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

陌殤煙雨2

內向的體現體現一般是是不主動、話少,在少年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但當轉換角色成為父母后,內向的現象會有所改善,這個時候多了一份責任,一份義務,所以

很大程度上父母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都會變得勇敢一些,不是有一句話叫做“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嗎?

內向的家長一般是不知道該如何和家長開始一個話題或者是害怕說完後晾場,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一方面老師的時間非常緊張,除了工作之外,家庭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所以和老師溝通之前,先將自己要溝通的方面做一個梳理,整理出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諮詢老師。

接著在溝通時,注意語言的得體,一方面是講究禮貌,一方面講究委婉。見到老師和老師打招呼,進行問候,在老師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開始溝通,“XX老師,您好,我是XXX同學的媽媽/爸爸,我想和您瞭解一下孩子最近的一些情況,包括學習、聽課習慣、作業完成情況、檢測情況這些方面。”

老師一般會根據家長想要了解的方面來進行闡述,但要記住,老師闡述問題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重點是要詢問老師糾正問題的方法,

然後在後期將孩子改進中的情況進行及時溝通,既能起到家校合作的作用,又能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對糾正孩子問題的決心。

在這裡要提醒一點,家長一定要在糾正問題的過程中隨時和老師溝通,老師畢竟有那麼多的學生要管,還有其他的工作,家長的溝通既是對老師的鼓勵,又是一種肯定,同時還親密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孩子是自己的,家長付出的心血多都是值得的,最終我們都將得到一個更健全的孩子!

在溝通的最後就是一些感謝和關心的話語,如“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我們家長一定大力配合,在糾正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還請您多多指教。”或者是“老師工作這麼忙還能事無鉅細地顧及到我家孩子,真是非常感謝,請老師工作時也要多注意休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諸如此類的話。

其實家長內向這是一個片面而又有力的標籤,我們總是急於將歸納為一種類型,卻忽略了很多時候人不止有一種類型,我們每個人都是多面性的……所以,那些“內向”的家長,不要太“內向”噢!


123絲瓜君的問候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王萍

很多家長會認為,外向的家長更容易跟老師搞好關係,因而外向家長的子女會更受到老師的照顧。其實,若大家非要覺得家長那幾句應景的吹捧的話、那幾個恰到好處的贊就能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照顧一下,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效果真的非常有限,有效溝通絕不僅僅是幾句吹捧的話和幾個贊。若目標明確,言之有物,內向的家長一樣可以和老師溝通得很好。

若家長與老師的目標一致

比如,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有出息,在外能給自己掙面子;老師也想讓自己班的學生在年級排名上突出,在校能給自己掙面子。這種情況下溝通很簡單,因為您們太有共同話題了,談話會在同一條思維跑道上,不會跑偏太多。直接針對如何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的問題跟老師溝通就行。只要您拿出全力配合的態度,對老師的方法與行為表示完全的認可與尊重,溝通一般都會有效。當然,若老師對孩子已經產生了偏見,家長在尊重老師的同時,應當自己把老師的消極評價消化掉,儘量不要把消極情緒傳遞到孩子那裡。

若家長與老師的目標不一致

比如,老師想讓學生單純地好好學習,家長卻覺得孩子的生活應當豐富多彩。這個時候老師對孩子的抱怨比較多,希望家長能多管管孩子。家長與老師溝通時,個人覺得還是多“尊重”老師吧,儘量不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不反駁但也不是滿臉都是不在乎的樣子,還是要裝出一副“老師您說的對”的表情。在老師發洩完自己的不良情緒後,適時打聽自己孩子的相關情況,打聽完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後走人。

有些家長覺得,因為自己太內向,沒有搞好與老師的關係,向老師打聽孩子的某些情況時老師繞來繞去不肯明確回覆。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老師不肯回答,而是他確實沒多留意您家孩子,無從回答,跟您的內向基本沒啥關係。也可能因為您自己對孩子的瞭解都不多,向老師打聽時被他小瞧了。若您自己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瞭解,跟老師溝通時,相信老師會被您的誠意打動或者震懾的。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學生有內向學生,老師也有內向老師,家長也有內向家長。如何與老師做好溝通與交流?



你要認清自己的內向屬於哪一類,是跟任何人說話都不願意交談,沒有話題。還是跟老師交談的時候沒有話題,拘謹。生怕說錯什麼話,影響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教育。你只有認識到自己是哪一方面的內向,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如何與老師較好的溝通。

如果你是前者,對待任何人都是比較內向,不願意多交流的家長。一時半會可能也改不掉這個習慣。如果想與老師溝通交流,知道孩子的最近情況。那麼你可以直抒胸臆,給老師直接說清想要問問孩子的最近情況。不需要寒暄。不要覺得老師不會告訴你,或者不與你交談,老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孩子,老師一般都還是比較喜歡家長關心自己的孩子成績。因為老師有時候比較忙,所以你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問一下就可以。

如果你是後者,覺得不善於老師溝通,那麼你完全錯了。一般飛揚跋扈的教師是少之又少。你只要尊重老師,與他們好好交談。你關心自己的孩子,肯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師求之不得,有些家長不聞不問自己的孩子,出了事就找老師攻擊。老師是最怕這樣的家長。就從平常的事情可以交談就行,聊聊孩子。聊聊家長,完全是很輕鬆,和諧的話題。不需要過多的拘謹。




