後,後燕無法與北魏匹敵,多次戰敗,喪土失地,再後來更是不堪北魏攻擊,後燕皇帝慕容寶帶領皇族和部分軍隊倉皇逃亡北方龍城老家,但是由於逃的實在是狼狽,居然將同為慕容皇族的大將慕容德落下了山東,而留下的慕容德看回老家的路已經被北魏堵死,而且好像慕容鮮卑的骨子都有當燕王的衝動,於是慕容在山東南部,安徽北部稱帝,建立燕國,是為“南燕”。後來劉裕北伐時將南燕滅亡,並將熱衷建立燕國的南燕慕容氏全部屠殺(據說因為慕容氏都是英俊不凡,而且都想成為燕王,桀驁不馴)。

後燕、西燕、南燕和北燕

逃亡到老家的北燕,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而且還總出暴君,國土面積狹窄不說,還昏招百出,後來被鮮卑化的漢人馮跋、馮宏兄弟篡位,他們建立的燕國,被稱為北燕,但是這個北燕應該不是慕容復口中大燕過了吧。

除了這眾多的前、後、西、南、北燕國,於慕容鮮卑有關還有在青海甘肅一帶的吐谷渾,最初為吐谷渾為慕容鮮卑庶出長子,因與嫡出慕容首領發生矛盾,一怒而遷至青海建國,國家一直持續到唐代,但是這個吐谷渾漢化水平不高。一直遊牧生活。

也許正是慕容鮮卑百折不撓的“燕國”情節,促發金庸老先生的創作靈感,創作慕容復這個人物,然而讓人感嘆的是,儘管慕容們百折不撓,但是每當他們強勢崛起時,他們的身邊總有一個比他們更強大、更具活力的存在,這也是慕容家族的悲哀吧。

悲催的慕容復(☄⊙ω⊙)☄


大東北的小豆包

每次看《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總覺得金庸先生對他恨得太深了。自從金庸先生追夏夢被拒後,他恨上了所有的小白臉。在他的小說中,小白臉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楊康、慕容復、林平之、宋青書、鄭克爽、田歸農,真是一言難盡。楊過作為主角都被斷了一臂,算是手下留情了。其餘的人要麼不得好死,要麼生不如死,可見金庸先生對慕容復們有多恨。

書中的慕容復口口聲聲要復興大燕,併為子付出了畢生的心血。為了復興大燕,他可以無視深愛他的表妹,可以殺死忠心的兄弟。可以說他可以放棄其他一切。

這個大燕究竟有多麼輝煌不好說,老編只知道慕容復生活在北宋哲宗年間,此時距大燕被北魏所滅已經快七百年了。此時人心思定,沒有人知道大燕是什麼鬼,只有一個即沒有政治基礎,又沒有軍事基礎的人在天天喊著要復興大燕。這就好比我們的朋友圈中有一個人天天喊著要復興大明一樣。

看樣子在小白臉中金庸先生最恨慕容復,因為他一出場就是瘋的。


沙場秋點兵

是南北朝時期的燕國,鮮卑慕容家。沒有怎樣的輝煌,他二哥鬧事就解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