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贏利15億遠超預期,京東的技術轉型好戲剛剛開場

5月8日,京東集團發佈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業績, 2018財年的第一季度,京東淨收入達到1001億元人民幣(約160億美元),同比增長33.1%,高於市場預期。

京東集團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為15.249億元人民幣(約2.431億美元)。

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同樣達到了10.474億元人民幣(約1.670億美元),實現了連續八個季度的盈利

截至2018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達到3.018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7.6%。

連續八個季度盈利,單季盈利創造歷史新高,這種說明在經歷了長期燒錢擴規模之後,京東已經進入到盈利持續增長,規模不斷擴張的新時代。京東已經走在了健康發展的道路之上,成為電商行業的巨頭。

然而,這份京東財報並不那麼簡單,在連續利潤新高的財報背後,京東的戰略與野心也隱藏其中,在靚麗財報背後,京東還隱藏了什麼樣的實力?京東未來會如何發展呢?我們來看一下。

季度贏利15億遠超預期,京東的技術轉型好戲剛剛開場

一、 京東財報暗藏了哪些玄機?

粗看京東的財報,是一份普通靚麗的財報。

京東活躍用戶數達到3.018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7.6%。

用戶數的增長帶來業績的增長,京東淨收入達到1001億元人民幣(約160億美元),同比增長33.1%。業績增速快於用戶數增長,說明單個用戶貢獻的銷售額在增長,這是很好看的數字。

用戶增長,營收增長,京東的利潤也在增長,單季盈利15億創造歷史新高。

這三個數字組合起來,我們看到的是京東渡過了早期,虧損漲用戶,漲營收的階段,盈利和用戶,營收一起增長,京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時期。

但是,世上就怕認真二字,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京東的財報,我們就會發現暗藏的玄機。

首先是京東的研發費用,2017年,京東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從45億元人民幣大幅增加到6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49.4%,2017年四季度京東用於技術研發的費用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了74.5%;2018年一季度,京東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持續提升到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達到了87.2%。

京東營收增長33%,研發費用增長87.2%,研發費用的增幅遠遠超過營收。研發費用是真金白銀,京東盈利才15億,研發費用就花了24億。如果研發費用和營收增長同步,京東財報數字其實可以更好看一些。京東財報的第一個玄機就是京東為何要如此發力研發?它的戰略上有什麼意圖?

京東財報的第二個玄機是京東的服務收入,今年一季度,來自於服務淨收入同比大幅增長了60.0%,不但高於同期商品銷售淨收入31.0%的增速,同時相較於此前兩個季度46%至55%左右的增速,呈現出了加速增長的態勢。

京東的合作伙伴越來越多,意大利高級定製男裝品牌CANALI和英國奢侈品牌Mulberry入駐京東旗下獨立奢侈品電商時尚平臺TOPLIFE。京東聯手騰訊先後與實體商業巨頭萬達商業以及西南地區零售龍頭步步高達成資本和商業合作。

京東服務收入的快速增長和合作夥伴的擴張說明了什麼?服務收入的快速增長會如何影響京東的未來?這是京東財報隱藏的第二個玄機。

季度贏利15億遠超預期,京東的技術轉型好戲剛剛開場

二、 劉強東的一盤大棋

要破解京東財報暗藏的兩個玄機,首先要看劉強東的發言,劉強東說品牌、合作伙伴和企業希望藉助京東無可比擬的技術幫他們實現飛躍。

而更早的時候,劉強東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提到過技術進步提升效率,推動成本體驗曲線向無界發展。

在往前追溯,劉強東早在2017年初就明確提出,京東將用第二個十二年的時間,把第一個十二年裡所有的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進行改造,變成一家純粹的技術公司。

回顧劉強東的歷次發言,他在不經意間已經透露了京東未來發展的趨勢。京東財報中的玄機也就真相大白了。

京東做電商,其利潤來自於商品差價和第三方的服務費。通過多年的發展,電商業務規模可以做的很大,但是其利潤率不會一直增長下去,世界最大的巨頭沃爾瑪利潤率不過4%左右。京東虧本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京東現在已經是巨頭,已經連續八個季度盈利,進入穩定的盈利增長期。而劉強東所設想的京東未來並不限於電商。

京東財報中研發費用的快速增長,是因為京東在大規模招募人才,研發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技術。

京東的技術並不是陽春白雪的實驗室技術,京東的技術是與京東業務緊密結合的。京東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技術,大數據技術直接應用於京東的無人商店,京東的線下合作門店。京東人工智能技術直接應用於京東無人倉、無人送貨車,智慧供應鏈……。京東的技術能產生價值,是可以提升京東運營效率的解決方案。

京東財報中服務收入快速增長,是因為京東正在把高技術帶來的解決方案銷售給合作伙伴,幫助合作伙伴提升現有資源的效率,提升合作伙伴的價值。

京東轉型做技術供應鏈服務公司,通過電商發展出來的技術能力,服務於品牌、企業。獲取B端的高價值高利潤收入,這才是京東財報中兩個玄機所隱藏的真正秘密,也是劉強東的一盤大棋。

季度贏利15億遠超預期,京東的技術轉型好戲剛剛開場

三、 技術京東的好戲才剛剛開場

劉強東說京東要轉型為一家技術公司,是因為京東電商業務的需求所產生的技術解決方案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可以產生豐厚的利潤

在零售領域,京東的大數據可以提升營銷價值,人工智能技術造就的無人超市,可以大大降低線下超市的人力成本。京東智慧供應鏈的收入改善了用戶的購物體驗,讓合作伙伴效率更高,京東的大數據讓線下門店的選址,選擇貨品更加科學有效,可以帶來更高的銷售業績。

京東在零售領域的整套技術是可以作為方案賣給合作伙伴,直接提升京東的利潤。也可以通過投資,提升合夥夥伴的效率和業績,帶來投資的豐厚回報。

在金融領域,京東金融可以做銀行服務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幫助銀行獲取客戶,快速高效率的判斷用戶信用,迴避金融風險。為利潤豐厚的金融行業提供服務資訊。或者比金融業更豐厚的利潤回報

在物流領域,京東物流可以打通線上線下,把合作伙伴的線下門店,京東門店等資源作為前置倉,可以用人工智能技術搞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降低物流的人力成本,提升物流的效率。造就一個比順豐更快更優秀的物流系統。

而這些還不是全部,京東應用於零售業的數據技術可以再擴展到O2O,京東剛剛推出的京東服務+幾乎涵蓋所有日常服務,而京東服務+的背後也是京東的大數據

京東金融的技術可以再擴展到政府服務和政府採購,對人員信用的識別,對人員信息的判斷在很多領域都有用。

京東物流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進入工業領域。京東的無人物流車很容易轉化成工廠內部的貨物運送車,京東的無人倉庫技術很容易轉化為工業企業倉儲技術。

技術京東將服務於商業企業,工業企業,金融企業,行政管理機構,技術京東的擴展領域幾乎是沒有邊界的,而每進入一個領域,就意味著豐厚的回報。

季度贏利15億遠超預期,京東的技術轉型好戲剛剛開場

京東的財報亮麗,而京東真正的未來卻在財報背後隱藏的玄機之中,目前京東的技術轉型只是牛刀小試,按照劉強東的構想,未來的技術京東將不可限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