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鈣鐵鋅缺不缺,這樣看才靠譜!

粉哥導讀:隨著知識的不斷普及,媽媽們的育兒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一些矛盾點,比如微量元素檢測和常規面診出現差異時,到底應該相信誰?帶著這個疑問,今天我們就給爸媽們一些靠譜的判斷方法。

寶寶鈣鐵鋅缺不缺,這樣看才靠譜!

這裡有一段營養師和寶媽的對話,我們感受一下:

寶媽:營養師您好,我現在很糾結,我女兒一歲多了,前段時間給我女兒做了微量元素檢測,醫生說她什麼也不缺,但是,我女兒現在吃東西很費力,輔食量和奶量都很少,個子也不長,我到底應不應該給她補寫營養素呢?好糾結,怕補多了又怕她身體鈣鐵鋅的量不夠。我該怎麼辦?

營養師:寶寶身高、體重多少呢?平時奶量多少?輔食怎麼安排的呢?

......

類似這樣的問題每天都在上演,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寶媽的焦慮,以及對寶寶深深的擔心。那麼 缺與不缺 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係呢?拋開矛盾點,我們著重看看平時的營養育兒方面是否合理。

我國嬰幼兒礦物質鈣推薦或適宜攝入量




年齡

0-0.5歲

0.5-1歲

1-3歲

鈣(AI)

200mg

250mg

600mg

鈣是否充足著重關注以下五點:

1. 奶量夠不夠?

每1000ml母乳:含鈣340mg;

每1000ml配方奶粉:含鈣450-700mg(隨段位增加有差異)。

寶寶鈣鐵鋅缺不缺,這樣看才靠譜!

寶寶各個年齡段的合適奶量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0-12月寶寶喝奶量,多了少了都不好

2. 孕期、哺乳期媽媽鈣攝入夠不夠?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中晚孕期以及哺乳期女性均應攝入鈣元素1000 mg/d。

孕期、母乳餵養的哺乳期媽媽,如果鈣不足都會對寶寶的生長產生影響,應該多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奶製品、豆製品來保證母乳的鈣含量。

3. 魚肝油(維生素D)補對了嗎?

魚肝油(維生素D)的主要是幫助鈣的吸收,如果沒有維生素D有再多鈣也是“白搭”,甚至還有可能造成便秘。

因此,美國兒科協會建議所有的嬰幼兒都應該在出生後不久開始補充維生素D。

15天-1歲: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400IU(10ug)/d

1歲-3歲: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600IU/d

4. 妨礙鈣吸收的食物吃的多嗎?

碳酸飲料、咖啡:尤其是碳酸飲料,其中的碳酸氫根離子會與鈣離子結合,在腸道中形成沉澱使鈣流失。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同樣對鈣吸收有影響。

蔬菜汁、果汁衝奶粉:很多媽媽都會想到用這樣的方式給寶寶衝奶粉,其實這樣做不僅沒有什麼營養,當中的鞣酸還會帶走鈣鐵鋅等微量元素。

食鹽:食鹽成分為氯化鈉,高鈉攝入會影響鈣的吸收。因此,一歲以內寶寶最好不吃鹽哦,一歲以後也建議清淡飲食。

5.輔食添加時,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無重視?

1歲以後,寶寶奶量減少,為了滿足鈣的需求,應該攝入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深綠色蔬菜、肉類、豆製品、蝦皮、貝類、連骨小魚、芝麻、水果中的山楂等。

我國嬰幼兒礦物質鐵推薦或適宜攝入量




年齡

0-0.5歲

0.5-1歲

1-3歲

鐵(AI)

0.3mg

10mg

12mg

母乳是幼兒最好的營養來源,但是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2016】,每100克母乳中含鐵量只有0.1毫克,因此,一般來說全母乳的寶寶四個月以後就應該刻意增加鐵的攝入,若餵養不注意的話,寶寶六個月之後就會逐漸出現貧血。

寶寶鈣鐵鋅缺不缺,這樣看才靠譜!

鐵是否充足著重關注這六點:

1.奶量是否達標?

配方奶粉中每1000ml奶粉含鐵:6.5-11mg(隨段位及品牌變化)

寶寶各個年齡段的合適奶量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0-12月寶寶喝奶量,多了少了都不好

2.在孕期、哺乳期,媽媽攝取的鐵是否達標?

