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本文为我在《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5期所发《从平反到神化:岳飞是如何走上神坛的》一文的最后一部分。我在旧文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材料,重新发布于此。

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那么,此事最早出自何书呢?

岳飞背上之字,本为“尽忠报国”

从所谓正史看,《宋史·何铸传》说,岳飞受审时,

“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什么人刺的字?没有说。

后来的戏剧或小说作者发挥想象,借用了这个情节。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熊大木,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第七回《岳鹏举辞家应募》中说,有同乡找岳飞啸聚山林,他为表明心迹,就找人在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

“靖康间,见胡马纵横,宋兵畏缩,乡中好汉皆来就他入山为寇。飞谓之曰:‘大丈夫不著芳名于史册,而为鼠窃狗盗偷生于世可乎?’乃令人于脊背上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以示不从邪之意。后有人来寻他,就将脊字示之,以此相州豪杰多不从盗。”

此时,给岳飞刺字的人,还不是岳母。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为岳飞刺字的人,曾是张宪

“精忠”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岳珂(岳飞之孙)所编《鄂王行实编年》上,因岳飞剿匪有功,高宗御赐了一面书有“精忠岳飞”的“锦旗”。

李梅实原著、冯梦龙修订的戏曲《精忠旗》,就是以这面旗为核心,叙说岳飞的悲剧故事。这部剧中,岳飞背上刺的也是“尽忠报国”,不过刺字人成了有名有姓的部将张宪。该剧第二折《岳侯涅背》:

“[其三]为臣的死有余,使君王踉跄道途。我那圣上呵,是谁贻祸?都因文臣爱钱,武臣惜死,以至如此。怎教人不怨文和武。张宪,你把刀来在我背上深深刻“尽忠报国”四字。[解袍露背介][末]怕老爷疼痛。[生怒介]唉,我岳飞死且不惧,怕甚么疼痛?[末]既如此,小人大胆动手了。[作刻介][生]我已拼头颅报效朝廷,便损肌肤有何凄楚![末]刻完了。[生]与我以墨涅之。[末应涅介][外与生穿衣介][末]老爷固然立志报国,何苦忍此疼痛?[生]张宪,如今为臣子者,都则面前媚主,背后忘君。我今刻此四字于背上呵,唤醒那忘君背主的,要他回顾。

你快去副元帅营前打听,他若兴师勤王,我每愿效一臂之力。[末]理会得。再探勤王信,同输报国心。[下][老旦扮岳夫人、小生扮岳云、旦扮岳小姐同上]”

可见到这时为止,“尽忠”和“精忠”还是两回事,前者是背后刺字,后者是皇帝赐旗。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精忠报国”完全是小说家虚构

至于岳母刺“精忠报国”的故事,要至清朝才出现。清人钱彩等编订的《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中,王佐代表“通圣大王”杨幺重金招募岳飞,被岳飞回绝。岳母知道后说:

“恐我死之后,又有那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但愿你做个忠臣孝子”。

岳母随即拿笔在儿子背上写下“精忠报国”四字,再用绣花针刻字,最后醋墨涂色。

郑州大学学者李琳分析,“尽忠”变为“精忠”,除了音节上的相关性,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精忠’代表以帝王为代表的外界评判,‘尽忠’代表岳飞对于自身行为的期许,‘精忠’取代‘尽忠’,说明以帝王言行为代表的官方评价、社会评价以强大的力量、绝对的权威压倒个人的自我评价,最终在历史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岳母刺字”的故事,至清代才有|读史

从传播角度来看,岳母刺字的故事深入人心,说明大多数人熟知的那个岳飞根本不是以历史形象出现,而是以文学或民间形象被口口相传。当然,岳母刺字的故事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了,很多后来人受此激励,不惜舍身报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