微談論

內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和一個不是很熟悉的人進行交流溝通。但是,家長內向是不會阻礙其針對孩子在學校各方面表現和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的。

首先,人們只要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或者是話題,交談起來就幾乎可以順理成章。當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老師又是那個恰好可以提供信息的人的時候,那麼溝通起來並非難事。

還有,家長在找老師溝通之前,可以大致梳理一下自己需要和老師瞭解孩子哪方面表現,有了大概的思緒就不怕沒有交流的話題,導致無話可說的尷尬。


隨想筆記

在生活中,有些家長比較內向,所以影響到在學校與學校的老師進行溝通,那麼內向的家長如何與老師溝通呢?從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我可以總結到如下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內向的家長和老師溝通起來是一點障礙也沒有,我們可以直接與老師些話家常,比如說老師的家庭了年齡了,明年去老師溝通的時候,可以以自己的專長來溝通,比如說自己比較懂化妝品,但我可以和老師聊一聊化妝品,時間長了就和老師做成了朋友,那麼就可以與他順利的溝通下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孩子的在校表現。

第二,內向的家長可以事先擬定好自己與老師溝通的內容。畢竟在很多時候,內向的家長在語言表達上是有困難的,主要表現在條理性不清晰,或者說表達的時候,不知所說的是什麼內容?那麼就很有必要對事先要溝通的內容做一個書面的理解。把他的條理性寫清楚,比如說首先要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為孩子的學習情況的時候,要問的是學習成績,課堂表現,以及回答問題方面的內容。這只是一個例子,具體還應該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來表現。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用戶281324910

我覺得自己就是內向的人,平時不太和人打交道,單位聚會盡量不參加,就算去了也不太說話,有事了也習慣自己解決,與人溝通方面是比較少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和老師溝通。


因為在我心裡,孩子非常重要,和老師溝通是對孩子成長有益


的,所以在和老師溝通以前,我會把需要溝通的問題先想一遍,然後組織好語言,想想這麼說是不是簡單明確容易理解,然後再去找老師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不打斷老師的話,然後對意思有分歧的地方說清楚,對老師的意見要讚揚,對老師發現孩子的不足要感謝。



教育要用腦

我來說說這個問題吧:1、其實不要有這些顧慮,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就是,老師一般都是很好接觸的,只要不是半夜打電話影響他的休息就行。你這樣去想,他是你孩子的老師,與老師溝通交流本來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而且也是應該經常去老師交流孩子教育的問題,定期問問孩子的表現,存在的問題,如何在家裡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很願意歡迎有責任心的家長經常聯繫的,這也是對於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所以你大膽地和老師交流,有什麼想法要求直接說就行。2、我遇到各種各樣的家長,經常接到家長電話談孩子問題,很正常,有很能說的,也有內向不太會說話的,對於我來說都是孩子家長,沒有什麼介意,都是一個目的,為了孩子的教育。


wjy188

首先,我不認為內向是溝通的障礙。

內向和外向是相對的。外向,現場思考深度較淺,但能充分利用周圍資源,並且思維活躍,話較多。

內向者更偏重於深度思考,耐心觀察,話少而精。

但是這都不會影響溝通,除非有社交恐懼症。

如果一定要提建議,我提以下幾點吧:

1.作為老師,他們其實是非常願意和家長溝通的,雙方合力才能教育好孩子。因此,在心理上不必有什麼壓力。

2.在和老師溝通前,先做下準備,把需要溝通的內容歸納整理,這樣可以做到高效的溝通。

3.可以約老師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單獨溝通,這樣家長也不會有什麼環境壓力。


識道

作為老師、家長雙重身份,同時也是比較內向的我,對這個話題很有自己的一些見解。由於班級學生多,老師關注較多的和家長溝通多的就是比較調皮的孩子,大部分聽話的孩子老師也不可能一一和家長溝通,這時候家長主動和老師溝通就很重要,但是有些家長是比較不善於交流的,可能和老師溝通也不知說什麼,問什麼。 其實,家長可以抽個時間,提前和老師打個招呼,接過孩子後,單獨和老師溝通,因為當家長多的時候,內向家長可能更是插不上話,所以,接孩子時候,還有每次家長會後留下來單獨和老師溝通是個不錯的選擇。多傾聽老師對孩子情況反映,事先可以先把自己想了解孩子的哪些方面列個提綱,真心實意的把自己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就會是一次perfect的溝通的。


sunny公舉

家長和老師溝通不建議溝通太多內容。因為工作都很忙。

家長和老師不是朋友關係,不是親戚關係,不是侃大山的關係。是一種很嚴肅的關係。這種溝通基本僅限於學生的情況溝通。溝通學生的情況內容不會很多。主要是學習習慣,學習主動性,學習動力,學生的性格脾氣,如何提高成績,穩定情緒等等。





即使內向的家長,只要把孩子的這些情況簡單說明就可以了。

當然有的人見到生人就打怵,那是心理問題,交往的多了,就不覺得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