母乳中鐵的含量比較少,寶寶體內的鐵一部分是在媽媽肚子裡時通過胎盤得到,而儲存在肝臟中進行後期的利用。因此孕媽合理的營養方式對寶寶不缺鐵就有著很大的功勞呢。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鐵的AI值,孕婦、乳母每天的需求量約為25毫克。

除了補充含鐵的營養品以外,也可以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綠葉蔬菜、菌藻類、魚類等。飯後吃一些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新鮮水果幫助鐵的吸收。

3.輔食添加上有無注意鐵的補充?

動物肝臟和血液鐵含量最高,為10~25毫克/100克,大約是家禽肉和魚肉(1~3毫克/100克)的10倍;雞蛋中的鐵主要集中在蛋黃部分,含量和畜禽肉差不多。

寶寶4-6個月後,應該有意識的逐步添加米粉、菜泥、水果泥、蛋黃、麵包屑等強化鐵質的食品。8個月後就要開始添加瘦肉末、肝泥、魚肉茸、動物血等,也是從少到多,逐漸增加。

4.有助於鐵吸收的營養物質有無補充?

維生素C、果糖、山梨醇、乳鐵蛋白等能促進鐵的吸收,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對這一部分應該有意識的補充,比如櫻桃、草莓、獼猴桃、鮮棗、柑橘,菜花、莧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蔬菜。

5. 阻礙鐵吸收的物質。

調味品最好是一歲之後接觸,而味精會妨礙微量元素的吸收,同時影響寶寶的味覺,所以最好不要給嬰幼兒添加。

蔬菜中的草酸易影響鐵的吸收,因此,吃葉菜時,先用開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

6. 是否有貧血的症狀?

鐵是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寶寶體內的鐵不足,合成的血紅蛋白就會不足。就產生了貧血,常見皮膚蒼白,並不是白裡透紅,而且嘴唇和指甲也比較白,有些寶貝還有厭食、腹瀉、疲乏、少動等症狀。

我國嬰幼兒礦物質鋅推薦或適宜攝入量




年齡

0-0.5歲

0.5-1歲

1-3歲

鋅(AI)

3mg

5mg

10mg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最新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少年兒童的缺鋅率高達60%,意思就是平均每5個兒童中就有3個存在鋅不足的情況,因此,鋅的補充尤其要引起重視,在營養方面,著重關注以下六點:

寶寶鈣鐵鋅缺不缺,這樣看才靠譜!

1.奶量是否充足?

寶寶各個年齡段的合適奶量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0-12月寶寶喝奶量,多了少了都不好

2.是否存在遺傳缺陷?

如腸病性肢端皮炎為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因小腸吸收鋅的機能缺陷,致體內含鋅量減少,血漿(清)鋅,紅細胞鋅,肌肉鋅發鋅及尿鋅等皆降低,有肢端皮膚損害,頑固性腹瀉,禿髮及生長髮育障礙等。

3.一味強調蔬菜水果的好處,動物性食物攝入不足。

含鋅最高的食物為貝類,如牡蠣、生蠔、扇貝等;接著是紅肉類;此外,蛋黃、花生、胡蘿蔔中也都含有豐富的鋅。因此,添加輔食之後根據寶寶年齡段的不同,需留意這些食物的攝取。做菜時用一點花生油,榛子等堅果類食物含鋅量也很高,也可經常給寶貝吃一點。

4.長期腹瀉,或者反覆的慢性腹瀉嚴重影響鋅的吸收。

鋅進入人體之後,主要在腸道進行吸收,當出現腹瀉問題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鋅吸收不良的情況,而這情況又會加重缺鋅,繼而腹瀉,如此惡性循環,補鋅可以縮短腹瀉病程並減輕症狀。

5.鋅丟失過多。

比如寶寶總是非溫度原因出汗、腎病綜合徵、感染等都會帶走部分鋅。

6.食物過度加工,會使鋅遭受破壞

烹調食物時要控制好火候,以減少鋅的流失。食物中的鐵、鈣、磷、銅等成分容易在高溫烹煮而被破壞。另外,精細食物中鋅的量也比較少哦。

說了這麼多,其實很多時候寶媽對外界的聲音可以做適當參考,別太糾結,如果這上面的點我們都做到了,寶寶的營養是否達標,我們心中就有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